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还没火透,这个「电子小戒指」凭什么抢年轻人?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28 01:01 3

摘要:你可能刷到过这样的场景:健身教练撸铁时指尖闪着微光,上班族开会时无意识转着戒指,甚至熬夜追剧的年轻人关灯前都不忘把它套上。这可不是普通首饰,而是能测心率、监睡眠、管健康的「智能新宠」。

你可能刷到过这样的场景:健身教练撸铁时指尖闪着微光,上班族开会时无意识转着戒指,甚至熬夜追剧的年轻人关灯前都不忘把它套上。这可不是普通首饰,而是能测心率、监睡眠、管健康的「智能新宠」。

别小看这枚硬币大小的指环。根据IDC数据,2024年全球智能戒指出货量增速高达88.4%,是可穿戴设备整体增速(6.1%)的14倍不止。国内市场更夸张——2025年上半年电商平台数据显示,智能指环销售额同比暴涨6401.7%,从去年同期的5万多,直接冲到394万元。

但你可能没发现,这个「新贵」其实已经10岁了。2015年芬兰Oura推出首款智能戒指,扎克伯格、谷爱凌都是它的用户,海外卖得风生水起,却始终没进中国。直到2024年7月,三星带着Galaxy Ring杀进国内,售价2999元,还能和手机、手表生态互联,这才把「智能戒指」的概念砸进了年轻人的朋友圈。

三星的入场像扔了颗石子,国内市场一下炸开了。

2024年5月,电商平台还只有3个品牌卖智能指环;到2025年6月,品牌数暴增到34个。其中最猛的是RingConn——创始人是上海交大教授、长江学者王国兴,2024年10月上线天猫后,凭借「学院派」背景迅速圈粉。今年618,它直接拿下天猫智能指环类目销量、销售额双冠,旗下Gen 2型号更是单品王。

其他玩家也各有神通:三星、魅族把指环当手机生态的「小尾巴」,靠品牌力分羹;三偌、SkyUnion专注健康赛道,用垂直功能吸引精准用户;连奢侈数码品牌VERTU都来凑热闹,推出绿松石佛戒、锆石钻戒,最贵的「星河高定款」卖77000元,把智能指环做成了「科技奢侈品」。

有人疑惑:智能手表都能测心率、看消息,要这小戒指干嘛?

答案就藏在「小」里——无感佩戴、精准监测、超长续航,这三个优势,刚好戳中了智能手表的「痛处」。

智能手表再轻薄,戴着手腕睡觉都硌得慌,翻身时还容易滑到内侧,传感器贴不紧,数据全乱。而智能指环轻到2 - 3克(相当于半颗花生米),钛合金、陶瓷这些材质又亲肤,睡觉、洗澡、泡温泉都不用摘。用户@瑞秋晨晨说:「以前戴手环睡觉,第二天手腕全是压痕,现在戴戒指,醒了都忘了自己戴着它。」

上海交大的吴昊博士解释过:手指皮肤更薄、毛细血管更密,能捕捉到更细微的生理信号。比如测睡眠呼吸暂停,手腕设备容易受动作干扰,手指却能稳定监测呼吸频率;女性健康管理时,指尖温度变化比手腕敏感3倍,能提前3天预测经期。

智能手表功能多,屏幕、通讯模块全是耗电大户,一天一充是常态。而智能指环「心无旁骛」,只专注健康监测,续航直接拉满——魅族StarV Ring2能撑15天,RingConn Gen 2有10 - 12天,三星Galaxy Ring也有7天。对比Apple Watch Series 10的18小时续航(低电量模式36小时),简直是「续航怪物」。

当然,它也不是完美的。健身撸铁时,抓握器械会有点硌手;电池衰竭后没法换(不过厂商说正常能用10年)。但这些小缺点,在「24小时无感健康管家」的诱惑下,年轻人显然愿意买单。

说到底,智能指环的爆火,不是要取代智能手表,而是填补了「小而精」的市场缝隙。

当智能手表在比屏幕大小、表带设计时,总有人需要一款能「隐入日常」的小物件——早上套上不用管,晚上摘下没压痕,睡觉、洗澡都跟着,安安静静把心率、睡眠、呼吸数据全记下来。

对年轻人来说,这可能是比「脆皮自嘲」更实际的养生方式:不用刻意调整生活,就能把健康握在指尖。

至于选手表还是指环?其实不用纠结——多一种选择,就是多一种「掌控生活」的底气。

来源:火柴人的小em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