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项发表在权威期刊《自然生物医学工程》上的研究,为癌症免疫疗法领域带来了激动人心的突破。由佛罗里ida大学科学家领导的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当与现有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联用时,该疗法在小鼠模型中成功“唤醒”了免疫系统,使其能够
信息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1-025-01380-1
一项发表在权威期刊《自然生物医学工程》上的研究,为癌症免疫疗法领域带来了激动人心的突破。由佛罗里ida大学科学家领导的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当与现有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联用时,该疗法在小鼠模型中成功“唤醒”了免疫系统,使其能够识别并彻底摧毁了对常规治疗具有高度耐药性的侵袭性肿瘤。这一发现预示着一种“通用型”或“现成型”癌症疫苗的巨大潜力,有望克服当前个性化癌症疫苗成本高昂、制备周期长的瓶颈,为更广泛的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长期以来,利用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对抗癌症一直是医学界追求的目标。然而,癌细胞异常狡猾,它们能够通过多种机制伪装自己,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攻击,这类肿瘤通常被称为“冷肿瘤”,因为它们无法有效激发免疫反应。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疗法取得了显著成功,这类药物通过“松开”免疫系统的“刹车”(如PD-1/PD-L1通路),使其能够更有效地攻击癌细胞。但其局限性也同样明显:对于那些无法被免疫系统识别的“冷肿瘤”,即使松开刹车,免疫细胞也因找不到目标而无从下手。
因此,如何将“冷肿瘤”转化为免疫系统可以识别的“热肿瘤”,成为增强免疫疗法效果的关键。目前主流的策略之一是开发个性化癌症疫苗,即通过对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测序,找出其特有的突变蛋白(即“新抗原”),然后针对这些新抗原制造出专属的mRNA疫苗,从而“教导”免疫系统去识别并攻击这些特定的癌细胞。尽管这一策略在理论上极具吸引力,并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一定成功,但其高昂的成本、复杂的生产流程以及漫长的等待时间,极大地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的可及性。
佛罗里达大学团队的这项新研究,则巧妙地绕开了个性化定制的复杂路径。他们设计的mRNA疫苗并非针对任何特定的癌细胞抗原,而是编码一种能够引发强烈、普适性免疫反应的信号蛋白。这种疫苗的作用,并非是给免疫系统下发一张针对特定癌细胞的“通缉令”,更像是在肿瘤区域拉响一个通用的、高分贝的“战斗警报”。
“我们发现,通过使用一种并非专门针对癌症,而是旨在刺激强烈免疫反应的疫苗,我们可以引发非常强烈的抗癌效应,”该研究的领导者、神经科学家杜安·米切尔(Duane Mitchell)解释道。“这就像是启动了我们身体边境巡逻队的通用警报系统。”
这种“警报”能够有效地将大量免疫细胞(如T细胞)招募到原本“冷清”的肿瘤微环境中,并激活那些通常与癌症反应无关的休眠免疫细胞,从而将“冷肿瘤”转化为“热肿瘤”。一旦肿瘤区域充满了被激活的免疫战士,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便能得到最大化发挥。通过阻断PD-L1等抑制性信号,这些药物相当于为冲锋陷阵的免疫细胞清除了最后的障碍,使其能够毫无保留地对癌细胞发起致命攻击。
在临床前实验中,研究人员将这种新型mRNA疫苗与PD-L1抑制剂联合应用于患有对免疫疗法有耐药性的胶质母细胞瘤和乳腺癌的小鼠模型。结果令人振奋:联合疗法展现出了强大的抗肿瘤协同效应。在许多小鼠体内,肿瘤不仅生长被显著抑制,甚至被完全清除,并且这种效应是持久的,显示出免疫记忆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即使是那些突变负荷高、通常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具有很强抵抗力的肿瘤,在这种联合疗法面前也变得不堪一击。
“这一发现证明,这些疫苗有潜力被商业化为通用的癌症疫苗,以增强免疫系统对患者个体肿瘤的敏感性,”该研究的共同作者、肿瘤学家埃利亚斯·萨尤尔(Elias Sayour)表示。
这种“通用”策略的意义是深远的。如果这一发现在未来的人体临床试验中得到验证,意味着医生或许不再需要为每一位患者进行繁琐的肿瘤测序和疫苗定制。一种标准化的、可批量生产的“现成”疫苗,将能够极大地降低治疗成本,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让前沿的免疫疗法惠及更多普通患者。这对于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和国家而言,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然,从成功的小鼠实验到真正应用于临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研究团队目前正致力于优化mRNA疫苗的配方,并积极筹备启动人体临床试验,以严格评估该联合疗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在人体中精确调控免疫反应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挑战,任何旨在激活免疫系统的疗法都必须警惕潜在的副作用,例如可能导致过度炎症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此外,未来的研究还需要探索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例如,这种疫苗是否可以用于预防癌症术后复发,或者作为早期癌症干预的手段。同时,科学家们也希望能找到有效的生物标志物,用以预测哪些患者最有可能从这种新型疗法中获益,从而实现更精准的治疗。
尽管前路充满挑战,但这项研究无疑为癌症治疗领域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它不仅展示了一种将“冷肿瘤”转化为“热肿瘤”的创新高效策略,更重要的是,它为开发普适性、低成本的癌症免疫疗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极具前景的候选方案。
“这可能是唤醒患者自身抗癌免疫反应的一种通用方法,”米切尔总结道。“如果这可以被推广到人类研究中,其意义将是极其深远的。”
随着科学界从多个不同角度对癌症发起挑战,这种巧妙地利用通用免疫信号来“四两拨千斤”的策略,或许将成为未来抗癌武器库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