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阐释,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的“法治足迹”,进一步总结提炼全市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经验和典型做法,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走深走实,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法治舟山,现对我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典型示范案例进行展播。
编者按:
为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阐释,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的“法治足迹”,进一步总结提炼全市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经验和典型做法,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走深走实,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法治舟山,现对我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典型示范案例进行展播。
基本情况
普陀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深水良港资源优势,以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为核心,加快提升现代国际海事服务水平,助力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成为新时代普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面对当前在推动船舶国际维修标准话语权不足、海商事法律服务基础薄弱、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等问题,更需要进一步提升浙江自贸试验区普陀片区海商事法律服务能级,助力普陀海事服务产业持续领跑全国。
主要做法
一、创新制度体系塑标准
打造以《普陀国际海事服务若干意见》为引领,配套航运、人才等领域助企政策的“1+N”规范化海事服务产业扶持政策体系。启动全球首个国际航行船舶修理普陀价格指数编制,出台全省首个船舶修造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手册,以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引领产业提质增效。
二、打通关键领域增时速
推出外籍船员“换班一类事”,实行“船员随船到岗—办理临时入境许可—专窗受理办理手续—口岸出境”地检联办模式,外籍船员换班过境从7个工作日缩短至1天。推出“保税船用燃料油一船多地多供、多船一供、跨关区直供”等便利化举措,保税油加注船舶通关时间从10小时降至40分钟。
三、集约法务供给降成本
针对船舶修造外包企业、船舶代理等百余家中小微企业法律需求,推出“法拼团”服务模式,建立“企业吹哨-拼团响应-律师报到”快速响应链,涉法问题处置周期较以往缩短67%,法律成本降低20%。
四、织密解纷网格优流程
整合港航、海警、海事法庭等10家部门力量,引入船舶修造、油品运输等4个行业协会,搭建诉讼、仲裁、调解有机衔接的“一站式”海事商事法律服务平台,建立分类办案机制,着力提升服务质效。
实践效果
一是海事产业竞争优势明显。以全球排名前10的3家龙头船舶修造企业为示范的绿色船舶修理企业规范由国务院发文,并在全国复制推广。投运全球首个国际海事服务产业园区—国际虾峙门(普陀)航运产业园,累计集聚各类海事服务企业400余家,产业总产出占全市一半以上,普陀航运集聚区跻身省级重点示范平台。
二是口岸通关环节减负明显。有力破除船舶修造、远洋捕捞等船员换班频繁难题,外籍船员换班时效同比提升55%,减少国际船舶滞港费用超1亿元。有效破解以往“一船一供”低效局面,供油企业已为远洋船舶供油超1万余艘次,总供应货值超120亿元。
三是法治赋能发展质效明显。“法拼团”服务模式精准锚定中小微企业“用不起、找不到、用不好”专业法律服务的核心痛点,通过共享模式降低门槛、前移阵地提升可及性、定制服务增强有效性,实现了普惠法治的精准滴灌,企业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
四是多元集成解纷联动明显。依托“一站式”海商事服务模式,为涉海企业提供风险预警、争端解决等服务,已累计提供预警信息2000条次,化解涉企纠纷600余起。涉海矛调“四步工作法”获评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实践范例,相关做法获胡伟副省长批示肯定。
下一步计划
接下来,普陀区将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为总牵引,围绕海事服务各环节,推出一系列创新制度供给和精准法律服务产品,构建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接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海事服务产业扩量增效,着力将普陀打造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海事服务法治高地。
来源:舟山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