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召开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新闻发布会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30 09:19 1

摘要:8月29日,枣庄市召开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新闻发布会。市科协、市教育局、市医学会及滕州市科协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介绍首个全国科普月(每年9月,依据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设立)枣庄市活动安排、青少年科学教育成果及各单位特色计划,旨在通过多元

鲁网8月29日讯(记者 杜方奇)8月29日,枣庄市召开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新闻发布会。市科协、市教育局、市医学会及滕州市科协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介绍首个全国科普月(每年9月,依据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设立)枣庄市活动安排、青少年科学教育成果及各单位特色计划,旨在通过多元化科普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

全市统筹:“1+4+8”体系掀起科普热潮

据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枣庄市全国科普月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构建“1个市级主场活动 + 4项专项行动 + 8个特色活动”的“1+4+8”活动体系,动员17家部门(单位)及各区(市)科协、科普教育基地等多元主体参与,覆盖社区、乡村、学校、企业、机关等场景。

市级层面将在9月初于滕州市举办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同步开展科技创新成果展,让公众沉浸式体验科技魅力;四大专项行动涵盖市直部门、学会、科普专家工作室、科普基地联动,提供展览、讲堂、科普市集等服务;八大特色活动聚焦“科普汇・惠万家”品牌,包括科普创作大赛、科普探访行动、科普大篷车全域科普行、“科技馆 +”系列活动、老年科技教育、科学家精神电影展演、科普报告百校行及“百人千场”反邪教宣讲,推动科普知识精准触达不同群体。此外,各区(市)将结合优势打造区域特色活动,“云上科普月”活动还将通过主流媒体及新媒体平台,推出短视频、活动集锦,扩大科普覆盖面。

教育发力: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结硕果

作为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2024年2月获批,省内仅4市1区入选),枣庄市教育局在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方面成效显著。发布会上,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年来通过高位统筹、教研引领、活动赋能、资源整合、激励评价五大举措,构建科学教育“枣庄模式”:印发实验区工作方案,建立10部门协调机制;组建31人科学教育创新团队,开发15门科学课程;全市开设科技类社团1491个,聘请科技辅导员510人,2024年举办校园科技节覆盖全体学生,660名学生获省级以上科创奖项(其中国家级73项);设立“墨子少年科学院”“鲁班少年工程院”,联合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开展拔尖人才贯通培养;开发青少年科学创新素养监测平台,教师节专项表扬科学教育先进集体和个人。

科普月期间,市教育局将组织每所中小学开展校园科技节,举办“科学家进校园”、科技创新展示、科学类主题征文等活动,并检查暑期科技实践作业完成情况(要求学生完成创意编程、参观科技场馆等实践),持续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

专业赋能:医学会与滕州打造特色科普品牌

针对不同群体科普需求,各单位推出个性化活动。市医学会围绕“全生命周期”健康科普,近年来开展“儿童生长发育千人大巡讲”覆盖5.6万人次,“戒烟门诊联盟”服务1.4万人(戒烟成功率31.7%),老年慢病管理课程惠及1.1万人次;科普月期间将实施“1+3+16”行动,聚焦“一老一小”和职业人群,开展儿童健康成长、职业健康守护、老年健康促进三大行动,推出16项特色活动(如“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卒中黄金4小时”义诊),目标覆盖群众100万人次。

滕州市作为市级主场活动举办地,将推出六大特色活动:举办“十四五”重点科技创新成果展,展示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效;揭牌科学家精神宣传阵地,弘扬科学精神;围绕化机锂医数主导产业开展“科普报告话前沿”活动;开放科普教育基地、社区科普馆等开展“科普阵地体验”;组织“善城科普”视频创作展播,挖掘墨子鲁班文化;举办人工智能科普展,提升公众 AI 认知,打造具有滕州特色的科普亮点。

据悉,2025年枣庄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将持续至9月底,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多方资源整合,推动科普服务下沉基层,营造全社会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为科技强市建设注入科普动能。

来源:鲁网枣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