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道:城市里的“隐形障碍”待破除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29 21:24 1

摘要:盲道,是城市为视障人士铺设的“特殊通道”,是他们感知世界、独立出行的重要依托。然而,在不少城市的街头,盲道却面临着诸多问题,或被车辆、杂物侵占,或自身破损严重,成为视障人士出行路上的“隐形障碍”。

盲道,是城市为视障人士铺设的“特殊通道”,是他们感知世界、独立出行的重要依托。然而,在不少城市的街头,盲道却面临着诸多问题,或被车辆、杂物侵占,或自身破损严重,成为视障人士出行路上的“隐形障碍”。

一、侵占频发,盲道成“额外空间”

清晨的街道刚迎来第一波行人,一条盲道上就停着一辆蓝色电动三轮车。三轮车占据了盲道的大部分区域,旁边还零散地放着一些物品,让本就为视障人士专属的通道变得更加狭窄。附近一家小吃店的老板说:“这条街平时人流量大,车位紧张,有些车主没地方停车,就把盲道当成了临时停车位。”

图为仙居县某街道,蓝色电动三轮车占用的盲道,通讯员顾婉媛 摄

无独有偶,在另一街道,一辆白色轿车斜停在盲道上,车身几乎将盲道完全覆盖。路过的市民王女士看着这一幕直摇头:“盲道是专门给视障朋友用的,这样停车太不应该了,他们出行本来就不容易,这不是给他们添堵嘛。”

图为被白色轿车占用的盲道,通讯员顾婉媛 摄

除了车辆,一些商铺也把盲道当作“扩展经营区”。在商业街,几家店铺将商品、宣传展板等摆放在盲道上,原本用于指引视障人士的盲道,变成了商家的“展示台”。一位商铺店主坦言:“知道占盲道不对,但想着就摆一会儿,应该没事。”可就是这“一会儿”,却可能给视障人士的出行带来极大困扰。

二、破损严重,安全隐患暗藏

如果说被侵占是盲道面临的“外部困扰”,那么自身的破损则是“内部危机”。在一处正在进行道路施工的区域附近,盲道的状况令人揪心。黄色的盲道砖出现了大面积的碎裂、缺失,有的砖块像被“撕裂”一般,断裂成好几截;有的砖块干脆消失不见,露出底下凹凸不平的灰色地面,旁边还散落着一些碎石。用卷尺测量,破损的区域有一定长度。

图为施工附近破损的盲道,通讯员顾婉媛 摄

这样的盲道,不仅起不到引导视障人士的作用,甚至可能让他们在行走时被绊倒。视障人士陈女士就有过类似的担忧:“盲道本来是给我们指路的,现在破成这样,走在上面心里都没底,就怕不小心摔倒。”

三、多方行动,为盲道“正名”

盲道的现状,也引起了相关部门和社会公益组织的关注。仙居县城市管理部门近期开展了盲道专项整治行动,对侵占盲道的车辆、杂物进行清理,对破损的盲道进行维修。执法人员在整治时,对一位占用盲道停车的车主进行了批评教育,并依法开具了罚单。

一些公益组织也行动起来,开展“守护盲道”的宣传活动。志愿者们走上街头,向市民发放宣传手册,讲解盲道的作用和保护盲道的意义。

四、长效保障,让盲道真正“畅通”

要让盲道真正成为视障人士安全出行的“保障线”,仅靠短期的整治和宣传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首先,要加强监管力度。相关部门应加大日常巡查频次,对侵占盲道、破坏盲道的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可以利用监控摄像头等设备,对重点路段进行实时监控,提高执法效率。

其次,要完善相关法规。进一步明确侵占、破坏盲道行为的处罚标准,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有力的震慑。

再者,要提升公众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广播、社交媒体等,广泛宣传盲道的重要性,让保护盲道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学校也可以将保护盲道的内容纳入教育课程,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文明意识。

此外,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盲道的设计与施工质量。合理规划盲道的走向,确保盲道与周边环境衔接顺畅;选用质量好、耐用的盲道砖,并加强施工监管,避免因施工不当造成盲道破损。

盲道,是城市文明的一个缩影。只有当每一个人都能自觉爱护盲道,相关部门能切实做好管理与维护工作,这条为视障人士铺设的道路,才能真正成为他们探索世界、拥抱生活的“畅通之路”,城市的文明之光,也才能更好地照亮每一个角落。

来源:周婧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