摘要:第一次站在泳池边时,我见过太多人攥着池沿不肯动——脚刚离地就浑身僵,一呛水直接爬上岸,嘴里念叨“我天生怕水”。其实哪是天生?游泳的第一步根本不是划水蹬腿,是让身体敢“躺”在水上。今天教的“3天漂浮法”,不用你会任何花样,跟着练,第三天就能松开手在水里飘10秒,
第一次站在泳池边时,我见过太多人攥着池沿不肯动——脚刚离地就浑身僵,一呛水直接爬上岸,嘴里念叨“我天生怕水”。其实哪是天生?游泳的第一步根本不是划水蹬腿,是让身体敢“躺”在水上。今天教的“3天漂浮法”,不用你会任何花样,跟着练,第三天就能松开手在水里飘10秒,亲测带过的40多个新手,80%都能做到。
第一天:先给身体“脱敏”,别让“怕水”卡脖子
怕水的核心不是水危险,是身体没适应“被包围”的感觉。昨天还带个姑娘,低头看水都发慌,练完这招下午就敢扶着池边弯腰了。
陆地先练“憋气底气”:拿个小脸盆装温水(别用冷水激着),弯腰低头,鼻子离水面10厘米时,用嘴深吸一大口气(像喝奶茶吸大口那样),然后闭眼把脸埋进水里——别猛扎!就轻轻贴水面,心里数“1-2-3”再抬头。每天练3组,每组10次,练到数到“5”再抬头也不慌就行。
避错:别用鼻子吸气!好多人一紧张“吸溜”用鼻子,直接呛水。记住:吸气用嘴,埋水里时鼻子自然闭着,抬头后先吐气再吸气。
水里过渡“吐泡放松”:扶着池边站好(水到胸口就行,别太深),深吸一口气,低头让下巴贴胸口,慢慢用鼻子吐气——水里会冒小泡泡,盯着泡泡看,数到20再抬头。练5组,每组30秒。你会发现:吐泡泡时身体跟着轻轻晃,反而不觉得水“压着”了。
第二天:陆地“预演”漂浮,下水不手忙脚乱
昨天见过个小伙,水里使劲绷着胳膊腿,说“我怕松了就沉”——结果越绷越沉,肚子直接往下坠。漂浮得先在陆地练“松劲”,身体软了,水才托得住。
陆地练“水母漂模仿”:趴在瑜伽垫上(别用太软的,像趴在水面的硬度),膝盖稍微弯一点——别夹太紧!两膝盖之间留一拳宽就行(夹太紧水里会翻,太开又沉腿)。胳膊贴着耳朵放,手心朝后,下巴轻轻抵在垫子上。就保持这个姿势,每天练2组,每组20秒。
重点:别使劲“挺肚子”!好多人怕趴不住,硬挺腰,到了水里腰一僵,上半身直接扎下去。就像“趴在棉花上”似的,让肩膀和胯自然贴着垫子,练到20秒内身体不晃就算过关。
水中扶边漂5秒:到了泳池,双手抓池边(手指朝前扣),脚慢慢离地,膝盖先弯着(像刚才趴在垫子上那样),然后轻轻把腿伸直——别锁膝盖!留一点点弯度。这时身体会往前飘一点,眼睛看池底,别抬头(一抬头肩膀就沉)。保持5秒再收腿站好,每天练10组。
避错:抓池边别使劲攥!昨天有个阿姨攥得指节发白,胳膊一僵,整个上半身都往下压。就“轻轻搭着”,让手只起“稳方向”的作用,不是“拽着自己”。
第三天:松开手漂10秒,就差这最后一步
前两天练好了“不慌”和“身体软”,今天试着松手——别害怕,你已经比昨天“轻”多了。
先练“抱膝漂”找重心:站在水里(还是胸口深),深吸一口气,低头弯腰,双手抱住膝盖(膝盖别顶肚子!留一拳距离),然后脚轻轻一蹬池底,让身体像个“球”似的飘起来。飘2秒就松手站好,练5组。
为啥先抱膝?新手一漂就想“站”,抱膝时身体缩成一团,重心在中间,水容易托住,不容易慌。
最后试“大字漂”:还是深吸气低头,这次不抱膝了——胳膊慢慢往前伸,像要抱个大西瓜,然后腿轻轻分开(和肩膀一样宽),整个身体展成“大”字。别使劲动!就保持着,数到10再收腿。
你会发现:只要不瞎扑腾,身体真的能“躺”在水上——水的浮力比你想的强多了,关键是别让紧张把自己“变重”。
3天能漂起来,不是说你能游了,但至少跨过了“怕水”这道坎。我带过最快的新手,漂会了第二天学蛙泳蹬腿,一周就敢游20米了。
最怕的是啥?练到第二天觉得“没进展”就放弃——水这东西,越跟它较劲越难,你松下来,它反而托着你走。
下期咱讲“漂浮后怎么蹬腿才不沉”,把蹬腿的“小细节”拆透,让你漂起来了还能往前挪。练着的朋友评论区说声“今天试了”,我瞅瞅谁先漂起来~
(声明:本文游泳技巧为入门参考,因个体差异效果不同。新手练习需在安全环境及专业指导下进行,避免独自深水区尝试。若因不当练习引发不适,作者不承担责任。安全第一,量力而行。)
来源:全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