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是的,刚刚递交的辞职信。"人事小王压低声音,眼神紧张地四处张望,"听说是有猎头公司挖他..."
声明:本文基于职场真实案例改编,部分细节进行文学化处理,人物均为化名。
"你说什么?!"李总监瞪大眼睛,手中的咖啡杯差点摔落在地,"张明要辞职?"
"是的,刚刚递交的辞职信。"人事小王压低声音,眼神紧张地四处张望,"听说是有猎头公司挖他..."
李总监脸色瞬间煞白,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
他猛地转身,大步流星地朝总经理办公室走去,脚步声在走廊里回响着急促的节拍。
01
张明坐在办公桌前,看着刚刚提交的辞职申请,心情复杂得像打翻了五味瓶。38岁的他,在这家华宇建材公司已经工作了整整8年。从一个刚出校门的毛头小子,到现在的业务主管,这里见证了他职业生涯的全部轨迹。
办公室墙上的日历显示着12月16日,距离公司年度表彰大会已经过去了三天,但那种被彻底忽视的感觉依然像刺一样扎在心里。
那天的场景,张明至今还记忆犹新。
偌大的会议厅里坐满了公司的员工,张明端正地坐在第三排,心里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今年他负责的业绩格外亮眼:华润集团的2000万项目是他一个人跑下来的,万科地产的1500万合作也是他亲自谈成的,还有中建集团的800万订单...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成绩,总该得到一些认可了吧?
"现在宣布本年度优秀员工获得者..."主持人清脆的声音在会议厅里回荡。
张明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衣领,虽然嘴上说着不在意,但内心深处还是渴望着这份迟来的认可。
"本年度优秀员工是...赵欣怡!"
掌声响起的那一瞬间,张明感觉心里像被重重锤了一下。赵欣怡,那个入职才半年的年轻女孩,穿着得体的米色职业装,笑容甜美地走上台去。
"感谢公司给我这个机会..."赵欣怡拿着话筒,声音甜美而清晰,"感谢同事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这半年来,我深深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我们部门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团队合作的结果。张明听到这几个字,嘴角泛起一丝苦笑。华润项目的王总明明在签约现场说过:"小张,我们华润选择华宇,就是因为信任你这个人。"万科的项目负责人也当着所有人的面说过:"和张明合作,我们很安心,他专业、可靠。"
可现在,这些都被轻描淡写地归结为"团队合作的结果"。
会议结束后,张明默默地收拾着资料,准备离开。这时,部门的老员工刘强走了过来。
"老张,别往心里去。"刘强拍了拍张明的肩膀,压低声音说,"评优这种事,你还不明白吗?从来不看业绩,只看关系。"
"什么关系?"张明问。
刘强四处看了看,确认没人注意后小声说:"听说赵欣怡和公司高层有什么特殊关系。具体是什么我也不清楚,反正不是普通的新员工。"
"哦。"张明点点头,心里更加失落。
"你也别太在意了,反正你也习惯了。从第二年开始,年年都是这样。"刘强安慰道。
习惯了。这三个字让张明心里很不是滋味。是啊,他确实习惯了。习惯了在年度表彰大会上坐在台下当观众,习惯了看着别人上台领奖,习惯了自己的努力被视而不见。
那天下午,张明刚回到工位,华润集团的王总就打来了电话。
"小张,听说你们昨天开表彰大会了?有你吧?"王总开门见山地问。
张明心里一暖,没想到客户还记得这件事。"王总,公司有公司的安排。"
"什么安排?2000万的项目从方案设计到最终签约,我可是看着你一个人忙前忙后的。这样的业绩都得不到认可,你们公司的标准也太高了。"王总的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满。
"王总,您别这么说。我只是做了分内的工作。"张明谦虚地回答。
"分内工作?小张啊,你这个人就是太老实了。"王总叹了口气,"不过话说回来,以你的能力和客户关系,出来单干绝对没问题。如果哪天真有这个想法,记得告诉我一声。"
王总的话让张明心里泛起涟漪,但他还是摇了摇头:"王总,我还是安心在公司做事。"
"行吧,不过你要记住,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挂了电话,张明心情复杂。客户的认可让他感到温暖,但也让他更加意识到公司对他价值的漠视。
晚上回到家,妻子林雪已经准备好了晚饭。看到张明闷闷不乐的样子,她主动问道:"今天公司开表彰大会了吧?"
"嗯。"张明换了拖鞋,疲惫地坐在沙发上。
"又没有你?"林雪从厨房探出头来。
"没有。获奖的是一个新人。"
林雪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走到客厅坐在张明对面:"张明,你说你在这个公司到底图什么?干了8年了,连个优秀员工都评不上。"
"每个公司情况不一样..."张明想解释。
"什么情况不一样?"林雪打断了他,"公司离了你能转吗?那些大客户不都认你这个人?华润、万科、中建,哪个不是冲着你的专业和人品来的?可公司呢?把你的功劳都说成是团队合作。"
林雪越说越激动:"你这个人就是太老实了,太好说话了。8年了,别人家早就买房买车,咱们还在租房子。隔壁老王家的儿子,去年跳槽到外企,现在工资比你高一倍还多。"
"我..."张明想说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你什么你?张明,你什么时候能为自己争取一次?总是这样忍让下去,别人只会更不把你当回事。"林雪的眼圈有些红,"我不是嫌弃现在的生活,但是看到你这样被人忽视,我心里真的不好受。"
那一夜,张明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妻子的话像针一样扎着他的心。8年来,他确实太老实了,太好说话了。可是,除了老实本分,他还能怎样呢?
第二天早上,张明照例7点半到公司。他习惯早到,这样可以提前处理一些事务,为一天的工作做准备。
路过茶水间时,他听到几个同事在议论昨天的表彰大会。
"赵欣怡运气真好,刚来半年就拿优秀员工。"
"人家有背景呗,听说和陈总有什么关系。"
"我还以为是张明呢,那几个大项目都是他谈的。特别是华润那个,我看他为了那个项目没少加班。"
"张明?算了吧,他就是个老实人,不会闹事。公司知道他的性格,反正也不会跳槽,给不给奖励都一样。"
"也对,像张明这种人,除了在这里埋头苦干,还能去哪儿?"
几个人的笑声传了出来。张明站在门外,身体有些僵硬。老实人,不会闹事,不会跳槽...原来在同事们眼中,他就是这样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这一天,张明心不在焉地处理着各种工作事务。上午和万科的人开视频会议,讨论项目的后续安排;中午接待中建集团的客户,汇报工程进展;下午整理华润项目的验收资料...每一件事他都做得很认真,但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压抑感。
下午3点多,张明的手机响了。陌生号码。
"您好,请问是张明张先生吗?"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听起来三十多岁,很职业化。
"我是,您是哪位?"
"您好,我是猎头公司的王雅琪。我们了解到您在建材行业有丰富的经验和出色的业绩,想和您聊聊合作的可能性。"
猎头公司?张明有些意外。工作8年来,这还是第一次有猎头主动联系他。
"猎头公司?"张明再次确认。
"是的,我们是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有一个很不错的职位,觉得您可能会感兴趣。不知道您现在方便通话吗?"
张明看了看周围的环境,办公室里人来人往,确实不太适合谈这种事。
"我出去接个电话。"他对旁边的同事说了一声,走向公司的天台。
"现在可以了,您说。"
"是这样的,我们有一个客户企业,也是从事建材行业的,现在急需一位经验丰富的业务总监。我们了解到您在大客户维护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业绩也很出色。"
业务总监?张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现在只是个业务主管,而且在公司里地位并不高。
"王女士,您是不是弄错了?我现在只是个主管。"
"张先生,您太谦虚了。据我了解,您负责的客户为公司创造了巨大价值。华润集团、万科地产、中建集团,这些都是行业内的顶级客户。能够维护好这些关系,充分说明了您的专业水平和个人能力。"
王雅琪的话让张明很震撼。没想到外面的公司对他的情况了解得这么详细,而且对他的评价比公司内部高得多。
"那...薪酬待遇方面是什么情况?"张明试探性地问。
"年薪300万起步,另外还有股权激励计划。我们的客户公司刚刚完成了B轮融资,发展前景很好,正是需要优秀人才的时候。"
300万!张明差点惊呼出声。他现在的年薪是85万,300万几乎是现在的3.5倍。
"这个...我需要考虑一下。"
"当然可以理解,这确实是个重大决定。不过张先生,机会难得。我们希望您能在一周内给我们答复。如果您有兴趣,我可以安排您和我们的客户见个面,详细了解一下情况。"
"好的,我会认真考虑的。"
"那我过两天再联系您?"
"可以。"
挂了电话,张明在天台上站了很久。城市的喧嚣在脚下延展,微风吹过,他感觉头脑逐渐清醒。没想到自己在外面竟然这么值钱。300万年薪,股权激励,业务总监...这些在现在的公司里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别人竟然主动送上门来。
回到办公室,张明发现赵欣怡正在和华润集团的人通电话。她的声音很甜美,但显然对业务细节不够熟悉。
"王总,您放心,我们公司的实力您是了解的...什么?您说要找张主管?他...他现在在开会..."
赵欣怡一边说一边朝张明的方向看,脸上带着明显的求助表情。
张明走过去,示意要接电话。
"王总,我是张明。"
"小张!我就说嘛,这么重要的事情让新人处理什么?你们公司到底怎么安排的?"王总的语气有些不满。
"抱歉王总,刚才在处理其他紧急事务。关于验收时间的安排,我来给您详细说明一下。"
接下来的十几分钟,张明详细地和王总沟通了项目验收的各个环节和注意事项。电话里,王总的语气明显缓和下来。
"还是你专业,和你沟通我们放心。小张,以后这种重要的事情,还是你亲自跟进比较好。"
"好的王总,我会注意的。"
挂了电话,张明发现赵欣怡正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着他。
"张主管,谢谢您。"赵欣怡有些不好意思。
"没事,都是工作。"张明淡淡地回应。
但这件事让张明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客户认可的是他张明这个人,不是公司的招牌。华润的王总宁愿等他回来,也不愿意和别人详细沟通。这说明什么?说明他的价值远不止是一个普通的业务主管。
当天晚上,张明把猎头的事情告诉了林雪。
"真的?有猎头找你?"林雪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嗯,开价300万年薪。"
"300万?!"林雪激动得差点从沙发上跳起来,"那你还犹豫什么?赶紧答应啊!"
"让我再想想。毕竟在这里干了8年,多少还是有感情的。"
"感情?人家给你感情回报了吗?"林雪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年年评优都没你,升职也轮不到你,工资涨得比蜗牛爬还慢。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你还在这里讲什么感情?"
"可是..."
"可是什么?你看看咱们现在的生活状况,看看房价,看看孩子马上要上学了。300万年薪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终于可以在这个城市买房了,意味着孩子可以上更好的学校,意味着我们不用再为钱发愁了。"
林雪越说越激动:"张明,商场如战场,没有人会因为你的忠诚给你额外回报。你这样一直忍让下去,只会让别人更不把你当回事。"
"我知道,让我再考虑考虑。"
"考虑什么?机会就在眼前,错过了就没有了。"
那一夜,张明又失眠了。他躺在床上,脑子里一会儿想着8年来的点点滴滴,一会儿想着300万年薪带来的改变。理智告诉他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但感情上又舍不得这个工作了8年的地方。
第二天,王雅琪再次打来电话。
"张先生,考虑得怎么样?"
"我想更详细地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当然可以。要不这样,我们约个时间见面详谈?"
"好的。"
他们约在市中心的一家高档咖啡厅见面。王雅琪是个三十五岁左右的女人,职业装打扮,举止优雅,很有专业范儿。
"张先生,我开门见山地说吧。我们的客户对您早有耳闻,特别是您在大客户关系维护方面的能力。"王雅琪拿出一份精美的资料册,"这是我们客户公司的基本情况。"
张明接过资料看了看。封面上写着"天成建材集团",从资料上看,这是一家规模不小的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我们专门调研过您负责的几个客户,他们对您的评价都非常高。"王雅琪继续说,"华润的王总说您专业可靠,万科的负责人说和您合作很安心,中建那边也对您的服务赞不绝口。"
听到这些客户的正面反馈,张明心里暖暖的,同时也有些五味杂陈。客户如此认可他,可公司的领导似乎从来没有真正重视过他的价值。
"我们老板说,能够在竞争这么激烈的建材行业维护好这些顶级客户,说明您不仅有出色的业务能力,更有过人的人格魅力和职业素养。这样的人才,正是我们急需的。"
"您过奖了。"张明谦虚地说。
"不是过奖,是实话实说。"王雅琪很认真,"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客户关系就是最宝贵的资源。您在这方面的优势,是很多人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接下来,王雅琪详细介绍了天成建材的发展规划和这个职位的具体要求。听起来确实很有吸引力。
"如果您有兴趣,我可以安排您和我们老板见个面,具体谈谈合作细节。"
"好的,我想见见。"
三天后,张明请了半天假,去见天成建材的老板。公司位于市中心的一栋写字楼里,办公环境很现代化。
老板姓吴,四十多岁,看起来很有魄力。
"张先生,我不喜欢绕弯子。"吴总开门见山,"我们公司现在正处于快速扩张期,急需像您这样的人才。300万年薪只是基础,如果业绩出色,还会有丰厚的奖金和股权激励。"
"那现在的客户关系..."张明有些担心职业操守问题。
"您放心,我们绝对不会让您做任何违反职业道德的事情。"吴总很坦诚,"但是,如果客户主动选择和我们合作,那是他们的自由选择,我们当然欢迎。"
面试进行得很顺利,吴总对张明的专业能力和客户资源都很满意。临走时,他们还详细讨论了工作安排和团队配置。
"张先生,我们的诚意您应该能感受到。希望您能尽快给我们答复。"
回到华宇建材,张明心情复杂。新公司的条件确实诱人,而且他们对自己价值的认可远远超过现在的公司。但要真的做出离职的决定,还是需要很大的勇气。
这时,他发现办公室里的气氛有些微妙。几个同事看他的眼神都不太一样了,显然关于他可能跳槽的消息已经传开了。
"张哥,听说有猎头在挖你?"同事小李悄悄走过来问。
"你从哪听说的?"张明有些意外消息传得这么快。
"办公室里都在说呢。不过张哥,如果真有好机会,我觉得你可以考虑。在这里这么多年,确实有点屈才了。"
消息传播的速度比张明想象的要快得多。到了下午,他明显感觉到更多同事都在用一种微妙的眼神看他。有人羡慕,有人好奇,有人不以为然,还有人在窃窃私语。
"张明还能跳槽?都快40的人了,外面真有公司要?"
"你别小看老张,那些大客户都认他。华润、万科的项目,都是他一个人谈下来的。"
"离开了公司平台,他能有什么价值?那些客户认的是华宇建材,不是他个人。"
"话不能这么说,我听华润的王总亲口说过,他们就信任张明这个人。"
这些议论声断断续续地传到张明耳朵里。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波澜起伏。有些人看好他,有些人质疑他,这让他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02
接下来的几天,张明开始有意识地改变工作方式。
以前,他总是早来晚走,周末也经常主动加班处理各种"紧急"事务。现在,他开始严格按照正常的上下班时间工作。
这个变化很快就显现出来了。
周三晚上6点半,万科地产突然来电话,说工地现场出现了一些技术问题,希望能紧急协调解决。以前遇到这种情况,张明会立即赶到现场,哪怕是深夜也在所不辞。
但这次,他看了看手表,已经过了下班时间。
"李经理,现在已经下班了。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需要调动多个部门配合。明天上班后,我第一时间处理,您看可以吗?"
电话那头的李经理明显愣了一下:"啊...那好吧,明天你尽早给我回复。"
"一定,李经理。"
挂了电话,张明心里有种奇妙的感觉。8年来,这是他第一次因为下班时间而延后处理客户要求。
第二天上午,李总监主动找到了张明。
"张明,昨天万科那边的问题处理了吗?"
"已经解决了。昨晚下班后李经理来电话,我今天一上班就协调了技术部和工程部,问题已经妥善处理。"
"以后这种紧急情况,还是要及时响应。客户满意度很重要。"李总监的语气有些不满。
"李总,我理解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性。但公司也有规章制度,非工作时间处理紧急事务,应该有相应的流程和补偿机制。"张明平静地说。
李总监看着张明,感觉他和以前确实有些不一样了。以前的张明,对领导的要求基本上是言听计从的。
"你最近是不是有什么想法?"李总监试探性地问。
"没有特别的想法,只是觉得应该更规范化地工作。"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了几次。中建集团有一个合同条款需要紧急修改,以前张明会立即加班处理完毕。现在,他说需要两个工作日来确保质量。
"张主管,这个合同很急的。"赵欣怡有些焦虑。
"我知道很急,但急也要保证质量和合规性。"张明很冷静,"我需要和法务部门沟通合同条款的法律风险,还要和财务部门核对价格明细,这些都需要充足的时间。"
赵欣怡想说什么,但看到张明坚定的表情,又把话咽了回去。
这些变化让公司内部一些人开始感到不安。特别是赵欣怡,她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接替张明的工作。那些大客户对她明显缺乏信任,很多时候还是坚持要和张明直接沟通。
"赵小姐,关于工程进度的问题比较复杂,我们还是等张主管有时间再详细沟通吧。"中建集团的项目经理在电话里客气但坚决地说。
"王总,后续的技术对接工作能不能还是让张明来负责?我们对他的工作方式比较熟悉。"华润的王总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这些情况让赵欣怡很尴尬,她把遇到的困难汇报给了李总监。
"客户那边什么反应?"李总监询问。
"他们似乎更习惯和张明直接对接。我想接手一些工作,但效果不太理想。"赵欣怡有些委屈。
李总监皱了皱眉头,他开始真正意识到张明在客户关系维护方面的不可替代性。
周五下午,李总监约张明到会议室单独谈话。
"张明,我们开诚布公地聊聊。"
李总监关上会议室的门,表情比平时严肃了很多。
"我听说外面有公司在接触你?"
张明没有否认:"确实有这样的情况。"
"什么条件?方便透露吗?"
"待遇还不错。"张明没有说具体数字。
李总监沉默了一会儿:"张明,咱们共事这么多年,我直说吧。你在公司的价值我们都是认可的。如果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公司会认真考虑。"
这是李总监第一次用这样平等的语气和张明对话。以前,他更多的是安排和指挥,现在更像是在商量和挽留。
"李总,我没有什么特别不满意的。只是工作这么多年,想为自己的职业发展考虑考虑。"
"你知道,公司现在的发展确实离不开你这样的业务骨干。那些重点客户对你的认可度很高,如果你走了,对公司的影响肯定不小。"
"我理解公司的考虑,但我也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那你具体希望什么?升职?加薪?还是其他方面的安排?"
张明看着李总监急切的表情,心里五味杂陈。8年了,这是第一次有领导主动询问他的想法和需求。
"李总,让我再考虑几天。"
"好,你认真考虑。不过我希望你能优先考虑留在公司发展。毕竟这里是你成长的地方,也是最了解你能力的地方。"
离开会议室后,张明心情很复杂。他感受到了公司对他的重视,但这种重视来得似乎有些晚了。
当天晚上,王雅琪又打来电话,语气比以前更加紧迫。
"张先生,我们老板对您的加盟非常期待。希望您能尽快做出决定。"
"我理解,不过这个决定对我很重要,需要慎重考虑。"
"当然能理解。但张先生,我想提醒您,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像您这样的人才很抢手。我们给出的条件在行业内都是顶级的,错过了可能就没有第二次机会了。"
王雅琪的话里带着明显的紧迫感,这让张明有些压力,但也更加确信自己确实很有价值。
周末,张明和林雪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讨论。
"老公,我觉得你应该跳槽。"林雪的态度很坚决,"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新公司都比现在的强。"
"但华宇毕竟是我工作了8年的地方,那些客户关系也是在这里慢慢建立起来的。"
"客户关系是你凭个人能力和人品建立起来的,不是公司给你的。"林雪分析得很透彻,"那些客户认可的是张明这个人,不是华宇建材这块牌子。"
"话虽如此,但..."
"但什么?你想想这8年来公司给过你什么实质性的回报?年度优秀员工从来没有你,重要的晋升机会也轮不到你,工资涨幅连通胀都跑不赢。"
林雪越说越激动:"再说了,你现在38岁,正是事业的黄金期。如果再等几年,想跳槽都没有机会了。机会就在眼前,为什么不抓住?"
确实,林雪的分析很有道理。张明点了点头,心里的天平开始明显倾斜。
周一上班时,张明发现办公室里的氛围更加微妙了。关于他可能跳槽的传言显然已经在公司内部广泛传播,同事们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有些人对他格外客气,主动打招呼,询问近况。有些人则刻意保持距离,仿佛担心沾染什么。还有一些人在他经过时会停止谈话,等他走远了再继续窃窃私语。
上午的部门例会上,李总监特意让张明详细汇报几个重点项目的进展情况。
"华润项目目前进展如何?"李总监问。
"一切顺利,预计月底就能完成最终验收。王总对我们的服务很满意。"张明简洁地汇报。
"万科那边呢?"
"合同已经签署完毕,项目正式启动会安排在下周。他们还表达了扩大合作的意向。"
"中建的情况?"
"非常好。他们对我们的方案很满意,刚刚确认追加了300万的订单。"
听到这个消息,会议室里的人都有些惊讶。追加300万订单,这可不是小数目。
"很好,张明的工作确实很出色。"李总监难得地当众表扬张明,"希望大家都能向张明学习,把客户服务做到极致。"
会议结束后,几个同事围过来恭维张明。
"张哥,你太厉害了,中建居然主动追加订单。"
"是啊,这些大客户就是认你这个人。"
"张哥,你真的要走吗?舍得这些老客户吗?"
张明笑了笑,没有正面回应这些问题。但他心里很清楚,这些客户认可的是他的专业能力和诚信品格,和公司品牌的关系并不大。
下午,华润的王总主动给张明打电话。
"小张,听说你要跳槽?这消息是真的吗?"
张明有些意外:"王总,您从哪听说的?"
"这个圈子不大,消息传得很快。我想确认一下,是不是真有这回事?"
"我在考虑一些新的职业机会。"张明如实回答。
"如果你真的要换地方,记得提前告诉我。我们这边也好提早做准备。"王总顿了顿,"不过说实话,像你这样专业、靠谱的合作伙伴确实不多见。如果你去了新公司,只要服务质量能保证,我们也愿意考虑合作。"
王总的话让张明很感动,也让他更加确信自己的真正价值。客户的认可和信任,是对他最高的褒奖。
当天晚上,张明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做出了决定。他拨通了王雅琪的电话。
"王女士,我考虑清楚了。我愿意加入天成建材。"
"太好了!张先生,热烈欢迎您的加入。我们明天就可以签署正式的聘用合同。"
"不过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做好工作交接。"
"完全没问题。一个月后,您就是我们的业务总监了。"
挂了电话,张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8年的职业生涯即将结束,崭新的挑战马上开始。
第二天,张明正式提交了辞职申请,并开始着手准备交接工作。
在整理8年来积累的工作资料时,张明发现了一些平时没有特别注意的细节。一些财务数据的异常波动,一些客户款项的不正常流向,还有一些内部决策的奇怪逻辑...
作为一个在业务一线工作了8年的老员工,张明对这些数据异常敏感。出于职业习惯和责任心,他决定深入了解一下这些问题。
陈总正焦急地在办公室里踱步,手机响了一整天都是客户的电话。华润的王总,万科的项目负责人,中建集团的采购经理...所有人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张明是不是要离职?
"陈总,如果张明走了,我们这边的合作可能需要重新考虑。"王总在电话里直接说。
"王总,您放心,张明不会走的。就算有什么情况,我们也会安排专业的人员跟进。"陈总额头冒汗。
"陈总,恕我直言,我们认的是张明这个人。他的专业性,他的诚信度,都是我们合作的基础。如果换人,我们真的要慎重考虑了。"
类似的电话一个接一个。陈总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李总监匆匆推门进来,"陈总,大事不好了。"
"怎么了?"
"我刚刚和人事那边确认了,张明真的递交了辞职申请。"
陈总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他真的要走?"
"看起来是的。而且听说外面给他开了很高的价格。"
"多高?"
"300万年薪,还有股权。"
陈总倒吸一口冷气。300万,是张明现在工资的近四倍。
"那些客户那边怎么办?"
"都在等消息。如果张明真的走了,恐怕..."
李总监没有说完,但陈总明白他的意思。失去张明,可能意味着失去那些大客户。而那些客户,占了公司年收入的大部分。
正当陈总准备再次拨打张明的号码时,办公室门被敲响了。
"进来。"
张明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牛皮档案袋,神情平静却带着从未有过的坚定。
"陈总,您找我?"张明走到办公桌前,将档案袋轻轻放在桌上,"这些东西,我觉得您应该看一看。"
陈总疑惑地接过档案袋,打开一看,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翻动着里面的文件,手开始颤抖,额头冒出豆大的汗珠。
"这...这些是..."陈总的声音卡在嗓子眼里,眼睛瞪得如铜铃般大,整个人如遭雷击般僵在那里,脸上写满了不敢置信的恐惧...
来源: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