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9日,在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边境地区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基地,百余名师生与临沧本地书法家共同执笔,在80米宣纸长卷上挥毫泼墨。这场以“铭记历史共创未来”为主题的活动,通过书法艺术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8月29日,在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边境地区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基地,百余名师生与临沧本地书法家共同执笔,在80米宣纸长卷上挥毫泼墨。这场以“铭记历史共创未来”为主题的活动,通过书法艺术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活动开篇,鲜红党旗前,全体人员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穿透校园上空,仿佛穿越时空与抗战时期的革命先辈隔空对话。作为一所中缅边境的国门高校,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红旗插在边关上,大学办在国门上”的办学特色,将服务国家战略、守护边疆稳定作为办学治校的责任担当。此次创作的80米书法长卷,既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的呼应,更象征着80载峥嵘岁月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征程。
“这不仅是一次书法创作,更是一堂直抵人心的‘大思政课’。”学校党委书记阮凤斌在致辞中强调,此次80米书法长卷创作活动旨在引导师生在笔墨流转间感受历史厚重、体悟爱国情怀,将抗战精神转化为勤学苦读、建设边疆、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创作现场,临沧书法家与师生代表共同挥毫泼墨,以书法艺术形式书写抗战诗词、革命箴言。墨香传递历史回响,笔墨凝聚和平愿景,传统文化与革命精神在方寸之间完美融合。
人文学院学生谭雨楠说:“每一笔每一划都饱含着对先烈的崇敬,这种沉浸式的爱国主义教育让我们深受触动。”
亚洲微电影学院学生聂忠云表示,将运用专业所学,通过影像记录和传播这段历史,让更多人感受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
此次活动创新将传统书法艺术与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合,既是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推动红色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也是将地理劣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创新开展具有边疆特色的“国门思政”教育模式。活动结束后,这幅完整的80米书法长卷将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展出,持续传递“铭记历史、缅怀先例、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强烈信念,让抗战精神在国门边疆代代相传、熠熠生辉。
来源:云南广播电视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