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甫:何以学文?因为热爱 | 社论金笔奖揭晓倒计时2天

摘要:“何以学文?”这是本届青少年社论大赛金笔奖作品尝试探讨的话题。作为大赛评委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教授,对此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社论大赛金笔奖即将揭晓

第二届新民青少年社论大赛颁奖典礼

将于12月20日举行

届时将揭晓金笔奖、银笔奖、铜笔奖

以及入围前50名的妙笔奖作品

和100位同学获得的百佳作品奖

记者 | 王煜

培养评论员要从娃娃抓起。

“何以学文?”这是本届青少年社论大赛金笔奖作品尝试探讨的话题。作为大赛评委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教授,对此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张涛甫看来,第二届新民青少年社论大赛参赛作品中有很多非常有趣的作品。让他惊叹的是,参赛选手尽管主要是在校中学生,但他们的视野、思考,对于互联网新技术和当下的舆论热点的敏感性与快速反应能力,并不逊于成人评论员。例如,银笔奖作品《拯救被“梗”吃掉的文字》,作者就有感于现在的互联网媒介环境下,语言文字遭到冲击和腐蚀;学生对语言本身表现出来的忧患意识,难能可贵。

让张涛甫感到印象深刻的是,本届社论大赛优秀作品的文风与语感,能让人感受到年轻人的朝气。

“社论是评论中的评论,我们对社论的要求其实是很高的。”作为从事新闻评论观察研究与教学的教授,张涛甫感到“后生可畏、后生可喜”:“培养评论员要从娃娃抓起。好苗子被我们选拔出来以后,他们接下来进入大学,只要能保持上升的状态,未来可期。”

他希望所有的参赛同学无论是否获奖,都可以继续保持和加深对评论写作的兴趣。“我们不是为了获奖才写评论,是因为热爱才写评论。”

本届新民青少年社论大赛的“金笔奖”作品探讨的是“文科专业的意义在哪里”,而张涛甫任教的新闻传播专业正是近年来被卷入网络舆论漩涡的文科专业之一。

如果要问“何以学文”,进一步追问“为何要学新闻传播专业”,张涛甫给出的答案仍然是:因为热爱。

“著名的数学家丘成桐先生表达过:热爱和兴趣是他钻研数学最大的动力,真正的数学家绝对不是为着获奖或者其他功利的目标才选择了数学,而只是出于对数学的爱。”张涛甫说,换到新闻传播学这样的文科而言,我们的选择也应该同样源于这样的初心,而不应被生活中、网络上的一些不良风气裹挟。

对于近年来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招生、就业等情况确实出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形势,张涛甫认为:这对文科、对新闻传播专业是一个“宝贵的机会”——那些之前怀着功利之心、只是冲着热门专业而来报考的学生“自行劝退”;真正纯粹出于热爱的人进来,老师们对这样的学生加倍呵护。“这样的变化对学科的发展来说其实是有利的,是‘危中有机’。”

在飞速发展的新技术和层出不穷的新挑战之下,新闻传播学界并不是无可作为的。“我们必须加倍努力,跟上时代的迭代,但同时一定要保持理性和冷静的距离感:并不是跑得快的就一定是对的,我们首先要确保方向正确。”在他看来,保有这样的战略定力,是新闻传播作为高校专业的非常重要的存在价值,同样也是“评论”能带给人们的关键启发。

鼎力支持

来源:新民周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