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说事:高血压和房颤:弥合机制、风险和治疗之间的差距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29 15:23 2

摘要: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由于其与中风、心力衰竭和死亡率的联系,对公共卫生构成了重大挑战。高血压是一种主要的可改变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是房颤的公认危险因素,可促进心房的结构和电变化,包括扩张、纤维化和压力超负荷。

图1。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的机制。房颤:心房颤动。BP:血压。持续性心房颤动。LVH:左心室肥大。 ↓:减少。↑:增加。TGF:转化生长激素。

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由于其与中风、心力衰竭和死亡率的联系,对公共卫生构成了重大挑战。高血压是一种主要的可改变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是房颤的公认危险因素,可促进心房的结构和电变化,包括扩张、纤维化和压力超负荷。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这种重塑和炎症中起着关键作用,增加了房颤的易感性。不受控制的高血压使房颤管理复杂化,降低了主要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导管消融术和复律。有效的血压管理,特别是针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治疗,可以降低新发房颤的风险,降低复发性房颤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心律控制策略的成功率。这些抗高血压疗法减轻了心肌肥大和纤维化,减轻了心房压力应变和炎症反应,减轻了房颤的底物。

迫切需要将血压控制、房颤筛查和生活方式调整相结合的综合策略,以尽量减少房颤及其并发症的负担。未来的研究应调查与高血压房颤易感性相关的细胞水平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包括系统性炎症和遗传学的作用、血压变化对房颤风险的影响,以及专门针对共享机制的个性化治疗策略,同时传播高血压和房颤。

来源:郑刚泰达心血管病医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