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都车展的新能源车展区里,昊铂 A800 的展台前总围着不少人 —— 不是因为它的紫色车身多扎眼,而是价格牌上的数字:20.29 万起,四驱版 22.29 万,顶配也才 24.29 万。更关键的是,销售一句话就把人钉在原地:“华为 ADS 4 智驾和鸿蒙 5
成都车展的新能源车展区里,昊铂 A800 的展台前总围着不少人 —— 不是因为它的紫色车身多扎眼,而是价格牌上的数字:20.29 万起,四驱版 22.29 万,顶配也才 24.29 万。更关键的是,销售一句话就把人钉在原地:“华为 ADS 4 智驾和鸿蒙 5 座舱,这车全标配,不用加钱选。”
放在以前,想同时拿到华为这两套 “旗舰级智能装备”,至少得掏 30 万买高端车型;现在 20 万出头就能落地,难怪有人说 “这不是来卖车的,是来搅局的”。
智能配置:参数看不懂?看看这些场景里有多实用
不少人围着展车问 “ADS 4 到底强在哪”,其实不用纠结 “难例密度提高 1000 倍” 这种专业词,换成日常场景就懂了:下班过小区门口的窄路,两边停满车只剩一个车身宽,以前得慢慢挪着看后视镜,A800 的 ADS 4 能自动判断距离,甚至比老司机还稳;下雨天看不清车道线,它也能精准跟着前车走,不用你死死盯着路面。
鸿蒙 5 座舱也一样,不是简单的 “能连手机”。坐进车里,它会先问你 “今天要不要走常走的高架”,快到公司时自动提醒 “停车场还有 3 个空位”;要是带孩子出门,语音说一句 “放动画片”,后排屏幕就会自动亮,连手动调应用的步骤都省了。这种 “不用你多说话,它就知道你要啥” 的体验,以前只在四五十万的豪华车上见过。
昊铂这次最狠的,就是把这些 “高端体验” 直接 “打包标配”。要知道,同级别的比亚迪汉,智能驾驶还停留在 “基础巡航”,想加高级功能得额外花钱;特斯拉 Model 3 的 FSD 不仅要加 4.6 万,本土化适配还不如华为 —— 对比下来,A800 的 “性价比” 已经不是 “划算”,而是 “打破了规则”。
市场搅局:对比汉和 Model 3,A800 的 “杀招” 在哪?
20-25 万级新能源轿车,一直是比亚迪汉和特斯拉 Model 3 的 “主战场”。汉靠 “大空间 + 低油耗” 吸引家庭用户,Model 3 靠品牌和加速圈粉年轻人,但两者的 “智能短板” 其实很明显:汉的辅助驾驶应付不了复杂路况,Model 3 的座舱交互总让人觉得 “冷冰冰”。
昊铂 A800 刚好踩中了这个 “缺口”。它没跟汉比空间,也没跟 Model 3 比加速,而是直接用 “华为智能” 当杀招 —— 对于现在的消费者来说,“开车不用累”“坐车像在家” 已经成了新需求,尤其是 30-40 岁的上班族,每天开 1-2 小时车,能省点精力比 “多快 0.1 秒加速” 实用多了。
而且这个价格区间的消费者,最在意 “钱花得值不值”。花同样的钱,汉能给你 “大沙发”,Model 3 能给你 “品牌标”,但 A800 能给你 “减少驾驶压力的智能”—— 这种 “差异化竞争”,说不定会让不少原本纠结汉和 Model 3 的人,转头来试 A800。
昊铂的 “翻身仗”:之前缺的,A800 都补上了?
说起来,昊铂之前在市场上总有点 “偏科”。虽然推出了 HL 增程版这样的 SUV,卖得还不错,但在 “高端智能轿车” 这个赛道上一直是空白 —— 要知道,20-25 万级轿车占整个新能源市场的 40% 以上,相当于 “兵家必争的主战场”,昊铂之前一直没参赛,自然难跟比亚迪、特斯拉正面拼。
这次 A800 的推出,相当于补上了这块 “短板”。更重要的是,昊铂背后有广汽 “撑腰”:从 “星源增程” 技术到 “山海架构” 设计,广汽把多年的造车底子都给了它;再加上华为的智能技术,等于 “把广汽的‘硬实力’和华为的‘软能力’绑在了一起”。
之前昊铂的品牌声量不如比亚迪、特斯拉,这次靠 A800 的 “高性价比智能”,说不定能打个 “翻身仗”。而且它的渠道也在跟上:现在全国有 80 家经销店,还搞了 “一口价”,不用像以前那样 “跟销售磨半天价”,购车体验也比之前顺畅多了。
理性看:便宜又智能的 A800,真没坑?
不过也别光看优点,A800 的风险也很明显。最直接的就是 “华为合作车型太多了”—— 问界 M5、智界 S7 已经卖了大半年,不少消费者提到 “华为车”,先想到的是这两款,A800 怎么让人记住 “我是昊铂,不是其他品牌”?总不能只靠 “紫色车身” 吧?
还有个隐藏问题:低价搭载高端智能,后续售后会不会贵?比如 ADS 4 用的激光雷达,要是撞坏了,维修费用会不会比普通传感器高?虽然买车时省了钱,但后续养车成本要是上去了,等于 “把便宜又吐了回去”—— 这也是不少人在展台犹豫的原因。
另外,昊铂之前没做过高端智能轿车,用户对 “品控” 还是有点担心:比如智能系统会不会卡顿?辅助驾驶会不会出小故障?这些都得等第一批车主开上几个月,才能真正有答案。
这波 “华为 + 广汽” 的组合,能成吗?
昊铂 A800 的亮相,其实是给整个行业提了个醒:20-25 万级轿车的竞争,已经从 “比空间、比加速” 变成了 “比智能、比体验”。它能不能卖爆,关键看两点:一是华为的智能技术能不能经得住日常考验,二是昊铂能不能快速建立 “靠谱” 的品牌形象。
要是这两点能做好,A800 可能真的会改写市场格局 —— 毕竟对消费者来说,“花小钱享高端智能” 的诱惑,实在太大了。但要是后续出了品控或售后问题,那 “搅局者” 可能很快就会变成 “出局者”。
接下来就看 9 月华为全联接大会,广汽会不会放出更多关于 A800 的细节,也看第一批车主提车后的反馈 —— 毕竟车展上的 “热闹”,最终还得靠路上的 “口碑” 说话。
来源:光头C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