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泪劝退:写给业余爱好者的含能材料“避坑”指南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27 14:55 1

摘要:背景介绍: 一周之前,论坛里有一个朋友发帖讨论关于含能材料的话题,这个话题引起了大家不小的争论。我感觉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偏激,对于那些神秘的圈子也有很多的偏见。因为大家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所以今天我来说说我的想法。(面向业余爱好者)

背景介绍: 一周之前,论坛里有一个朋友发帖讨论关于含能材料的话题,这个话题引起了大家不小的争论。我感觉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偏激,对于那些神秘的圈子也有很多的偏见。因为大家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所以今天我来说说我的想法。(面向业余爱好者)

含能材料的定义: 含能材料,是对那些具有高能量的化学物质的和谐叫法。这些物质通常用于军事和工业领域,如炸药、推进剂等

。直呼它们的俗名可能会导致法律问题(比如被警方调查或警告),甚至可能导致账号被封禁或群组被解散。因此,讨论这些材料时需要格外小心。

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首先我要明确一点,不是不能搞,是没有专业知识和公安部门的授权不能搞。含能材料实质上也是化学物质,但它们是较为危险的化学物质。不谈含能材料,就谈普通的化学实验,如果你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你就可能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原料的毒副作用)。更何况在这个领域,专业性要求更高。

理论基础的必要性: 进行此方面的研究,你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首先,你要系统地学习以下书籍:

《无机化学》:这是化学的基础课程,涵盖了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反应和应用。《基础有机化学》(邢大本):这是有机化学的入门书籍,详细介绍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中级有机化学》:进一步深入有机化学的高级主题,包括复杂的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实验员手册》:提供了实验室操作的基本知识和安全指南。

此外,你还需要熟悉你可能会使用的原料(如高浓度强酸),牢记它们的理化性质和应急处置方法。了解以下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方法:

电热套:用于加热反应容器。磁力搅拌器:用于搅拌反应混合物,确保反应均匀进行。球形、柱形、蛇形冷凝管:用于冷凝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蒸汽。水泵:用于抽真空或提供压力。抽滤装置:用于过滤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三口烧瓶:用于多步反应,方便添加试剂。热电偶:用于测量反应温度。温度计:用于监控反应温度。磨口玻璃仪器:用于精确控制反应条件,防止泄漏。

你还需要阅读一些含能材料的专业教科书,以及相关期刊和论文,如《火炸药学报》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你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安全操作规范。更重要的是,你应该与那些进行过实验的人交流,这样你会少走很多弯路。

经验与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紧接的就是经验与安全意识,你必须有大量有机实验的经验与使用你的原料的经验(有一些是危险化学品),这里没有捷径!而安全意识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的。

理论基础、经验和安全意识的综合意义: 那么我上面说的理论基础和经验,意识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你进行一切有机实验的基础!不单单指在含能材料领域!因为你有理论基础,你才能看懂反应机理,理解反应路线,明白都会出现什么副反应,而良好的理解是你合成你想要的东西的先决条件。而且良好的理论基础可以让你分辨什么是可信的,什么是不可信的,一些非专业来源的文献可信的东西可不是那么多。

之后就是重中之重!经验与安全意识!有机反应,机理动动嘴,实验跑断腿。高中生都能理解的反应在实验时非常麻烦,这是天经地义。而有机实验的副反应很多,实验出现的情况也很多,而经验就成了最重要的东西!出现文献上没说明的现象时,你需要用你的理论基础来解释它,用你的经验来处理它。而一旦发生危险,你的经验就是救你命的东西。

理论基础让你预知危险,制定预案,安全意识,让你规避潜在的危险,而经验,让你在危险发生时趋利避害。还有,你开始实验的那一刻起,你就承担了一定的风险。因为还存在着人们没有发现的未知的风险。(一个几率大小的问题)

经验的来源: 另外一点,你的经验不光来自你亲手做的实验,也可以是来自书本上前人的经验,是来自你与他人交流时你的心得。

专业科研人员的要求: 还有我上面说的只是业余爱好者需要准备的,专业科研人员需要的比这多得多。专业科研人员不仅需要更深入的理论知识,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认证,以确保他们的实验操作符合最高标准的安全规范。

遵循专业文献的重要性: 严格遵照专业的、来源可靠的文献!这是前人的经验中最最最重要的一条。如果你做不到完全遵照,那你就不要进行实验。(举个例子)文献上告诉你,30分25秒滴完,你就不要多一秒或者少一秒。这种文献上没有特意强调的你不遵守后果可能是最多是冒料,牺牲产率(更多的时候是什么都没发生)。而对于文献上所写的禁止、限制,那么违反的后果冒料,产率大跌都是小事。最危险的情况,圈里叫他飞腰子。既然文献上写明了,就说明之前的研究历程中有人踩雷。(基本上研究史就是一部踩雷史)如果你对一种物质感兴趣,你查了专业文献之后,文献上说:危险,那这个物质之后就想都不要想,因为这个物质可能感度高,不稳定,你自己是无法处理的。之后就是我这篇帖子最想强调的一点:如果你中二了(中二在这里可能是指冲动、不理智的行为),但你发现你违反之后发现并没有什么后果发生,甚至连产率都没有变化(有的时候甚至增了)那么恭喜你,这次你平安无事。

大多数情况下你也只有这次平安无事。论坛80%以上的危险就出现在第二次。

当然,完美避险的方式是不进行实验。

基础入门类

《Introduction to the Technology of Explosives》作者:Paul W. Cooper 和 Stanley R. Kurowski简介:这是一本经典的入门书籍,介绍了炸药技术的基础知识,适合初学者使用。书中详细讲解了各种炸药的化学反应、分类及其实际应用,语言通俗易懂。《Explosives Engineering》作者:Paul W. Cooper简介:此书适合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涵盖了爆炸物、爆轰原理以及工程应用等知识,适合对含能材料的工程应用感兴趣的学习者。《The Chemistry of Explosives》作者:Jacqueline Akhavan简介:这本书以简洁明了的方式介绍了炸药化学的基本原理,适合对含能材料有初步兴趣的读者,内容包括炸药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机理。《含能材料无机化学基础(第2版)》作者:任慧、刘洁、马帅简介:本书以含能材料研究为导向,从基本的化学理论和实验分析入手,循序渐进,逐步深化,使学生认识到含能材料化学的特殊性,掌握化学基础知识的精髓,熟悉仪器和操作方法,培养专业技能。

进阶学习类

《Energetic Materials: Physics,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编辑:Hideo Kato 和 Raymond Z. Yin简介:该书系统性地介绍了含能材料的物理、化学及技术应用。内容涵盖了材料的分子结构、能量释放机制及各类应用,非常适合想要进一步学习的读者。《High Energy Materials: Propellants, Explosives and Pyrotechnics》作者:Jai Prakash Agrawal简介:这本书涵盖了高能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其在军事、航天等领域的实际应用,适合深入学习炸药和推进剂等材料的读者。《Explosives and Propellants: Thermochemistry and Internal Ballistics Modelling》作者:Samir Sarkar简介:本书探讨了推进剂和炸药的热化学特性及其在弹道学中的建模应用,适合那些希望研究推进剂和炸药燃烧动力学的学者。《含能材料及相关物手册》作者:田德余、赵凤起、刘剑洪简介:该书基于作者团队多年积累的数据资源,系统收录近二千种含能材料及相关化合物的基础信息与性能参数,涵盖无机物、有机物及高聚物等多个类别。

专业研究类

《Moder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in Energetic Materials》编辑:T. B. Brill, T.P. Russell 和 W.C. Tao简介:本书专注于含能材料研究的现代方法和技术应用,包括热分析、材料合成、结构表征等,适合研究人员使用。《Energetic Materials: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Predictions, and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作者:Peter Politzer 和 David M. Gilbreath简介:本书详细讨论了含能材料的热物理性质、计算预测和实验测量方法,对于炸药、推进剂等材料的热力学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Propellants and Explosives: Thermochemical Aspects of Combustion》作者:Naminosuke Kubota简介:此书深入探讨了推进剂和炸药的热化学特性和燃烧过程,非常适合研究推进剂与炸药燃烧机制的专业人士。《含能材料化学基础研究发展方向及思考》作者:岳秦、康强简介:该文探讨了含能材料化学基础研究的发展方向及思考,适合对含能材料化学基础研究感兴趣的专业人士。

历史与应用类

《The History of Explosives》作者:William Andrew简介:这本书讲述了炸药从发明到现代应用的历史演变,介绍了各类含能材料在战争、工业及科学中的角色,适合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Explosive Effects and Applications》编辑:Jon A. Zukas 和 William Walters简介:该书探讨了炸药在军事、工程爆破和冲击波应用中的作用,是想要深入了解炸药应用的最佳参考书。

专业期刊与文献

《Propellants, Explosives, Pyrotechnics》简介:这是一个专注于推进剂、炸药和烟火剂的国际期刊,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

合法用途和道德规范: 之后,就是禁止用于非法用途!做学问先做人!

圈子文化: 插个空,我再谈谈这个圈子吧,那位老哥觉得这个圈子里全是中二病。很显然这有些太偏激了,这个圈子确实处于法律的半黑色地带。但是含能材料也是化学物质啊,这个圈子里的大多数人都和那些喜欢合成各种奇奇怪怪但危险性不大的物质的实验党没有本质区别的。只是研究方向不同,还有声音大了点。如果仅凭一腔热血的话,圈里的老哥们是不可能研究出这么多的成果的(有的人甚至是专业,准专业的)他们要耐得住寂寞学习化学,也有很好的学术素养,健全的伦理道德,如果有人拿这些物质危害社会,那也绝对不会是他们。

再来说说中二病,化学圈所有人都有中二的时候,我的化学老师曾经在实验室进行剧烈氧化还原反应,然后把实验室整的全是烟(高兴的像个50多岁的孩子)前化学吧吧主凤舞九天也有中二的黑历史。哪个人从没有不按要求操作的时候啊!哪个人从没有因为好奇心做过一些不允许的实验操作呢?同样啊!每个人都是在中二中成长(自己或者别人的中二)失败了,冒料啦,仪器被玩坏了,不吃苦头怎么知道什么是错呢?一些科学进步甚至也是这么来的。

然后就是狭义的中二病,这绝绝对对是该打的事情。有一些人,人名不知几个,为了满足自己胀破天际的好奇心,虚荣心,急着为科学献身,或者让别人为科学献身,然后献身成为了反面教材。或者把自己危险的实验操作四处显摆,导致更多没有相关知识、技能的人(比如小学生)模仿,结果他们出问题了……再或者引发了执法力量对于这个半黑色地带的关注(整个化学圈都是半黑色的)结果导致交流的天地被毁,原材料被管制,想想nu ,气,再到Airsoft不都是这样被毁的吗?化学圈对这种人容忍度很低。然而,这些中二病往往进行一些非常不规范的剧烈氧化还原反应,还打着圈子的旗号,这就导致了化学圈极度鄙视圈子。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有一些圈内大佬因为不谨慎被请去喝茶后,不光是圈子整个化学圈都被卡得更紧。

但是圈子依然是化学圈的一部分,毕竟化学圈也有些人多少向往圈子的。也有不少人接触这个圈子。

因为接触的少,很多人也不知道圈子对中二病的容忍度极低,一点中二行为都会导致群起而攻之,先骂后踢。

自制炸弹的危险例子: 在讨论自制炸弹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其极端的危险性。

河南郑州“1·17”爆炸事故

时间:2015年1月17日地点: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开发区郑州大学家属院盛和苑小区经过:一名郑州中学初三学生,平时酷爱化学,自制了一种威力巨大、敏感性极强的高能起爆药,共分装5袋,威力相当于10公斤TNT炸药的当量。由于操作不当,其中1袋已经发生爆炸,当事人被严重炸伤,房间物品不同程度受损,现场还留有4袋未爆炸的药。后果:当事人被严重炸伤,房间物品受损,幸未造成其他人员伤亡。

广西马山“11·12”爆炸事故

时间:2015年11月12日地点:广西马山县白山镇上龙村经过:屋主非法私制炸药,引发爆炸,导致一栋两层楼房全部坍塌。后果:事故致5人死亡,多人受伤,周边民众80多人被疏散。深圳居民自制“移动炸弹”事件时间:2025年3月27日地点:深圳布吉街道经过:布吉街道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一户居民在家中违法自制氢气,并疑似用于商业用途。该居民使用氧气瓶改装的氢气容器,没有安装压力表。在制作氢气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氢氧化钠具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黏膜溃烂出血和休克。此外,该居民的“操作室”为屋内密闭空间,且环境杂乱,屋内不仅作为厨房使用,有明火,还停放了锂电池电瓶车。后果:执法部门没收其生产工具,并对当事人进行了教育和处理。龙岗区应急管理局提醒,禁止在居民区利用违规改装气瓶私自制取氢气的违法行为。

2. 从化市男子自制炸药爆炸事故

时间:2009年3月4日地点:从化市江埔镇锦二村下队56号居民楼经过:一名男子疑自制炸药时引发爆炸,导致房屋墙体、屋内物品严重受损。警方从爆炸屋内搜出《民用爆炸技术》、《危险品安全》等书籍以及一些标有化学名词的塑料罐和玻璃瓶。后果:爆炸致该男子身受重伤,被送往医院抢救,暂无生命危险。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3. 濮阳县非法制造烟花爆竹爆炸事故

时间:2014年5月28日地点:濮阳县城关新一街某出租房经过:有人在该出租房内私自制造烟花爆竹,大量半成品烟花爆竹被随意地摞在墙角或散铺在地面上。氯酸钾、铝银粉等制造火药的化工原料已将地面染成了灰色,只要温度增高或者轻微震动就会引发自燃引起爆炸。后果:民警赶到现场后,李权卿等排爆专家进行了药壳分离等处理工作,避免了更大范围的爆炸事故。

4. 浙江温州男子引爆自制炸弹事件

时间:2014年6月12日地点:浙江温州闹市区经过:一男子引爆了一枚自制炸弹,在即将引爆第二枚炸弹时,被周围的执勤民警制服。经警察徒手拆“弹”,发现爆炸物由鞭炮、打火机以及钢珠等捆绑而成。后果:该男子被制服,未造成更大范围的人员伤亡。

上海某高校实验室爆炸事故

时间:2016年9月21日地点:上海某高校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4114合成实验室经过:三名研究生(其中一名为研究生二年级学生,两名为研究生一年级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氧化石墨烯制备实验。二年级研究生做教学示范,首先在一锥形瓶中加入750ml浓硫酸,与石墨混合,随后将1药匙的高锰酸钾放入。在放入之前,二年级研究生告诉两名低年级同学可能会有爆炸的危险,结果在药品加入后即刻发生爆炸。后果:事故造成一名研究生轻伤,两名研究生重伤,其中一名二年级学生双目失明,一名一年级学生有失明的可能性。

2. 北京某大学氢气钢瓶爆炸事故

时间:2015年12月18日地点:北京某大学化学系实验楼231室经过:一名博士后孟某在进行催化加氢实验时,实验所用的氢气钢瓶意外爆炸起火。爆炸点距离孟博士后的操作台两三米处,钢瓶底部爆炸。钢瓶原长度约1米,爆炸后只剩上半部约40公分。后果:事故造成孟某腿伤身亡。

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室爆燃事故

时间:2021年10月24日地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实验室经过:实验室在进行科研实验期间发生爆燃。后果:事故造成2人死亡,9人受伤。

4. 中山大学药学院实验安全事故

时间:2021年7月27日地点:中山大学药学院经过:实验室在清理此前毕业生遗留在烧瓶内的未知白色固体时,一名博士生用水冲洗,烧瓶发生炸裂。炸裂产生的玻璃碎片刺穿该生手臂动脉血管。后果:该博士生受伤。

5. 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室火情

时间:2021年7月13日地点:南方科技大学慧园6栋化学系302化学实验室经过: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火情。后果:现场一名博士后实验人员轻微烧伤。

6. 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爆炸事故

时间:2018年12月26日地点:北京交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系实验室经过:学生在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实验期间,实验现场发生爆炸。后果:事故造成3名参与实验的学生死亡。

7.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实验室爆燃

时间:2018年11月11日地点: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实验室经过:实验室在试验过程中发生爆燃。后果:导致多名师生受伤。

8. 复旦大学实验室爆炸

时间:2017年3月27日地点:复旦大学化学实验室经过:一名三年级本科生在处理一个约100毫升的反应釜过程中,反应釜发生爆炸。后果:学生左手大面积创伤,右臂贯穿伤骨折。

9. 北京化工大学实验室着火

时间:2016年1月10日地点: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大厦实验室经过:实验室突然着火。后果:无人员伤亡。

10. 清华大学化学实验室爆炸

时间:2015年12月18日地点:清华大学化学系何添楼二层实验室经过:一名博士后在使用氢气做化学实验时发生爆炸。后果:博士后身亡。

总结: 含能材料的研究和实验需要极高的专业知识和严格的安全措施。任何试图在没有充分准备和授权的情况下进行此类实验的行为都是极其危险的,不仅可能危及自身安全,还可能对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因此,我强烈建议所有对含能材料感兴趣的人,先从基础的化学知识学起,逐步积累经验,并严格遵守专业文献和安全规范。同时,我们也要警惕那些不计后果的冲动行为,以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来源:菊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