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会处,是黄河、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3次亲临甘肃视察,每次都要看生态、讲生态。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我省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不断
8月19日
甘肃省广电总台《甘肃新闻》
【牢记嘱托 奋力谱写中国式
现代化甘肃篇章】栏目
播出【践行“两山”理念 绘就
绿色发展新画卷】
科学治沙实践
一起来看看详细报道
↓↓↓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会处,是黄河、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3次亲临甘肃视察,每次都要看生态、讲生态。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我省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不断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让陇原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金昌市金川区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前沿,生态环境脆弱。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当地持续推进“三北”防护林工程,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再到“绿富同兴”的华丽转身。
按照“陆河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总体要求,各地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初步建立起覆盖气、水、土、声、生态、辐射等要素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今年,酒泉玉门在月亮湾等省级重要湿地安装6套红外监测仪管理系统,对保护区内野生动物及人为活动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测,守护生态资源安全。
张掖临泽创新运用科技手段,投入运行“自然资源植保系统”,实现了对违法占地、违规施工等行为的全天候自动巡查、精准识别和快速预警,为自然资源保护装上“智慧大脑”。
守好“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既要重点突破,还要多点开花。我省加快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逐步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利益共享的生态经济发展格局。在平凉崇信黄寨镇甘庄村红牛生态养殖基地,养殖员忙着添加草料,过去废弃的老窑洞变成了如今生态养殖的“聚宝盆”。当地坚持“生态+产业”“生态+文旅”的发展思路,2024年,实现绿色农产品产值18.75亿元,生态旅游收入38.3亿元,生态工业产值58.5亿元。
生态美则陇原美,生态兴则陇原兴。如今,“美丽蝶变”的甘肃,向绿而行、向新而生,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来源:金川融媒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