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发来4条“神秘短信”:有的等了40年,有的喊“我在这”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1 12:21 1

摘要:美国俄亥俄州的射电望远镜突然“叮”地响了——一串频率1420MHz的脉冲撞进来,强度是太阳射电暴的4倍,刚好落在天文学家认为“最可能是外星信号”的波段里。1977年的那个晚上,负责盯着纸带的JerryEhman看了3秒,突然拿起笔在旁边画了个圈,写了个大写的“

美国俄亥俄州的射电望远镜突然“叮”地响了——一串频率1420MHz的脉冲撞进来,强度是太阳射电暴的4倍,刚好落在天文学家认为“最可能是外星信号”的波段里。1977年的那个晚上,负责盯着纸带的JerryEhman看了3秒,突然拿起笔在旁边画了个圈,写了个大写的“WOW”。

这就是人类最知名的“未解谜信号”。40多年来,科学家翻遍了所有“自然选项”:脉冲星?频率不对;彗星?没有这么强的射电辐射;甚至有人猜是“卫星反射波”,但今年用AI重析数据,发现它比之前算的还猛——相当于4个太阳同时对着地球“喊”了一嗓子。欧洲太阳望远镜的HectorSocas-Navarro说:“外星人没被完全排除,我们现在要找的,是那个‘喊’的东西。”

今年年初,更奇怪的“短信”来了:距离地球1.47万光年的ASKAPJ1832–0911,每隔44分钟就“醒”2分钟——先发无线电波,再爆X射线,然后瞬间“睡着”。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长周期瞬变天体”能发射X射线,连天体物理学家都懵了:“现有理论解释不了它的规律,可能是全新的宇宙物体……或者,某种‘人造开关’?”

2024年的“大新闻”更炸:一串“旅行了80亿年的信号”找到了家——FRB20220610A,一道快速射电暴,来自宇宙诞生50亿年时的一个星系团。那个星系团里的星系挤得像早高峰的地铁,剑桥大学的BrianLacki在论文里写:“如果有外星文明在那发展,他们‘跳’到相邻行星,就像从北京坐地铁到天津。”

而最接近“直接证据”的,是几个月前JamesWebb的发现:124光年外的K2–18b行星,大气层里飘着两种“只有生命能造”的东西——二甲基硫(DMS)和二甲基二硫(DMDS)。在地球上,这俩是海洋浮游生物“呼吸”的副产品。更巧的是,这颗行星刚好在恒星的“宜居带”里——温度能让水保持液态,体积是地球2.6倍,质量8.6倍,被叫做“Hycean世界”(全是海洋的超级地球)。

“如果这颗行星上有生命,它的海洋里应该全是‘会呼吸的小虫子’,”剑桥教授NikkuMadhusudhan说,“我们可能正在看‘宇宙生命’第一次走进人类视野——就像哥伦布看到美洲海岸线。”

这些信号像宇宙里的“未读消息”:有的来自40年前,有的走了80亿年,有的藏在一颗海洋行星的云里。科学家说,破解它们可能只需要“再等10年”——或者,下一次射电望远镜开机时,就能收到“回复”。

你觉得哪条信号最像“外星人的hello”?是40年前的“WOW”,还是124光年外的“海洋呼吸声”?

留言区聊聊,说不定下一个“破解者”就是你。

来源:Science科学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