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井区桥头镇永顺村:千亩柑橘+百亩荷塘 这个村年产值有近800万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29 14:51 1

摘要:秋日的贡井区桥头镇永顺村绿树映掩,平坦的柏油马路穿村而过,漂亮的住宅整齐排列,明亮的路灯矗立路旁,各家各户门口干净整洁,一幅充满生机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展现眼前。

视频 /罗祥瑞

自贡融媒记者 陈凡逸 陈行

秋日的贡井区桥头镇永顺村绿树映掩,平坦的柏油马路穿村而过,漂亮的住宅整齐排列,明亮的路灯矗立路旁,各家各户门口干净整洁,一幅充满生机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展现眼前。

干净整洁的永顺村 记者 罗祥瑞 摄

“这段时间,隔壁白房村的油葵开得好,吸引城里人成群结队来拍照,村民准备的冰水都卖光了。”“我们村离市区近,农产品熟了搞点旅游活动,让村民腰包鼓起来。”村委会内,村党总支书记林载新召集13个村民小组组长围坐一起,在热烈讨论中,想办法寻找让村子变好的突围路径。

“再有3个月,村里的2400亩杂交柑桔就要成熟了,可以吸引城里人来旅游,我们提供配套服务。”讨论会接近尾声时,林载新再三嘱咐大家对外来车辆“不收停车费”。

站在村委会外的广场上,一股淡淡的荷香扑鼻而来。目之所及是45亩荷塘,层层叠叠的碧绿荷叶,宛如一把把巨大的绿伞,铺满整个荷塘,吸引游人前来赏美景、享清凉。每当微风轻拂,荷叶与荷花便随风起舞,激起层层涟漪,美得令人心醉。

“像这样的荷塘全村有84亩,是流转的村民土地。按每亩产藕4500斤、每斤售价2.5元计算,全村藕塘产值超过90万元。”站在荷塘边,林载新告诉记者,村里成立经济合作社,推行“土地资源 +经营管理”入股模式,村民年获土地流转收益500-600元/亩,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5万元以上,实现了“农民增收、集体增效”双提升。

荷塘美景 记者 罗祥瑞 摄

500米外,该村柑橘育苗核心展示区内的川津一号柑橘开始挂果,工人们戴着草帽正在摘除日灼后的太阳果。“我们村在2018年引入乐山市井研县繁盛杂交柑橘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 2700余亩打造‘现代优质杂交柑桔示范园区’,建成育苗核心展示区、精品示范园1100余亩,构建‘大园区+小业主’发展模式,带动 200 余名村民就近就业。”林载新告诉记者,目前村里杂交柑桔产业初具规模,2025年挂果1600亩,预计年产值超672万元。

柑橘开始挂果 记者 罗祥瑞 摄

一场秋雨后,永顺村3组“顺和小院”里,69岁的村民陈光荣在自家院里的花坛前忙碌着,时而修剪杂乱的枝叶,时而弯腰拔除顽固的杂草。周边的村民们正忙碌地清洁房前屋后、清扫街道树叶、清理家门口的葡萄架。“现在村里路好走了、环境干净了,还有地方锻炼身体,日子过得比以前舒心多了。”谈及村里的变化,陈光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村民的惬意生活 记者 罗祥瑞 摄

清新整洁的村容村貌,配套完善的便民设施,让村民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村里的这些新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该村在3组打造“顺和小院”,43户村民以“家庭顺顺利利、邻里和和睦睦”为公约,通过“院落说” 议民生、“睦邻点”连情谊、“积分制”树新风,累计解决环境卫生、土地流转等问题20余件,成为基层自治的鲜活范例。全村以“顺和小院”为示范,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生活垃圾实现“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主干道绿化率超80%,成功入选“四川省乡村治理示范村”,走马岭观景露台成为近郊旅游热门打卡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的美景变为现实。

和美乡村建设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不仅村容村貌旧貌换新颜,文化建设也步伐坚定。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村里建起了图书室,闲暇时,这里成了村民的聚集地,老人和孩子们在这里读书纳凉好不自在。

下一步,永顺村将以创建“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依托柑橘产业基础,规划建设分拣包装中心、电商直播间,开发柑橘深加工产品,打造“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乡村民宿”旅游线路,深化“积分制+院落自治”模式,扩建村党群服务中心,奋力绘就“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振兴新画卷,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编辑:罗祥瑞

编审:韩钰

来源:自贡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