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一语道破:毁掉一个人的,不是低谷,而是低谷期的沉不住气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30 20:59 1

摘要:是业绩垫底,被领导约谈的下午;是负债累累,看不到明天的深夜;还是苦心经营的感情,最终一拍两散的黄昏。

“盖世之才,不一其道,有以刚猛胜者,有以柔胜者。”

人生在世,谁还没经历过几个“想把手机往墙上摔”的至暗时刻?

是业绩垫底,被领导约谈的下午;是负债累累,看不到明天的深夜;还是苦心经营的感情,最终一拍两散的黄昏。

那种感觉,就像一个人掉进了深井,抬头只有一方灰暗的天,四周是湿冷滑腻的井壁,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很多人,就是在这口井里,因为慌乱、因为瞎折腾,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

晚清名臣曾国藩,这个被誉为“千古第一完人”的牛人,也曾数次跌入这样的“深井”。最惨的一次,莫过于靖港惨败,他被逼到投水自尽,幸得手下相救才捡回一条命。

那一刻,他的人生跌到了冰点。然而,正是从这冰点之中,他悟出了一套惊人的“低谷翻身法”。

他在后来写给儿子的《家书》中,寥寥数语,道破天机:真正毁掉一个人的,从来不是眼前的低谷,而是在低谷期那颗惶惶不可终日的、沉不住气的心。

你有没有发现?越是身处困境,我们的心跳得越快,脑子转得越乱。

像一只没头的苍蝇,四处乱撞,病急乱投医,结果往往是错上加错,让本就糟糕的局面雪上加霜。

曾国藩说:“心静则体察精,克治亦省功。”

意思是,只有心先静下来,你才能精准地看清问题的本质,解决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靖港惨败后,曾国藩把自己关在书房三天三夜。他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急着去报仇,而是在反思、在复盘,更是在“求静”。

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失败,根源就在于“躁”。急于求成,反而处处碰壁。

人生如水,水静方能照物。 当你身处低谷时,第一要务不是冲出去,而是把那颗狂跳不止的心,先按下去。

去读一本一直想读的书,去跑一场大汗淋漓的步,哪怕只是静静地坐着,深呼吸。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心静了,你看待世界的角度,就完全不一样了。

俗话说得好:“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人在低谷,最忌讳的就是“赌徒心态”,总想着一步翻盘,一把梭哈。

曾国藩在“静心”之后,悟出了他日后战无不胜的六字真言:“结硬寨,打呆仗。”

什么意思?就是放弃一切投机取巧,用最“笨”的办法,稳扎稳打。每到一处,先挖深沟、筑高墙,把营寨弄得固若金汤,让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再慢慢蚕食敌人。

这套战术,看似很慢,却是天下最快、最稳的办法。

放到我们普通人身上,这种“稳”,就是一种脚踏实地的能力。

欠了债,就别想着一夜暴富了,踏踏实实找份工作,做好开源节流的计划,一块钱一块钱地还。事业受挫,就别好高骛远了,收起玻璃心,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一点点积累能力和信任。感情失败,就别急着找下家来疗伤,先学会一个人好好生活,把自己经营好了,爱情才会不期而遇。

低谷,是最好的增值期。 你走的每一步“稳”路,都在为日后的“起飞”积蓄燃料。

作家杨绛先生说过一句话:“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

身处低谷,我们的视野很容易变得狭窄,只看得见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被痛苦和焦虑牢牢困住。

而真正的智者,懂得“登高望远”。他们知道,眼前的困境,放在整个人生的长河里,不过是一朵小小的浪花。

曾国藩后半生之所以能成就伟业,正是因为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大格局”的眼光。他不计一城一池的得失,着眼于整个天下的长治久安。

所以,当你觉得熬不下去的时候,不妨试试这三件事:

抬头看天: 别总盯着脚下的泥泞,看看天上的星辰。提醒自己,世界很大,未来很长。低头看书: 从古今中外的智慧里,你会发现,你今天遇到的所有难题,前人都曾遇到过,并且给出了答案。转头看人: 看看那些比你更难,却依然在咬牙坚持的人。你会发现,自己所谓的“绝境”,或许并没有那么绝。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当你把眼光放远,当下的所有苦,都成了日后成功的注脚。

很喜欢一句话:“人生最好的贵人,就是熬过所有苦难的自己。”

低谷,不是塌陷,而是播种。你在这里流下的每一滴汗水,付出的每一次忍耐,都将在未来某一天,长成参天大树,为你遮风挡雨。

静下来,稳住走,向前看。 这便是曾国藩用一生践行的智慧,也是我们每个普通人走出困境的终极法宝。

与朋友们共勉。

今日话题:

您是否也曾经历过人生的低谷?您又是如何“沉住气”,一步步走出来的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故事和智慧,让我们一起汲取力量,温暖前行。

如果这篇文章触动了您,请别忘了点个【赞】,【转发】给正在奋斗的朋友,您的每一次支持,都是我们创作的最大动力!

来源:蕊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