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A+H+G”三地上市的中国头部保险公司,中国太保(601601.SH ,2601.HK ,CPIC.LSE)凭借其过硬的业绩增长、稳定的分红能力,被视为稀缺保险股标的。
作为“A+H+G”三地上市的中国头部保险公司,中国太保(601601.SH ,2601.HK ,CPIC.LSE)凭借其过硬的业绩增长、稳定的分红能力,被视为稀缺保险股标的。
8月29日,中国太保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中国太保实现营业收入2004.96亿元,同比增长3.0%;归母净利润为278.85亿元,同比增长11.0%。
在中国太保发布半年报后,瑞银随即发表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太保上半年净利润按年增长11%,超越市场预测的2%至9%增幅;营运溢利增长7.1%,略高于瑞银预测的增长6%。中国太保近期股价上扬,上调其港股目标价。
整体经营业绩稳中向好,是中国太保给予股东稳健分红的保证。“上半年,我们完成了2024年度分红,共计派发现金红利超人民币103亿元,继续保持稳定的分红水平,与股东共同分享发展成果。我们也首次向市场明确公司中长期分红政策,将参考集团归母营运利润增速,兼顾投资正向贡献来确定分红金额,为股东提供稳健、可持续、可预期的回报。”中国太保董事长傅帆在2025年半年报中致辞表示。
经营韧性持续增强
按原保险保费收入计算,太保寿险、太保产险分别为中国第三大人寿保险公司和第三大财产保险公司。
太保寿险纵深推进“长航”转型,推动多元渠道建设,优化产品结构,价值增长表现良好。
今年上半年,太保寿险实现规模保费1934.70亿元,同比增长13.1%。内含价值达4450.2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5.3%;新业务价值达95.44亿元,同比增长 5.6%,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32.3%;新业务价值率15.0%,可比口径下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净利润206.99亿元,同比增长3.2%;营运利润150亿元,同比增长5.0%。
在优化产品结构上,今年上半年,太保寿险的分红型保险新保期交规模保费为101.2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新保期交中分红险占比提升至42.5%。
8月29日,在中国太保2025年中期业绩说明会上,中国太保总精算师张远瀚表示,今年以来,中国太保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坚持推动分红险转型,预计全年分红险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后续将持续完善浮动收益型产品供给,完成产品结构转型,前瞻性布局预定利率下调背景下的产品策略。
太保产险则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承保盈利显著改善,保费收入稳健增长,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
今年上半年,太保产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127.60亿元,同比增长0.9%,保险服务收入968.31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承保利润 35.50亿元,同比增长 30.9%。承保综合成本率 96.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其中承保综合赔付率 69.5%,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承保综合费用率 26.8%,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对于今年上半年经营情况,中国太保总裁赵永刚在业绩会上表示,概括起来呈现三个特点:第一,坚持转型突破,主营业务稳中有进;第二,坚持守正创新,动能转换成效显现;第三,坚持固本培元,发展的基础也得到了持续的巩固。
“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我们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改善业务品质,上半年集团的总资产、营业收入,营运利润、净利润、内含价值等指标保持了稳健的增长。”赵永刚表示。
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
低利率的投资环境,给险资运用和再投资带来严峻挑战。中国太保资产管理坚持穿越周期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强化专业化投资能力,实现良好投资业绩。
从资产端来看,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太保管理资产达37729.61亿元,较去年末增长6.5%。
今年上半年,中国太保实现净投资收益425.67亿元,同比增长8.9%;总投资收益率为2.3%,综合投资收益率2.4%。
中国太保副总裁苏罡在业绩会上表示:“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和经济转型动能稳步积蓄的双重支撑下,国内权益资产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在权益投资方面,坚持以股息价值策略为核心。未来将加强长期利率债配置,同时也加大创新型优质资产的布局,包括ABS、公募REITs等。”
苏罡表示,目前已经持续推进的包括私募基金、黄金等新业务试点,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保险资金运用质量。
据了解,太保资产投研团队从2011年开始就把股息价值策略作为核心策略,已构建完善的投研框架和团队能力。从2014年起,太保资产就开始投入资源对港股市场进行跟踪和研究,并逐步加大对港股市场的配置力度。
2025年年初,港股通高股息指数的股息率依然极高,具有非常好的配置价值,太保资产上半年继续坚持股息价值核心策略,并继续把港股作为配置重点,把握了港股的投资机会,为稳定投资收益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中国太保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推动保险供给体系和供给能力的优化升级。
在科技保险方面,推出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创无忧”综合服务方案,上半年服务科技企业7.5万家。提升科技资金支持力度,半年末科技投资余额1197亿元。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供给,新能源车险服务车辆数超过530万,绿色投资规模持续增长。扩大普惠保险覆盖面,大病、长护、惠民保等政策型健康险覆盖240城4.6亿人次,提供农险保障规模超4000亿,服务2700余家次小微企业开展内外贸易。
此外,中国太保持续推进“保险+康养”融合发展模式,“太保家园”养老社区实现九城十园正式运营,入住人数超2000;探索“百岁居”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优化客户体验;厦门康复医院正式开业,健康服务板块增添新动能。深耕养老金融,养老金管理规模实现近两位数增长,成功入选雄安人才年金项目,加快商业养老保险业务拓展,持续丰富产品供给,商保年金新保规模大幅增长。
支撑长期分红硬核
在保险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构建稳定的、持续的分红机制,不仅可以增强投资者信心,也将成为上市公司实施价值管理的关键着力点。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监管政策对上市公司分红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4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对上市公司分红的指引,包括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
2024年11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10 号——市值管理》,鼓励董事会根据公司发展阶段和经营情况,制定并披露中长期分红规划,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中国太保在今年6月召开的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通过了《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利润分配政策建议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显示,近年来资本市场呈现显著波动特征。为增强分红的稳定性、持续性以及可预期性,分红政策需在权益市场产生较大波动时保持相对稳健。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增幅作为分红主要参考能够满足稳健性等要求。综合考虑监管环境变化、资本市场波动等因素,拟制定集团公司的利润分配政策,“以营运利润为锚、以投资正向贡献而增加股息为辅,兼顾偿付能力约束”。
中国太保今年7月10日发布的《2024年年度分红派息实施公告》显示,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 1.08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03.90亿元。
“上市公司的市值在很大程度上是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和经营业绩的一把重要的标尺。中国太保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市值管理,高度关注投资者回报,基于公司可持续价值增长的市值表现,注重提升资本的运营效率和回报水平。”傅帆曾表示。
当前,中国保险业仍然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保险业的功能作用仍将进一步凸显,在服务国家大局、护航民族复兴、守护美好生活方面担负着重要的时代使命,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展望未来,中国太保将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功能使命,以深化改革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聚力实施大康养、国际化、“人工智能+”三大核心战略,加快建设新的核心竞争力,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定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