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谷之下,万物之上”——酒在中国古代最底层人民中的作用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1 14:16 1

摘要:近日读赵荣光、谢定源先生所著《饮食文化概论》(封面见上图),收获良多。赵、谢两位先生研究了长达2000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饮食文化分层后指出:在整个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饮食文化层次结构大致分为五个层次——最底层是果腹层;倒数第二层是小康层;第三层是富家层(

原创 李寻

近日读赵荣光、谢定源先生所著《饮食文化概论》(封面见上图),收获良多。赵、谢两位先生研究了长达2000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饮食文化分层后指出:在整个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饮食文化层次结构大致分为五个层次——最底层是果腹层;倒数第二层是小康层;第三层是富家层(中层);第四、第五层属于上层社会范畴,分别是贵族层和宫廷层(详见下图所示)。从五个层次的人口占比来讲,果腹层占总人口的87%,富家层约占4%,贵族到宫廷层约占2%。这是古代社会等级分布的基本情况。两位研究者指出,生活质量只有超过果腹线以上的人口阶层,才能够创造出所谓的“饮食文化”。

果腹层是由最广大的底层民众构成的,其中以占全部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为主体,包括城市贫民以及其他贫困者。果腹层人民的饮食是清苦的,也仅以果腹充饥而已——如果风调雨顺,还可以果腹;如果年景不佳,则为无米之炊。史书记载,每逢水旱大灾,因饥饿而死亡的十有八九是村野之民。

但令我感到意外的是,两位先生研究指出酒在果腹层这个仅能顾及温饱的最底层社会居然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者在书中将酒形容为:居于“一谷之下,万物之上”的显赫地位,有了它才能给艰难困苦中的农民的精神生活抹上一点“亮色”。这段描写让我感动,也刷新了我对于酒在古代中国最底层人民生活中作用的认识。全文摘录如下:

浊酒一碗溢酣畅

赵荣光、谢定源/文

村夫所饮之酒虽没有市井酒之清醇,更无上层社会美酒之高贵,然而上流社会饮酒时有更多的弦外之音,往往有额外的精神负担和压力,远不及村夫饮酒之痛快淋漓、纯朴酣畅。

文人的雅饮,往往是通过酒的刺激,搜索枯肠苦苦追寻和捕捉瞬间闪现的灵感;侠客勇土的豪饮,往往是为了壮胆以增添几分豪气;而达官贵人的饮酒,往往是为了通过名酒、珍馐的摆列,炫耀财富、显示权势。

村野之民饮酒旨在解乏,为节日或婚嫁寿庆助兴,并无文人们酒后冥思苦想佳句的精神负担,也无商场酒后遭算计的担忧,更无侠土“舍命陪君子”的争强斗勇及酒后的拔刀争斗,有的只是酒后敞开肺腑话家常之痛快。因此,酒在乡村饮食文化中居一谷之下、万物之上的显赫地位,有了它,方才给处于艰难困苦中的农民的精神生活抹上了一点亮色。

如果说茶更多地作为中国中上层社会有闲阶层的清逸饮料的话,酒则在乡村饮食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活跃气氛、温暖人们身心的角色。

—END—

来源:faye小酒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