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班后的英孚教育办公室,灯火依旧。石坚先生匆匆结束手头工作,如约出现在采访间。
下班后的英孚教育办公室,灯火依旧。石坚先生匆匆结束手头工作,如约出现在采访间。
从微软、苹果、阿里再到重返教育赛道,他笑称自己的人生就是一场大型“体验游戏”。
上天开飞机,入海驾帆船,打职业级网球,做防自杀公益——这些看似不搭界的身份,都在他的世界里完美融合。
他说:“人生不是物质的堆砌,而是各种体验的叠加。”
完整版访谈内容可前往“客户观察”视频号查看完整视频
石坚,四川人,1999年到上海求学,之后扎根长三角,期间还有一小段闯荡海外的经历,他的职业生涯堪称“跨界样本”。
从微软-技术支持起步、到苹果做零售体验,再到阿里巴巴带领客户体验中台初创团队——他曾协同32个业务单元,合力践行“客户第一”的企业文化。
从to B的阿里云、钉钉,到to C的淘宝、天猫、飞猪,甚至海外业务,他不仅要懂业务,还要在“客户第一”和短期利益之间做艰难权衡。
他认为“好的体验,就是用户还没开口,你就已经回应。”
▲石坚代表阿里巴巴在中国客户服务节分享
在他的履历中,有这样一个经典案例——“修改淘宝用户名”。看似小事,背后却涉及超200个系统和几十人长达数月的投入。改名功能上线后,短时间内超百万用户踊跃使用——有些需求,不说出口,不代表不存在。
这一项目也让团队拿下阿里巴巴最高荣誉“红草莓奖”,成为中国互联网用户体验演进中的一笔重要注脚。
从“先知者”到“建筑师”,石坚一直在刷新职业里程。他相信“走出去,才看得更清。如果暂时无法抉择,不妨从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做起。”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石坚一度进入“半退休”状态。
他结合职场打拼多年的经验和自己爱讲课的爱好,在一次机遇下转身成为浙大、交大等高校客座讲师,还担任哥大商学院CMO课程的中国教练。
这段际遇也为他重返教育赛道埋下了伏笔。
再回英孚,他看中的是AI重塑教育的可能性。
石坚直言,很多学生用ChatGPT只是“抄答案”,但AI真正的价值在于方法论引导和思维启发——尤其在外语学习上,大语言模型的外语能力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超过了85%的人类专家。
但为什么还没有人靠AI学好英语?
“因为AI不缺信息输出能力,缺的是教育灵魂与路径设计。”它不能为用户定制目标、跟踪进展,更不懂教学。
现在,石坚正带领团队研发真正懂学习的AI老师,不久的将来,每个学生都可能会有一个量身定制的“学伴”,随时随地都能为用户带来专业教学。
工作上专业严谨的石坚,在业余爱好方面也有自己的“讲究”。
排球国家三级运动员出身的石坚,玩什么都想玩到“半专业”水准。
恐高却偏要学开飞机,从模拟舱到真机起落;喜欢帆船,就考下美国航海协会执照;网球、滑雪、射箭——教练不是省队就是国家队级别。
▲在舟山开飞机
▲可可托海滑雪
他强调这不是内卷,而是对兴趣的尊重,“我只是享受认真做喜欢之事的过程”。
在他看来,运动、读书、尝试未知,就像开“精神盲盒”。“你永远不知道某次体验,会怎样重塑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再谈回“体验”二字,石坚先生向我们讲述了一段特殊的经历——在阿里,他带队负责过一个防自杀项目。
普通人很难将“网购”和“自杀”联想到一起,但客服确实遭遇过很多与“死神”抢人的生死时刻。
如何判断屏幕或电话那端用户的真实想法呢?
“我们通过大数据 + NLP识别高风险用户,并通过主动干预、拦截行为,甚至联系警方获取一定支持……很多人在‘最后时刻’仍在发出信号,我们要做的就是接住它。”
石坚回忆道:虽然项目过程中充满了挑战与不易,但每当想到能够为社会带来正面的影响,为那些身处困境中的人带去希望与光明,便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公益不仅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更是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很感谢当时的客服团队,也十分感恩每一位客服人。”
石坚认为“客服”的定义很广:从技术工程师,到零售顾问,甚至销售人员——本质都是在提供服务、输出解决方案。
他特别欣赏苹果:哪怕一线员工没有销售提成,仍能做成全球标杆。秘诀是什么?——
“因为每个人都在真心热爱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在Apple旧金山旗舰店分享
在苹果公司工作的那段经历,让他充分理解了“体验”的价值与魅力。
公司要求每一位员工充分了解并热爱产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无忧服务。无论职级大小,都要奔赴在最前线为客户提供服务,包括产品销售、售后维修、公益课程等多种服务和体验的形态。
“这不是靠制度约束,而是他们真正认同自己在提供价值。”
只有这样,服务者才能做到真正地热爱公司的产品、理解客户,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从而发自内心地热爱服务客户。
多重体验叠加的背后,石坚以自我为镜,向年轻一代的朋友们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如果不确定热爱什么,不妨先走出去。换一个环境,接触不同的人,视野开阔后,人生的路也就宽了。
“不要自我设限,不要预设别人的想法。在尝试之前,你怎么知道不行?”
写在最后:
石坚的多重经历,就像是对传统“成功学”的一次沉默反驳。
他没有停留在任何一个耀眼头衔里,而是选择不断出发——从科技大厂到三尺讲台,在蓝天、深海里打捞热爱,也在屏幕背后守护陌生人的生命微光。
他所追求的“叠加体验”,本质是一场向外的求索和向内的跋涉。
每一次跨界都不是逃离,而是抵达;每一种身份都不是标签,而是理解世界的不同维度。
他让我们看到:真正的自由,不是拥有选择的权利,而是拥有定义选择的能力。真正的成长,不是跨越山河,而是在跨越中不断重塑自我。
科技可以量化需求,但教育的灵魂在于唤醒;
运动可以挑战极限,但真正的突破发生在心智的边界;
公益可以挽救生命,但更大的慈悲,是愿意俯身倾听那些无人听见的呼喊。
我们或许成不了石坚,但我们都可以像他那样:
不要轻易定义自己,给自己设限,要把你所在的领域,变成你价值观的延伸。
“流彩岁月,浓墨人生。”我们希望借助《客户观察》“农度访谈”这个栏目,让更多朋友看到客服行业圈里人生活的另一面,也希望通过了解被访者的独特经历,鼓励大家探索热爱与生活,寻找有趣的人生。
/ END /
特别鸣谢:英孚教育在线事业部总经理 石坚
栏目策划 / 采访 / 总监制:李农
执行主编 / 监制:Amanda
责任编辑 / 内容运营:淑宇 付光
视觉设计 / 后期制作:雨辰 吴上华
*可通过《客户观察》纸质杂志8月刊P37-P46阅读本期完整内容~
来源:察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