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别小看天气这点变化,它对身体的影响比想象中大得多。冷空气会让身体的代谢节奏变慢,运动量下降、饮食变得油腻、热量摄入增加,再加上冬天里穿得厚、活动少,血糖自然也就不听话了。
天一冷,很多慢性病患者就开始犯愁。
尤其是糖尿病人,到了秋冬换季的时候,血糖总是像上了发条似的蹭蹭往上冒。
对于那些需要打胰岛素的人来说,日常生活变得异常小心翼翼。
医院门诊也明显能感觉到,气温一降,来看血糖“失控”的人多了不少。
医生一句话说得很实在:“天气一凉,糖尿病人最容易出事。”尤其是用胰岛素的,不注意点,问题一个接一个就来了。
别小看天气这点变化,它对身体的影响比想象中大得多。冷空气会让身体的代谢节奏变慢,运动量下降、饮食变得油腻、热量摄入增加,再加上冬天里穿得厚、活动少,血糖自然也就不听话了。
对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人来说,胰岛素的吸收速度、药效持续时间、甚至注射部位的血流情况都会因为温度变化而受到干扰。
有研究显示,低温会影响皮下血管的扩张程度,进而降低胰岛素的吸收速度。结果就是,原本安排好的降糖节奏被打乱,血糖控制越来越难。更别说那些已经年纪大、有并发症的患者,身体的调节能力差,风险就更高。
天气热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胰岛素得放冰箱,可一到冬天,很多人反而忽略了保存温度的问题。有人习惯把胰岛素放在窗台、阳台、甚至车里,这些位置冬天温度低得吓人,胰岛素一旦冻住,药效就很可能失去。
胰岛素这种药特别娇气,冷藏可以,但绝不能冷冻。冻过的胰岛素可能从外观看不出问题,但它里面的蛋白质结构已经变性,打进身体里,根本起不到该有的作用。
最可怕的是,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打的是“失效”的胰岛素,血糖越来越高,还以为是病情加重,结果剂量越加越多,反而把身体搞垮了。
医生常说,冬天胰岛素的保存比夏天更难。因为夏天大家都警觉,冬天反而掉以轻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完的笔芯常温保存,但温度不能低于2℃;冰箱冷藏可行,但放在门上或靠近冷藏室前部,避免结冰。
别以为胰岛素只要按时打下去就万事大吉。注射部位的选择跟气温关系也很大。冬天穿得多,很多人为了方便,把针扎在手臂或腿上这些容易露出来的地方。可偏偏这些地方在低温下血流较差,药物吸收变慢,效果自然也就打折扣。
还有人喜欢早上起来就注射,然后再出门上班。但这个时候身体还没完全“热”起来,血液循环慢,胰岛素在皮下停留的时间变长,作用开始得晚,血糖波动也就跟着大。有时候一顿早饭下来,血糖没降反而升,心里头那个急啊。
医生建议,注射部位最好轮换使用,避免总扎一个地方。同时,注射前可以适当按摩或热敷一下,帮助局部血液循环。别小看这点调整,很多患者就是因为这些“细节”没注意,血糖控制一直不上不下,最后还怪药没效果。
天气冷了,早起跑步的少了,晚饭后散步的也少了。人一动少,身体对胰岛素的“灵敏度”就会下降。意思就是,同样的剂量,冬天可能不够用了,血糖降不下来。也有人因为运动少了,体重悄悄上去了,这又进一步拉高了胰岛素的需求量。
有些老年糖尿病人,本来就不太爱动,到了冬天更是窝在家里不出门。吃的没少,动的没了,血糖怎么可能稳?
还有人看到血糖高了,自己把胰岛素剂量加了点,结果不但没降下来,反而出现了低血糖。为啥?因为他忽略了胰岛素的延迟吸收,药效反而在饭后几个小时才开始猛降,正好碰上没吃东西,低血糖就来了。
运动对糖友来说,是维持血糖平稳的重要一环。医生常说,饭后走一走,血糖不发愁,不是说说而已。即使天气冷,也可以在室内做些简单的活动,比如走动、蹬腿、拉伸,哪怕五分钟也比一直坐着强。
换季是感冒、支气管炎、肺炎高发的季节。任何一场感染,都会让血糖乱套。为什么?因为身体在对抗病毒或细菌的时候,会分泌大量应激激素,比如肾上腺素、皮质醇,这些东西本身就会升高血糖。
很多糖尿病人一感冒,血糖就像装了弹簧似的弹起来,怎么打胰岛素都压不住。更麻烦的是,感染还可能引发酮症酸中毒,尤其是1型糖尿病人,一旦处理不及时,后果很严重。
有些人怕冷,冬天不愿开窗通风,结果家里空气不流通,病毒细菌反而更容易传播。医生建议,冬季要注意保暖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室内空气流通。生病时千万别硬扛,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配合调整用药方案。
下面是一项关于冬季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相关数据的研究汇总,数据基于2023年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门诊统计结果:
从这张表可以看出,秋冬季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明显较差,门诊量和胰岛素剂量都有上升趋势,这也从侧面证实了冷空气对糖尿病控制的影响不可小觑。
说到底,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被忽略的小细节。冬天气温低,生活节奏变了,吃法、动法、睡法都跟着变了,胰岛素的使用也得灵活调整。不能一味照搬夏天的经验,更不能嫌麻烦不去管。
医生常说,用得好,胰岛素是救命药;用不好,它也可能带来风险。尤其是冬天,身体对它的反应变得“迟钝”,用药前后更应该多观察、多记录。如果实在拿不准,就去找医生,不要自己瞎调剂量。
很多患者其实不是不重视,而是不知道这些“隐形风险”藏在哪。一旦了解了背后的机制,日常生活中稍微注意点,就能把问题压在萌芽状态。天气冷了,衣服穿厚了,血糖也得管得更细了。糖尿病这事儿,说到底,是个长期拉锯战,谁坚持得细致,谁就赢得更稳。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 王丽华,张建国.胰岛素在不同季节中使用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1,29(5):340-345.
2. 李晨阳,郑凯.冬季低温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影响的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22,39(12):923-927.
3. 国家糖尿病中心.中国糖尿病患者管理指南(2023版)[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
来源:老迪文化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