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好友对簿公堂,法官耐心调解促当庭履行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1 08:46 2

摘要:洪某与陆某是相识20余年的好友。2022年4月,陆某因手头急需用钱向洪某借款2万元,出具借条一份,约定利息为1%,但未约定还款期限。

好友间借贷往往基于信任,手续可能不尽规范,一旦一方未能履约,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带来情感上的伤害和信任危机。

8月22日,固镇县法院就成功调解了这样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陆某当庭履行,双方握手言和。

洪某与陆某是相识20余年的好友。2022年4月,陆某因手头急需用钱向洪某借款2万元,出具借条一份,约定利息为1%,但未约定还款期限。

2024年8月至2025年5月,陆某先后向洪某还款21000元,后洪某向陆某主张借款利息。陆某认为借款已还清,双方争执不下。洪某诉至法院,要求陆某支付其本息共计8000余元。

承办法官在庭前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后,意识到双方并不仅是金钱矛盾,更伴随着情感与信任危机。

双方各执一词。

“借条上约定的利率是年利率而非月利率,是后来洪某自己说,不要利息了,我有人可以作证。”

“约定的利率就是月利率,我并未承诺不要利息,只是说可以缓一缓。”

陆某还申请了两位证人出庭作证。承办法官意识到,若简单裁决,仅能解决当下债务问题,但不利于双方多年情谊的维护和修复,甚至可能会出现“赢了官司,输了朋友”的结局,解决本案最好的方法还得是调解。

承办法官首先组织双方“面对面”进行调解,因双方争议过大,一度发生争吵,调解陷入僵局。

承办法官及时调整思路,首先安抚双方情绪,然后“背靠背”作调解工作,厘清双方争议事项,梳理出借款本金、利息、还款时间等关键信息了,从法理、人情等角度做双方思想工作,引导双方换位思考,耐心化解心结,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在法官三轮疏导下,双方情绪逐渐平和,金额差距也逐步缩小。

承办法官说道:“你们本是多年老友,既要保护合法权益,还要维护珍贵情谊。”

见时机成熟,承办法官组织双方再次进行“面对面”交谈,理性平和沟通。

最终在法官的耐心协调下,洪某自愿放弃部分诉讼请求,陆某当庭支付1500元,纠纷得以实质性化解。

法官提示:借条书写注意事项

一、借条内容完整清晰。关键信息不可或缺,包括借款双方全名,身份证号,借款金额(大小写),借款日期,还款期限等。交付方式要注明,明确款项是银行转账还是现金交付,特别是现金交付要保留好证据。避免留白和涂改借条内容,要尽量打印或由借款人全文书写,如有修改,必须在修改处双方签名按印确认。

二、利率约定需明确合法。明确利率类型和数值:必须清晰写明,是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并使用阿拉伯数字和汉字同时书写,避免使用“分”“厘”等模糊表述。利率不得超过法定上限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超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避免口头约定,所有利息约定都需白纸黑字写在借条上,口头约定在发生纠纷时几乎无法证明。

三、切勿单方随意添加内容。出借人绝不要在借款人签署借条后,自行在借条上添加利息,担保人等字样,自行单方添加内容无效。

来源:固镇法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