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百诚医药发布2025年中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3.32亿元,同比下降36.7%,归母净利润309.82万元,同比下降97.69%。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2.04亿元,同比下降34.18%,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百诚医药发布2025年中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3.32亿元,同比下降36.7%,归母净利润309.82万元,同比下降97.69%。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2.04亿元,同比下降34.18%,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929.58万元,同比下降65.29%。本报告期百诚医药三费占比上升明显,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总和占总营收同比增幅达58.28%。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不尽如人意。其中,毛利率50.73%,同比减26.21%,净利率0.93%,同比减96.35%,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6722.32万元,三费占营收比20.23%,同比增58.28%,每股净资产23.64元,同比减8.04%,每股经营性现金流-1.05元,同比减20.24%,每股收益0.03元,同比减97.58%
证券之星价投圈财报分析工具显示:
业务评价:去年的净利率为-6.6%,算上全部成本后,公司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不高。从历史年报数据统计来看,公司上市以来中位数ROIC为8.15%,投资回报也较好,其中最惨年份2017年的ROIC为-22.77%,投资回报极差。公司历史上的财报相对良好(注:公司上市时间不满10年,上市时间越长财务均分参考意义越大。),公司上市来已有年报3份,亏损年份2次,显示生意模式比较脆弱。商业模式: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驱动。需要仔细研究这类驱动力背后的实际情况。财报体检工具显示:
建议关注公司现金流状况(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为66.65%、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为6.03%)建议关注公司债务状况(有息资产负债率已达24.58%、有息负债总额/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已达18.55%)建议关注公司应收账款状况(年报归母净利润为负)分析师工具显示: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在1785.0万元,每股收益均值在0.16元。
持有百诚医药最多的基金为光大信用添益债券A,目前规模为41.68亿元,最新净值1.228(8月27日),较上一交易日下跌2.31%,近一年上涨52.55%。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黄波。
最近有知名机构关注了公司以下问题:
问:公司的创新药研发情况如何?
答:传统仿制药 CRO 竞争加剧,公司积极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秉承创新药和仿制药研发双线发展思路,布局自主立项的创新药物研发,目前创新药物研发项目众多,广泛布局于肿瘤、自身免疫、神经精神及呼吸道疾病等关键医疗领域。
从小分子创新药项目上来看,公司小分子创新药研发中心有两个案例获批准,在研品种众多BIOS-0629、BIOS-0623、BIOS-0632、BIOS-0635 等。BIOS-0635 是公司重点推进项目,适应症为肿瘤药,开发 KT6 靶点的小分子创新药,拟用于治疗实体瘤。目前全球抗肿瘤药物以靶向药物为主,占整体市场的 60%以上,免疫治疗药物占比超过化疗药物,市场占比达 23.4%。未来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份额将会增长。与全球医药市场格局不同,中国肿瘤药物市场中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起步相对较晚,但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因素导致抗肿瘤药物需求增加,2023 年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达到 3260 亿元。公司后续可能与医院合作开展精准化医疗和更精准的抗肿瘤药物用药。
公司在大分子创新药项目上,四个品种进展较好,一个抗 CD24 品种处于IND 前阶段,三个双抗产品,一个处于临床体验阶段,两个处于 PCC 阶段,均为癌症相关产品。受不可逆的人口与疾病趋势、医保扩容降低门槛、创新政策激励研发等因素的影响,癌症产品市场规模大且未来增长潜力高。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证券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