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增长红利逐渐消退的当下,企业普遍面临“高投入、低转化”的增长困局。如何突破瓶颈、精准定位、脱颖而出?是每一位企业家思考的核心问题。当下,“精细化营销”已成为必然选择。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增长红利逐渐消退的当下,企业普遍面临“高投入、低转化”的增长困局。如何突破瓶颈、精准定位、脱颖而出?是每一位企业家思考的核心问题。当下,“精细化营销”已成为必然选择。
8月24-26日,世华学院·华夏商学院社会企业家EMBA举办的《精细化营销》在北京开课。课程由中国精细化管理权威、华夏商学院EMBA首席导师汪中求主讲,为同修们深度解析精细化营销的核心理念、落地流程与体系搭建,指明了从粗放式经营迈向精细化运营的关键路径。
01
时代之变:从粗放到精细的必然转型
过去二十年,中国企业享受了市场规模快速扩张、人口红利持续释放、流量成本低廉的时代机遇。许多企业依靠规模扩张和资源投入实现增长,"广撒网"式的营销策略大行其道。
然而,随着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时代,粗放式营销的成本持续攀升,效益却持续走低,企业亟需转变思维。
中国精细化管理权威汪中求老师指出,真正能持续盈利的企业,从不是“营销动作最多”的企业,而是“营销动作最精细”的企业!因此,精细化营销的核心能力,是企业突围红海、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分水岭!
无论企业实力强弱,都不可能在广阔无垠的市场中全面开花,必须找到自己的细分市场。因此,市场定位的核心在于“聚焦”。这种转变的本质是企业增长逻辑的深刻变革:从依赖外部资源红利转向深耕内部运营效率,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向注重价值创造。
02
解码困局:精细化营销的破局之道
课堂上,汪中求老师从产品精准定位、价格博弈、渠道为王、战略促销、营销团队的锻造与全员营销等十三个模块,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向同修们展示了精细化营销在实际应用中的显著效果。
什么是精细化管理?汪中求老师讲到,它是管理者用来调整产品、服务和运营过程的技术方法。以规范化为前提、系统化为保障、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把服务者的专注焦点集中到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上,以获得更高效率、更多效益和更强竞争力。
什么是细分市场?细分市场是一种营销战略概念。市场是一个综合体,是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集合体,任何企业都无法满足所有的需求,企业应根据不同需求、购买力等因素把市场分为由相似需求构成的消费群,选择若干子市场进入。细分市场并不需要企业去创造,而是客观存在于消费者的大脑中。细分市场本质上是对消费者需求的细分。
细分市场有三种策略:占据一个品类;占据一个品类特征;塑造品牌个性。
市场细分的关键原则:测量可能性、到达可能性、维持可能性。
汪中求老师的课程内容,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又有丰富详实的案例支撑,为企业家们打开了精细化营销的全新思路,让同修们明确了如何通过精细化运作,在细分市场中打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成为细分市场的领导者。
03
未来是“精细化”的竞争!
第三天下午,在咨询问答环节中,汪中求老师与同修们进行了深度互动,针对企业在精细化管理落地、数据驱动营销策略以及未来营销模式的升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逐一作出了精准的剖析与务实的解答。现场交流热烈,同修们纷纷表示,汪中求老师的解答不仅解决了他们当下的困惑,更为企业迈向精细化运营指明了清晰的方向,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通过三天的课程,华夏商学院社会企业家EMBA同修们在汪中求老师的引导下,对精细化营销的核心要点与实践路径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新的思考。精细化营销能力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命脉,谁先掌握并应用精细化营销的利器,谁就能在存量市场中精准挖掘增量!商业的终极竞争,从来都是 “精细” 对 “粗放” 的降维打击。
1、很多企业只是在做推销,而不是做营销。
2、茅台品牌的支撑点:品质保证、品牌运作、文化加持。
3、真正的营销是为客户解决困难。
4、快速陈述产品——FAB法(F特点、A优点、B好处)。
5、产品卖点未必是优点,但一定是特点。
6、核心竞争力是指我擅长而他人很难模仿的能力。
7、企业要坚持价值定价,而不是成本定价。
8、价格是由成本、竞争对手的价格和消费者接受度组成。
9、渠道管理:设计有效性强于执行有效性,管理、品牌、渠道都需要设计。
10、团队为上:不要依赖一个营销精英,而是要培养营销团队。以十挡一比以一挡十更重要。
从粗放到精细的根本转变,源于企业增长逻辑的深刻变革。唯有通过精细化营销,解码用户真实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转化效能,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而出,实现可持续增长。
精细化营销不是普通的营销课,而是企业营销体系升级的战略投资。通过所学,当每个决策都有依据,每个动作都有标准,每个结果都有复盘,你的企业就能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权、降低成本、提升销路,实现可持续的盈利增长,最终穿越周期,行稳致远,成为第一!
来源:姜岚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