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尺讲台,是知识传递的驿站,更是心灵守护的港湾;一支粉笔,写下的是公式定理,承载的却是万千家庭对孩子成长的期盼。在山东省蓬莱第二中学的校园里,本该是“春风化雨润桃李”的温馨场景,却因一则“教师与学生不文明聊天记录”的网络传播,让这片育人土壤蒙上了一层阴影——而
三尺讲台,是知识传递的驿站,更是心灵守护的港湾;一支粉笔,写下的是公式定理,承载的却是万千家庭对孩子成长的期盼。在山东省蓬莱第二中学的校园里,本该是“春风化雨润桃李”的温馨场景,却因一则“教师与学生不文明聊天记录”的网络传播,让这片育人土壤蒙上了一层阴影——而学校随后的果断处置,不仅回应了公众的关切,更守住了教育最该坚守的底线。
事情的发酵始于网络上悄然传播的聊天记录。当那些偏离教师身份、违背师生边界的文字出现在屏幕上时,最先牵动的是无数家长的心:“我的孩子在学校,能不能得到安全的呵护?”“教书育人的老师,怎么会做出这样越界的事?”面对舆论的关注与学生家长的担忧,蓬莱二中没有选择回避或拖延——学校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迅速协同相关部门介入调查,从核实聊天记录的真实性,到追溯涉事行为的具体细节,每一步都以“保护学生”为核心,用“快准实”的行动,展现了对这类问题“零容忍”的态度。
经查实,涉事教师刘某某的行为,早已超出“不文明”的范畴,更是赤裸裸地践踏了校规校纪的红线,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我们常说,学生在老师面前,就像一株株正在抽枝展叶的小树苗——他们带着对世界的好奇、对成年人的信任,在校园里汲取养分、塑造品格。这时候的小树苗,最需要的是阳光般的关爱、雨露般的引导:课上,老师用知识点亮他们的视野;课下,老师用耐心化解他们的困惑;遇到挫折时,老师是他们可以依靠的“避风港”;面对迷茫时,老师是他们指引方向的“灯塔”。可刘某某的行为,却像一把钝刀,悄悄划伤了小树苗脆弱的枝干;又像一捧有毒的“污水”,污染了小树苗赖以生长的土壤——他辜负的不只是“老师”这个称呼,更是学生眼中那份纯粹的信任,是教育赋予教师“育人先育己”的神圣使命。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里明确写着,教师要“关爱学生”“为人师表”。这八个字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要融入每一次与学生的交流、每一个相处的细节里。当学生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时,老师的回复该是耐心的解答,而非轻佻的调侃;当学生向老师倾诉烦恼时,老师的回应该是温暖的疏导,而非越界的试探。刘某某显然忘记了这一点——他把师生间的尊重抛在脑后,把教育者的底线踩在脚下,这样的人,留在教师队伍里,不仅会让学生感到不安,更会稀释公众对整个教师群体的信任。正因如此,蓬莱二中在8月28日作出的“辞退涉事教师”的决定,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对学生权益的坚决捍卫,是对校规校纪的严肃维护,更是对所有坚守师德的教师的明确表态:讲台之上,容不得半分“歪心思”;育人之路,绝不能有丝毫“越界”。
“对此事造成的不良影响,我们深感自责并深表歉意。”学校的道歉不是一句简单的客套话,更该是一次深刻的反思。这份“自责”,或许包含着对“日常师德监管是否到位”的拷问——是不是在关注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对师德师风的日常考核还不够细致?是不是在强调“师生互动”的同时,对“边界感”的教育还不够明确?这份“歉意”,不仅是对受到影响的学生及其家长说的,也是对所有关注此事的公众说的——它意味着学校没有回避问题,更愿意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用实际行动弥补这次“信任裂痕”。
事实上,蓬莱二中的这次处置,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教育领域里“师德为先”的不变准则。我们常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而能摇动、推动的前提,是教育者自身首先要成为“正直的树”“纯净的云”。在现实中,我们见过太多坚守师德的好老师:他们会在学生生病时默默递上一杯热水,会在学生成绩下滑时牺牲休息时间补课,会在学生迷茫时用自己的经历点亮他们的方向——这些老师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了“教师”二字的重量。而刘某某的行为,恰恰与这些好老师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师德不是“软要求”,而是“硬底线”;教师的行为不仅关乎个人,更关乎一代学生的成长,关乎教育事业的未来。
事件已经过去,但留给我们的思考远未停止。对于蓬莱二中而言,辞退涉事教师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如何加强全体教师的师德师风培训,让“关爱学生、守住边界”的意识深入人心?如何建立更完善的监管机制,让师生互动中的“潜在风险”及时被发现、被制止?如何与家长建立更紧密的沟通渠道,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学校?这些问题,都需要学校用实际行动来回答。而对于整个教育行业来说,这件事也是一次警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教育的本质不会变,教师的初心不能丢;只有守住师德底线,才能让每一株“小树苗”都在阳光下健康生长,才能让三尺讲台真正成为希望生长的地方。
最后,我们期待蓬莱二中能以此次事件为契机,查漏补缺、完善管理,重新赢回学生和家长的信任;更期待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能以此为戒,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守护好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因为只有当教师都成为“温暖的阳光”,学生这株株“小树苗”,才能茁壮成长为撑起未来的参天大树。
来源:小冰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