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河农商银行在河北省联社“1357”战略规划指引下,通过深耕“一池两新万企”行动、攻坚“财政资金”阵地、优化“厅堂营销”阵地、拓展“数字金融”渠道等举措,主动出击、精准施策,推动存款业务提质增效。截至2025年7月末,各项存款余额306亿元,比年初增长22亿元
三河农商银行在河北省联社“1357”战略规划指引下,通过深耕“一池两新万企”行动、攻坚“财政资金”阵地、优化“厅堂营销”阵地、拓展“数字金融”渠道等举措,主动出击、精准施策,推动存款业务提质增效。截至2025年7月末,各项存款余额306亿元,比年初增长22亿元,为服务区域经济注入澎湃动能。
深耕“一池两新万企”行动,激活存款“源头活水”。一是聚焦实体,精准对接“蓄活水”。全面摸排域内424家市级荣誉企业、1772家专精特新及高新技术企业金融需求,对名单内59家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17.73亿元,带动存款沉淀 1.6亿元,实现存贷联动良性循环。二是紧盯链条,抢占项目“新水源”。对接相关部门17家房企白名单,营销相关项目资金超 4000万元,在房地产项目资金链上开辟存款增长新渠道。三是唤醒休眠,盘活存量“深挖掘”。建立“休眠客户唤醒机制”,走访休眠对公账户260户,成功唤醒43户,带来新增存款1600余万元,有效激活存量账户潜在价值。
攻坚“财政资金”阵地,筑牢存款“压舱基石”。一是领导挂帅,机制保障“强推进”。推行班子成员包片、机关部室包点制度,将财政资金营销责任层层压实,协调各支行积极对接当地党委政府、村“两委”等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重点攻坚水利建设、乡村振兴、社保民生等专项资金。二是定制服务,专项资金“破冰行”。针对域内重点工程项目,创新提供“一项目一方案”的定制化资金服务方案,量体裁衣,提升优势竞争力。同时,加大对公存款账户营销力度,持续推动减费让利政策施行,满足企业客户的个性化金融需求。截至2025年7月末,年内新增对公账户近600户。三是民生切入,代发领域“深沉淀”。充分发挥人缘地缘亲缘优势,依托32家营业网点,高效承接三河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及各镇政府代发款项,增强财政关联资金的归行能力。
优化“厅堂营销”阵地,激活存款“强劲动能”。一是服务提优,擦亮厅堂招牌。持续开展服务提升专项活动,优化网点布局与环境,推行“上门办”“预约办”等8项便民暖心举措,有效提升客户黏性,成为带动储蓄存款稳步增长的隐形引擎。二是全员发动,点燃营销内驱力。严格执行《存款账户营销奖励办法》,将任务科学分解到岗、精准落实到人,坚持每月通报进度、刚性兑现奖惩,配套推进薪酬激励机制改革,依据《三河农商银行机构管理人员岗位系数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对中层管理人员实施动态岗位系数管理,充分激发核心骨干队伍的干事创业热情。截至2025年7月末,年内调整岗位工资系数26人次。三是专业赋能,打造高效营销铁军。构建常态化、体系化的培训机制,围绕“营销技巧、产品知识”等主题,组织线上线下培训10余场次,覆盖员工900余人次。同时,引入外部专业机构开展顾问式营销、财富管理等专项培训,充分提升一线员工专业素养与实战能力。
拓展“数字金融”渠道,打造线上“增长引擎”。一是“场景获客”,提升渠道覆盖广度。推广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线上渠道,积极嵌入本地生活缴费、校园一卡通等高频民生场景。截至2025年7月末,累计开通各类场景11个。二是“数据驱动”,提升客户触达精度。依托“冀农微银”小程序,对企业档案进行线上化、标准化管理,有针对性地对客户开展存款产品、信贷产品、电子产品的差异化、个性化营销。截至2025年7月末,开展精准营销活动26次。三是“科技赋能”,提升线下服务温度与效率。为各基层网点配备现金柜台11个,智慧柜员机24个,73台ATM机,61台助农POS机,6台离行式柜员机,61家金融便民店,充分释放柜员产能转向营销服务,切实提升服务响应速度与精准度。
AD
来源:中国农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