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供血不足,晚上也有征兆!若每晚频繁出现5种情况,要引起重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28 18:31 1

摘要:很多人总觉得脑供血不足这事儿离自己挺远的,反正白天也没晕、没倒、也没明显不适,怎么可能是脑血管出问题了?

很多人总觉得脑供血不足这事儿离自己挺远的,反正白天也没晕、没倒、也没明显不适,怎么可能是脑血管出问题了?

但事实却是,脑供血这事儿,它偏偏喜欢在“人静下来”的时候发信号,尤其是晚上,躺在床上那一两个小时,有些表现就是“它”悄悄冒头的时刻。

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得多留个心眼儿。殊不知身体最早的预警信号,往往就藏在这些容易被忽略的小细节里。

如果每晚老是出现一些特定的现象,而且不是偶尔一两次,而是频繁反复,那就绝不能光说“年纪大了”“可能睡姿不对”,因为这种情况下就可能是脑部供血开始有了波动。

首先得明白,脑供血不单单是指血流不足,它往往还伴随血管弹性变差、微循环堵塞、小血栓生成、血液黏稠度升高等一系列问题。

简单讲,就是血到了脑子那儿,变得“又慢又稠”,输送不畅。

正常时候勉强还能撑过去,一到晚上,人体副交感神经占主导,心率下降、血压降低,整个人一放松下来,血流速度也跟着慢了,这时脑供血若原本就有障碍,那就更容易出“岔子”。

尤其是那些日常没有明显症状的人,一到夜里反而各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反复发作,但就是没重视。

可问题就出在这——晚上的状态,恰恰能透露出白天看不到的隐患。

不少人反映自己每晚躺下不久就开始头晕,感觉天旋地转那种,有时候还伴随心慌出汗,甚至想吐。

这种症状多见于颈椎动脉供血不足,尤其是平躺姿势让脖子角度稍微变化一下,就会压迫到血管,血流量下降,结果就出现短暂性脑供血下降。

研究也显示,颈动脉狭窄超过30%以上的人,平躺时脑血流速度下降可达15%~25%,而这部分人夜间眩晕发作的概率是正常人的3倍以上。

所以如果每次一躺就头晕,且持续性较强,一定要当回事儿。

再说一种更容易忽视的表现,就是晚上频繁醒,多梦,甚至出汗,这种睡眠质量差,其实可能也是脑供血不足惹的祸。

正常入睡后,大脑进入休整模式,但如果血流不足,尤其是脑干区域供血偏低,控制睡眠深浅的神经元活动就会紊乱,结果就是睡得浅、梦多、易惊醒。

有调查显示,脑供血不足人群中有47%的个体出现睡眠结构紊乱,尤其以夜间醒得早、起夜频繁、醒后难再入睡最为明显。

而如果加上本身就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群,这种“浅睡+多梦”的模式更常见。

虽然不少人都归咎于年纪大、睡不沉,其实往深里挖,往往是大脑没“吃饱”,也就没法安稳入睡。

还有一种情况是早上醒来时头沉、眼花,甚至有点站不稳,感觉脑袋“不是自己的”。

很多人会以为这是睡姿问题、枕头太高或太低,其实从医学角度看,清晨本就是血压最低的时候,脑供血在这个时间段会处于最低谷。

如果血管弹性不好,或者有斑块、血栓形成,血流再一慢,脑子就容易处于缺氧状态。

根据临床数据,早晨起床时突发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高发时间段集中在6:00~10:00之间,这也不是巧合,而是“脑供血差”在这时集中爆发的表现。

尤其是每天早晨起床时都觉得“晕一小会儿”,然后慢慢才恢复,这就不能再说是“正常衰老”。

同时,夜间手脚发麻、麻到醒这种现象也不少见,尤其是半夜突然麻醒、或者起夜时发现手一动就麻,甚至是某一侧明显。

这种症状很多时候也不是简单的压到了神经,更深层的可能是脑部感觉传导区域供血不畅。

尤其是老年人中,有脑血管病变的人,往往在夜间容易出现局部麻木、感觉异常甚至短暂性无力。

一项研究显示,轻度脑梗死前48小时内,80%的患者都有过夜间某种形式的“先兆麻木感”,只不过当时没在意。

很多人错把这种感觉当成是“趴久了”、“枕头压着了”,等真发生问题才追悔莫及。

此外,还有人晚上莫名心烦、坐立不安、总有点说不清的焦躁感,这其实也跟脑部供血状态有关。

大脑情绪调节区域,比如额叶、边缘系统如果供血不足,就会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表现为焦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

种情况往往不会出现在白天社交或工作紧张的时候,而是在夜深人静、一个人呆着准备休息的时候最明显。

也就是说,一旦精神一放松,大脑开始“找存在感”了,供血不足的区域就会放大这些情绪反应。

尤其是长期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背景的人群,夜间这类症状的发作概率远高于其他人,甚至有人会因这种反复夜间焦躁去看心理科,结果检查才发现根本原因在脑血管。

在笔者看来,身体不会骗人,它只是不大声说话罢了。

尤其是一些慢性的小变化,很容易在日常节奏里被忽略。

尤其是脑供血的问题,它既不像心脏那样会突然痛得剧烈,也不像胃肠那样会拉会吐,它就默默在那里“省着点用”,直到实在撑不下去了才爆发。

但那个时候,代价就可能是不可逆的了。

总的来说,夜间是身体最脆弱的时间段之一,也是观察很多隐性健康问题的“窗口期”。

如果一个人到了晚上,总是反复出现头晕、浅睡、梦多、早晨晕沉、肢体麻木、心烦意乱这些表现,而且不只是一两次,而是越来越频繁。

那就一定不能再当成是“老毛病”,必须尽早检查,特别是做一下脑血管相关的评估,包括颈动脉彩超、脑血流图、血脂血压监测等等。

[1]王鸿燕,李宁,陈东英.循证指导下的针对性干预模式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03)

来源:梁医生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