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脉通携手各学科临床医生,解答疾病诊疗「十万个为什么」,为广大患友及家属提供就医指导。
特别策划:疾病365问
医脉通携手各学科临床医生,解答疾病诊疗「十万个为什么」,为广大患友及家属提供就医指导。
本期作者
山东健康集团淄博医院肾病综合科
副主任医师
本期要点
1.什么是基孔肯尼亚热?
2.基孔肯雅热有什么典型症状?
3.如何诊断基孔肯雅热?
4.基孔肯雅热怎么治疗?
5.基孔肯雅热会人传人吗?
6.如何防控基孔肯雅热?
导语
今年7月份,广东佛山一种名为“基孔肯雅热”的传染病进入大众的视野,引起大家的恐慌。
毕竟,谁也不想再经历一次“口罩事件”。不过,经过积极的控制,目前该病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那么,这个疾病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今天,就让我为大家揭开基孔肯雅热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基孔肯尼亚热?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基孔肯雅热是一种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病毒性疾病,主要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
“基孔肯雅”是坦桑尼亚南部的土语 “Chikungunya” 的译音,意即身体弯曲形同折叠,是关节剧痛引起的。1952年基孔肯雅热首次暴发于坦桑尼亚南部,到了二十世纪60年代以后,基孔肯雅热东移至东南亚地区。
本病多次发生于热带非洲以及亚洲的印尼、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和印度等地。仅1965年在印度马德拉斯的一次流行中,200万人口中就有30万病人。
1987年我国首次在云南西双版纳发现基孔肯雅病人,并从其血液中分离出病毒。【1】基孔肯雅热有什么典型症状?
基孔肯雅热患者会出现发烧、关节痛、肌肉疼痛、头痛、皮疹等症状。
大多数患者在患病一周后可以康复,但关节痛有时会持续更长时间。
高烧39℃、关节剧痛与皮疹被称为“基孔肯雅三联征”,是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临床特点。【1】如何诊断基孔肯雅热?
确诊基孔肯雅热主要依据以下3点:
1.流行病学史筛查:询问患者是否近期(发病前2周内)到过基孔肯雅热流行区(如东南亚、非洲、美洲等热带地区),或是否有蚊虫叮咬史。
2.临床表现评估: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常>39)、剧烈关节痛、皮疹及肌肉酸痛,若符合“发热+关节痛+皮疹”三联征,需高度怀疑。
3.实验室检测确诊:发病后1-7天内采集血液或尿液样本,检测病毒RNA,是早期确诊的“金标准”;发病5天后检测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或对比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的IgG抗体滴度(4倍以上升高可确诊)。【2】基孔肯雅热怎么治疗?
目前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特效药物。
治疗重点在于缓解症状,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等治疗发烧和关节痛;多喝水多休息。
虽然基孔肯雅热可影响所有年龄段的人,但老年人、婴幼儿、孕妇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患者更容易出现严重症状,或恢复得比其他人更慢。
因此,对上述高危人群积极对症治疗显得尤为重要。【2】基孔肯雅热会人传人吗?
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病毒通过蚊子叮咬感染者后获得,再叮咬健康人时传播,不会通过日常接触、飞沫或食物水源传播,因此不会出现人传人,大家不必过分恐慌。【3】如何防控基孔肯雅热?
传播基孔肯雅热的罪魁祸首是蚊子,因此预防或减少其传播的最佳方法是蚊虫控制和个人防护。
居住在或前往基孔肯雅热传播地区的人们应穿长衣长裤,减少蚊子叮咬皮肤的机会;
在暴露的皮肤或衣物上涂抹驱蚊剂;
睡觉时使用蚊帐;使用纱窗和门来防止蚊子进入家中。
为减少蚊子繁殖,应该盖紧、清空并清洁盛水的容器,定期妥善处理垃圾,避免积水。
卫生防疫部门还可采取相应措施,如在受影响区域喷洒灭蚊剂、点蚊香等。【4】总 结
以上就是基孔肯雅热的相关知识,随着全球各国间沟通交流的多样化,一些外来病毒也开始遍布全球,呈现全球化传播,这对人类的健康又是一个挑战。
但相信随着人类医学的进步,我们一定能战胜这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百度健康
3.广州市人民政府网
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有任何健康疑问,可以随时咨询医脉通健康线上医生。
问诊可覆盖疾病的整个康复过程,相当于身边有个贴心可靠的家庭医生。针对病情变化,你可多次提问,获得医生循证规范解答。
来源:医脉通肾内频道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