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九月,又逢一年退伍季。当清晨熟悉的军号声,即将从每日相伴的日常变成心底珍藏的记忆;当训练场上整齐的迷彩方阵,即将从眼前鲜活的风景定格为军旅生涯的过往——每一位即将卸下肩章、脱下军装的战友,都需要在告别军营的最后时光里,做好万全准备,为这段热血岁月画上圆满句
金秋九月,又逢一年退伍季。当清晨熟悉的军号声,即将从每日相伴的日常变成心底珍藏的记忆;当训练场上整齐的迷彩方阵,即将从眼前鲜活的风景定格为军旅生涯的过往——每一位即将卸下肩章、脱下军装的战友,都需要在告别军营的最后时光里,做好万全准备,为这段热血岁月画上圆满句号。
君呼团队深晓战友们的牵挂与需求,特意梳理了众多退役老兵的亲身经历,提炼出10件退役前必做的对照清单,希望这份实用指南,能帮助即将退役的战友们:
既是对朝夕相伴的军旅生涯负责,妥善处理好每一处细节;更能为即将开启的人生新程扫清障碍,避免因一时疏忽留下长久遗憾,带着从容与底气奔赴下一段山海!
一、规划“后路”:多一份选择,少一份迷茫
退役并非只有“留队晋军士”和“退伍返乡”两条路。如今政策不断优化,为战友们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若想继续留在军营发光发热,除了参与军士选晋,还可关注军队面向秋季退役士兵的专业技能岗位文职招聘——登录“强军网”(军内网)即可查看公告,了解报名流程与政策细节,提前准备材料,为“后路”再添一道保障。
同时,外网“军队人才网”在发布军队文职招聘时,每年对当年退役士兵服役满5年以上的理论考试加5分。
当然,自主就业的战友更要提前调研地方就业政策、学历提升渠道,让退役后的转型衔接更顺畅。
二、评残工作:及时办理,守护未来保障
身体患病的义务兵、军士需格外关注评残工作。每年9月,部队卫生部门会启动残疾等级鉴定,务必紧盯通知、配合检查,同时多备份病案、诊断证明等关键资料。
退役前完成评残至关重要:一方面,残疾退役军人可每月领取伤残抚恤补助金;另一方面,还能享受交通优先购票、部分消费半价等社会福利。
尤其要注意,因病致残的战友必须在部队完成评残,退役后地方无法补办;因战、因公致残却未及时评残的,需提前准备军级以上医院原始病历、档案内放置旅团级单位伤情证明,为后续补评残留存依据,所以要保存好原始资料。
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伤残抚恤管理办法》明确的规定:对于退役军人在服役期间没有及时评残回地方补评残的,必须提供原始病历和档案记载,两者缺一不可。
三、慢性病评定:留存凭证,衔接地方待遇
未达到残疾等级但患有慢性病的退役义务兵及自主就业军士,别忽视慢性病评定。9月退役前申请鉴定,若符合标准,部队会发放一次性医药生活补助。
更重要的是,“军人慢性疾病医学鉴定表”会存入档案,这是退役后向地方安置部门申请“带病回乡”待遇的关键依据,需妥善保留原始病历、军队体系医院诊断证明,确保回地方后能顺利享受相关保障。
关于带病回乡的慢性病范围及申请流程、条件,可以关注“君呼”公众号,首页回复“带病回乡”查看。
四、涉密物品:及时上交,严守保密底线
担任班长、副班长等职务的战友,若接触过内部资料、训练刊物或专业器材,退役前必须逐一清点、全部归还。自己总结的训练教案、口令笔记等,因涉及部队训练体系与内部信息,均属于秘密文件,绝不可私自带走。随意留存涉密物品不仅违反保密规定,还可能埋下失泄密隐患,务必交由单位统一处理,守住军人的纪律底线。
另外,虽然脱下军装,但照片不要轻易网上晒,也不要发布退伍照片及定位。比如今年8月,90后留守军嫂 “杨阳阳”的短视频账号,因发布含训练设备、标注定位的“部队家属院日常” 内容,暴露大量军队敏感信息被全网封禁。
8月14日,国家网信办通过 “网信中国”通报该典型案例,指出其行为违反《互联网军事信息传播管理办法》,既对国防安全构成潜在风险,也损害了军属形象。
五、学籍档案:及时入档,莫让学历“失效”
不少战友在服役期间通过自学考试提升学历,拿到毕业证后,若院校将学籍档案寄至个人手中,一定要第一时间交给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归档。
学籍档案属于重要个人材料,若长期存放在自己手中,可能出现丢失、损坏,导致地方无法认可学历,影响后续就业、考研等规划,切勿因一时疏忽耽误人生发展。
六、立功材料:补齐入档,留存军旅荣光
立功受奖是军旅生涯的珍贵荣誉,相关奖励卡片必须确保入档。部分单位可能存在奖励材料归档不及时的情况,退役前要主动与档案部门沟通,核对自己的立功记录,确认奖励卡片、表彰通报等材料是否齐全。
有条件的可通过单位渠道查询档案,跟踪材料入档进度,让这份荣誉成为档案中亮眼的一笔,也为未来享受相关优待政策提供依据。
对于有立功的退役军人回乡,很多地方都立功奖励办法,回去退役军人事务局询问并登记,可以领取立功奖金。
七、存储介质:上交销毁,杜绝泄密风险
个人使用的电脑、U盘、相机存储卡等,若存有军营照片、训练视频、内部文件等信息,一律不允许私自带回地方。这些存储介质可能涉及军事机密或内部信息,需主动上交单位保密部门统一销毁。
即使退役后,若因私自带走的存储介质发生失泄密,仍需承担法律责任,务必提高保密意识,做到“清仓见底”。
八、银行卡变更:实名更新,避免用卡麻烦
退役时,军人保障卡需注销上交,办理经费结算需提供本人名下的普通银行卡。同时,要记得将此前用士兵证办理的银行卡,凭身份证到银行变更实名信息。
若不及时变更,后续可能出现银行卡无法使用、无法绑定支付平台等问题,影响日常生活,提前处理可避免不必要的奔波。
九、纪念章申领:主动申请,珍藏军旅印记
根据规定,国防服役纪念章:服现役满8年以上、不满16年的,授予铜质纪念章;服现役满16年以上,不满30年的,授予银质纪念章;服现役满30年以上的,授予金质纪念章。
献身国防纪念章:金质纪念章颁发给烈士;银质纪念章颁发给因公牺牲的军人;铜质纪念章颁发给因公致残的军人。
卫国戍边纪念章:在第一、二等级边远艰苦地区累计服现役满1年,或在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等级边远艰苦地区分别累计服现役满2年、3 年、4 年、5 年的,授予铜质纪念章。
在上述边远艰苦地区服现役时间,累计达到相应规定时间2倍以上的,授予银质纪念章;累计达到3倍以上的,授予金质纪念章。
部分单位可能存在纪念章发放不及时的情况,退役前要主动向旅团级政治工作部门咨询申领流程,及时领取属于自己的纪念章——这不仅是对军旅岁月的纪念,更是军人身份的光荣见证,退役后再申请补发难度较大,切勿错过。
十、债务清还:诚信为本,维护战友情谊
在部队服务社、小卖部的赊欠款,或向战友借的钱,无论金额大小,退役前都要逐一结清。“借钱见人品”,小小的债务若不及时清还,不仅会损害个人诚信,还可能影响与战友的感情。退伍不褪色,诚信做人的品质,理应从军营带到未来的人生中。
军旅岁月里,你曾身披戎装、守护家国;脱下军装后,每一份关乎你的保障与发展,都值得被用心对待。这份指南凝结着对退役军人的关怀,涵盖你可能需要实用信息。我们始终相信,褪去军装的你,依然能在新的赛道上续写精彩,愿每一位退役军人荣光不减、前程似锦!
建议你收藏这份建议,也别忘了转发给身边需要的 “战友”—— 让这份温暖与助力,传递给每一位为国防事业奉献过的人。
来源: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