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照以往周期,以及今年教育部多次释放的政策信号,“第三轮双一流”遴选即将启动,或将在2025年前后落地。这一次,有望实现适度扩围、优化结构、突出学科竞争力。
大家好,我是冠萍老师!
最近,后台有不少家长和同学来问我这样几个问题:
“老师,‘双一流’大学名单是不是快要更新了?”
“我们孩子这个学校,有没有可能赶上下一轮‘双一流’?”
“非双一流的大学,还有没有逆袭的可能?”
我的回答是当然有!很快就要来了!
自2015年“双一流”政策启动以来,已经先后完成了两轮高校遴选和建设支持。
2021年第二轮名单公布,至今已过四年。
按照以往周期,以及今年教育部多次释放的政策信号,“第三轮双一流”遴选即将启动,或将在2025年前后落地。这一次,有望实现适度扩围、优化结构、突出学科竞争力。
言外之意不难理解,一批原本在边缘徘徊的“准双一流”高校,或将实现跨越式发展。
今天,冠萍老师就带大家看看——哪6所大学最有希望在下一轮名单中“成功上岸”?不吹不黑不空谈地位,我们只看政策动向+学科硬实力+办学表现,希望对2026届及之后的考生提供参考。
01 深圳大学
深大1983年建校,年轻却极具活力,坐落在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城市——深圳。
这座城市的含金量不言而喻,对天然具备“政策+资金+人才+产业链”的多重加持。
深大曾一度被称为“普通本科中的天花板”,近几年已经摆脱“非双一流”标签束缚。
尤其是在部分新兴专业方面,如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金融科技、传播学等迅猛崛起。
据了解,2023年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已达11个,毕业生留深率高达90%以上,是“产教融合典范”高校,随着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不断推进,深圳大学的“入选预期”已非常明确。
如果未来一旦入选,极可能带动整个湾区高教资源重新洗牌。
02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坐标杭州,是浙江力推的“整体性跃升工程”样本高校。
2024年,地方审议通过“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提出“以一流理念打造一流大学”,学校拥有65个专业,46个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工科优势明显,工程教育认证通过率高,产学研协同深入。
其中,“政产学研一体化”已经形成闭环——既有本地相关部门资金支持,也有长三角产业支撑,更有高校自身在智能制造、化工、建筑设计、信息技术方面的技术底气。
如果“双一流”真的扩围,浙工大入选几率非常高,适合目标留杭就业的理工类考生重点关注。
03 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虽地处秦皇岛,但实力不容小觑,这是教育部、河北省、工信部、国防科工局四方共建高校,背靠“机械四小龙”称号,成为国内为数不多具备强大机械制造能力的工科大学之一。
落脚高校自身实力,离不开国家重点实验室加持,机械工程、控制科学等方向位居全国前列。
对于河北这样“教育资源总量相对薄弱”的省份来说,燕大能否入选关乎自身命运,也关乎整个省份的高教结构调整,如果你在华北一带,尤其想学机械、材料这类专业,燕大值得高度关注!
04 温州医科大学
近年来,温州医科大学在学科国际影响力上的表现堪称惊艳。
截至目前,共有1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临床医学、药理与毒理学更是进入全球前1‰。
作为目前ESI表现最好的非“双一流”医科大学之一,2024年10月,浙江通过其“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提出要在2027年实现“双一流”入选目标,2035年进入全国前列医学院校行列。
无论你想走临床、科研还是生物医药研发方向,这所学校的性价比、发展路径、就业前景都不输给现有的部分医科“老牌强校”,如果能触及相关分数线,及早填报和录取还是“极具性价比”!
05 南方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原隶属解放军总后勤部,是我国最早开设八年制临床医学的八所院校之一。
虽然目前非“双一流”,但其在基础医学、护理学等方面,具备雄厚的历史积淀和现代科研条件。
南医大拥有7所直属附属医院,在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中,长期稳居非“双一流”医学院校首位。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医学高地,几乎具备“入列”的综合实力,特别适合立志医学方向、又希望扎根南方的考生,目前已经是广东省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成为仅有医学院校代表,性价比极高。
0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如果你对“语言+商务+外事+国际传播+跨境贸易”感兴趣,这所学校不容忽视。
目前,这是华南地区语种最全、就业率最高、国际交流最频繁的语言类高校之一。
一方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数量领先;
另一方面,就业去向广泛,遍布外交、商务、跨境电商、大厂外企。
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单位,在“外语服务国家战略”、“跨境电商人才供给”愈发紧迫的背景下,这类小而精的专业型高校,极有可能作为“双一流”中的“学科特区”被纳入。
写在最后
在小何老师看来,“双一流”不仅是一份名单,更是一张通往未来的“门票”。
过去20年,中国高等教育的精英资源持续集中,很多现在耳熟能详的名校,早年间也只是地方普通院校,但凭借“地方政策扶持+学科突破+区域赋能”,一步步让高校自身实现了质的飞跃。
这6所高校,或许现在还不是家喻户晓的“名牌”,但可以肯定的是已站在了风口浪尖。
一方面在各类学科榜单中迅速上升的硬数据,另一方面有真实的科研成果和就业成绩支撑。
对于家长和考生而言,如果你志在“双一流”,不妨多一份关注,多一个备选。
因为一旦入选,招生分数、认可度、发展潜力都会迅速上升,你孩子的选择也将更有含金量。
借此机会,冠萍老师送给各位一句话:你选择学校的时候,也是在选择未来的可能性。
别错过那些正在成长、但极有希望成为下一个“顶流”的大学。
他们在拼,我们也可以跟上这股向上的力量!
我是冠萍,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觉得有帮助,不妨转发给更多人!
#大学#高校#院校#双一流#高考
来源:观品悟心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