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政府一纸军售令,让乌克兰战场再度升温。8月28日,美国国务院批准向乌克兰出售3350枚增程攻击导弹(ERAM),总价值8.25亿美元。这批导弹射程达240-450公里,能精准打击陆地和海上目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直言,这是为基辅提供"一个潜在的强大工具"
特朗普政府一纸军售令,让乌克兰战场再度升温。8月28日,美国国务院批准向乌克兰出售3350枚增程攻击导弹(ERAM),总价值8.25亿美元。这批导弹射程达240-450公里,能精准打击陆地和海上目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直言,这是为基辅提供"一个潜在的强大工具",而此刻,俄罗斯的导弹正落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街道上。
这笔军售背后藏着美国的算计。资金并非由美国独自承担,而是拉上了丹麦、荷兰和挪威共同买单。这正好印证了特朗普此前宣称"美国将停止直接资助乌克兰"的表态。表面看是策略调整,实质却是换汤不换药。美国政府一边喊着"以压促谈",一边将更危险的武器送入战场,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让人质疑:华盛顿到底想要和平,还是想要战争升级?
导弹射程说明问题。ERAM最大射程接近500公里,这意味着乌克兰军队理论上具备打击俄罗斯境内纵深目标的能力。虽然美国声称会对使用这类武器进行限制,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一旦这些远程武器击中俄境内目标,必然招致莫斯科更猛烈的报复。8月底基辅遭遇的数月来最大规模空袭就是明证,这种以暴制暴的循环只会让和平越来越远。
更令人担忧的是北约的动向。俄罗斯军事博主透露,乌克兰正在为攻击克里米亚做准备。"登陆艇已就位,无人艇在多瑙河口待命,甚至军事情报特种部队也抵达敖德萨地区。"这些迹象表明,北约正在为一场大规模行动做准备。
美国及其盟友似乎已经放弃和谈。尽管高层嘴上说着"乌克兰应在任何和平协议中向俄罗斯割让克里米亚",实际行动却在为攻击克里米亚做准备。俄罗斯人将这些解读为美国和北约试图改变"力量对比",意图迫使俄罗斯做出重大让步。这种两面手法让人想起猫捉老鼠的游戏,只不过这次赌上的是乌克兰人的生命。
再看北约的动静,欧洲盟友也不是省油的灯。德国最近在扩军备战,甚至有消息说在考虑征兵。英国、法国、德国,个个都在加大对乌克兰的军援力度。北约秘书长吕特甚至放言,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路"不可逆转"。这话听着耳熟,2008年北约就这么承诺过,结果呢?乌克兰至今还在战火里煎熬。北约的"安全承诺",到底是保护乌克兰,还是把乌克兰推向更危险的深渊?
美国批准向乌克兰出售3350枚增程攻击导弹
乌克兰问题从来不是孤立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摆在那,俄罗斯是重要伙伴。可中国跟乌克兰也有合作,泽连斯基最近在对华态度上忽冷忽热,背后是西方在施压。中国不想被拖进这场泥潭,但又不能完全置身事外。美国的军售决定,某种程度上也是在试探中国的底线。华盛顿一边高喊"集中资源应对中国",一边在乌克兰问题上挑事,这算盘打得够精。
基辅的空袭还没停,克里米亚的战云已经聚拢。和平协议?早就被扔进了垃圾桶。特朗普的"两周内见分晓"听起来更像一句空话。美国和北约现在的心思,压根不是停战,而是要借乌克兰的手,给俄罗斯来一记狠的。可俄罗斯也不是吃素的。8月28日,俄军用海战无人机击沉了乌克兰在丹纽布河口的侦察船"辛菲罗波尔"号。这是在警告:别逼我放大招。
中国站在一旁,冷眼旁观。俄乌冲突的每一次升级,都让全球局势更乱。能源价格、粮食供应、供应链稳定,哪一样没受波及?中国需要和平的外部环境,可现在,战鼓又响了。乌克兰拿了新导弹,北约在后头撑腰,俄罗斯憋着火准备反击。这场仗,短期内看不到头。
战争机器一旦开动就很难停止。美国军火商赚得盆满钵满,欧洲盟友被绑上战车,乌克兰土地洒满鲜血。那些坐在办公室里做出决定的人,可曾听过战场上的爆炸声?可曾见过失去家园的难民?和平协议已经死亡,新的战鼓正在敲响。这一次,鼓声比以往更加急促,更加危险。
来源:好好先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