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走在热闹的城市街头,穿梭的外卖小哥、接送乘客的网约车司机,还有藏在屏幕后的电商主播、自由撰稿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身份——灵活就业者。在经济结构调整与数字化浪潮下,灵活就业不再是小众选择,而是成为了我国就业版图里一块日益重要的拼图。据统计,目前我国灵活就业
如今,走在热闹的城市街头,穿梭的外卖小哥、接送乘客的网约车司机,还有藏在屏幕后的电商主播、自由撰稿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身份——灵活就业者。在经济结构调整与数字化浪潮下,灵活就业不再是小众选择,而是成为了我国就业版图里一块日益重要的拼图。据统计,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数量已经突破2亿大关,他们靠着自己的双手,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为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但在这看似自由的就业形式背后,灵活就业者们却有着难以言说的隐忧,社保问题便是其中最突出的痛点。
灵活就业者社保困境:重压下的无奈
当传统企业职工每月轻松从工资里代扣代缴社保,享受着单位分担大部分费用的福利时,灵活就业人员却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处境。以养老保险为例,许多地区的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比例高达20%左右,这意味着他们得独自扛起全部的社保费用,沉甸甸的负担压在肩上。而且,他们的收入不像上班族那般稳定,有时订单多收入高,有时却门可罗雀,在这样的情况下,全额缴纳社保费用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险种覆盖上,灵活就业人员也远远比不上企业职工。企业职工能享受“五险一金”全方位保障,而灵活就业人员目前主要集中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非常有限。一旦遇上失业、工伤等突发状况,很多灵活就业人员就只能独自面对,缺乏足够的保障兜底,生活瞬间陷入困境。另外,灵活就业人员跨地区流动频繁,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困难重重,繁琐的手续、复杂的流程,还有可能面临的权益损失,都让他们头疼不已,每一次工作变动都要为社保问题操心。
尽管困难重重,可不少灵活就业人员心里都清楚,社保是他们未来生活的一道保障。所以哪怕咬着牙、省吃俭用,他们也坚持按时缴纳,只为年老、生病时能有一份基本依靠,在生活的惊涛骇浪里寻得一丝安稳。
人大代表“开方”:4大建议直击痛点
好在,全国两会的召开让灵活就业者看到了曙光。人大代表们聚焦这一群体的社保难题,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了一系列极具针对性的建议,其中这4点减压建议,尤为引人关注。
下调社保统筹基金缴费费率,减负“真金白银”
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等敏锐地察觉到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压力大的问题,建议下调社保统筹基金缴费费率。目前,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社保费用中,有相当一部分流入统筹基金,这部分占比过高,直接加重了他们的负担。倘若能下调这一费率,在不影响社保待遇的情况下,就能让灵活就业人员每月的社保支出实实在在地减少。比如某地区原本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缴费费率是12%,若下调至10%,以月缴费基数5000元来算,每月就能少交100元,一年下来少交1200元,这对于收入起伏不定的灵活就业人员来说,无疑是一笔能缓解燃眉之急的“巨款”,大大减轻了他们的经济压力。
动态调整缴费机制,让参保更“随心”
灵活就业人员收入不稳定,季节性用工在收入淡季很容易出现断缴情况。针对这一现实困境,人大代表建议建立社保缴纳动态调整机制,给予他们月度变更缴费档次的权利。现在,大部分地区要求灵活就业人员按年度申报参保档位,缺乏灵活性,一旦选定一年都难以更改。有了动态调整机制后,他们就可以根据当月收入情况自由选择缴费档次。收入高的时候,选择较高档次多交点,为未来养老多积攒些资金;收入低的时候,就选较低档次,先保障当下生活,避免因交不起费而断保,让参保变得更加人性化、更贴合实际。
取消参保限制,保障无死角
目前,全国各地对灵活就业人员可参保的险种开放程度参差不齐,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参保常常受限。人大代表建议全面取消这些险种的参保限制,统一全国参保条件和标准。这一建议意义非凡,就拿工伤保险来说,灵活就业人员在工作中同样面临工伤风险,外卖员在路上风驰电掣送餐,随时可能遭遇交通事故;建筑临时工在工地忙碌,也容易受伤。取消参保限制后,他们在遭遇工伤时就能及时获得相应的赔偿和医疗救助,解决了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安心工作。
完善补贴政策,精准帮扶困难群体
还有代表提出完善社保补贴政策,加大对灵活就业人员的补贴力度。当下,部分地区虽有社保补贴,但存在补贴对象范围窄、补贴期限短等问题,一般只针对“4050”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特定群体,很多有困难的灵活就业人员被排除在外,而且补贴往往是阶段性的,难以持续发挥作用。建议扩大补贴对象范围,让更多真正有需要的灵活就业人员能享受到补贴,同时延长补贴期限,使补贴更具连贯性,真正帮助他们减轻缴费负担,感受到政策的温暖。
未来可期:政策落地后的美好愿景
如果这些建议能够顺利落地实施,对灵活就业人员而言,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带来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缴费压力减轻后,更多灵活就业人员将有能力参保,社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他们在年老、生病、失业、遭遇工伤时,都能得到相应的保障,生活有了兜底,安全感倍增。
从社会层面来看,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这2亿多灵活就业人员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不再因社保问题而被边缘化。同时,稳定的社保保障也有利于稳定就业市场,吸引更多人投身灵活就业领域,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人大代表提出的这4点减压建议,犹如一把把“钥匙”,为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改革打开了新的思路,指明了方向。我们满怀期待,盼望着这些建议能尽快转化为实际政策,让灵活就业人员在逐梦的道路上,不再为社保问题忧心忡忡,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伤有所保 ,让他们的未来充满希望,在社会发展的大舞台上尽情绽放光彩,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来源:馨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