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增程赛道上,问界、岚图、领克、银河等品牌的崛起,持续蚕食市场份额;纯电领域中,理想i8/i6 车型面临乐道 L90、小米 YU7、Model Y L 等车型的竞争;智能驾驶赛道上,各品牌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探索新路线,理想需紧跟步伐以防掉队。
i6 会是理想迄今为止最好开的车?
文 | 陈艳
在历经两年半的盈利周期之后,2025年的理想汽车正面临多重挑战。
从竞争格局来看,增程新对手涌现、纯电新战局开启、智驾新路线探索,成为影响理想汽车未来发展的三大关键因素。
增程赛道上,问界、岚图、领克、银河等品牌的崛起,持续蚕食市场份额;纯电领域中,理想i8/i6 车型面临乐道 L90、小米 YU7、Model Y L 等车型的竞争;智能驾驶赛道上,各品牌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探索新路线,理想需紧跟步伐以防掉队。
“理想汽车一直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从增程式的理想ONE和理想L系列,到5C纯电的理想MEGA、理想i8。”8月28日,在理想汽车2025年二季度财报业绩会上,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表示。
“无论面临怎样的挑战,我们创造更强技术和更好产品的初心,永远不会改变。今年大家看到了纯电的进步,包括理想MEGA Home和理想i8,未来我们将深耕品牌建设,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继续打造极致的增程和纯电产品。”李想强调。
但从财报数据来看,形势不容乐观。2025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车交付新车超11万辆,营收302亿元,同比下降4.5%;净利润11亿元,同比减少0.4%。截至7月底,累计交付超过136万辆汽车,但三季度交付量指引却在下降,8月和9月需累计交付6万至6.5万辆,不仅低于去年同期,较上季度指引也减少超四分之一。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车实现营收561.72亿元,同比下滑2.0%;净利润17.44亿元,同比增长3%;毛利率为20.3%,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展望今年三季度,理想i8将冲刺交付新高,i6将于9月上市交付,全球首个VLA司机大模型也将全量推送。
对于后续产品的SKU是否会有调整,李想给出了十分肯定的回复,“确定会减少其他车型的SKU数量,回归理想ONE和理想L9时代,将每一款车的一个配置做到极致,为用户提供最强的技术和产品。”
同时,李想强调,接下来理想会加快技术平台和产品的迭代速度,有信心保证到2026年在整车产品定义和人工智能体系化的能力上超过理想L9时代。
中报喜忧参半,i6 扛起纯电大旗
今年4 至 6 月,理想交付新车 11.1 万辆,同比增长 2.3%;汽车销售收入为 288.9 亿元,同比下滑 4.7%。
在营收与利润方面,理想汽车二季度营收实现302 亿元,环比增长 16.7%;二季度净利润达到 11 亿元,环比增长 69.6%,连续 11 个季度盈利,季度经营利润较一季度增长 204.4%,达到 8.27 亿元。然而,当季现金流出现波动,自由现金流净流出约 38 亿元。
对此,理想汽车首席财务官李铁解释,这是为响应国家监管部门“60 天账期”合规要求,调整营运资金策略所致,预计今年四季度现金流将有所改善。
尽管汽车销售收入承压,但理想汽车的毛利率依然维持稳定,不过其中也潜藏着隐忧。公司二季度的总体毛利率达20.1%,车辆毛利率为19.4%,这两项指标同比有所提升,但环比均下降0.4个百分点。这主要源于5月改款车型上市前,L系列老款开展大规模清库存促销,单价平均降低3% - 4%,且Mega焕新版尚处于爬坡阶段。
整体毛利率仍保持健康,预计三季度能维持在19%左右,这体现了理想汽车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毕竟,正如李想此前所言,毛利率是新能源汽车公司发展的“血液”,只有保持在20%以上,方能保障企业的持续投入与长期健康发展。
研发投入上,理想季度研发费用为28 亿元,平均每 3 天投入一亿元用于核心技术研发,预计全年研发费用将达到 120 亿元,其中人工智能技术投入将超过 60 亿元。截至二季度末,公司现金储备达到 1069 亿元,为研发和充网建设提供支撑。
缘于增程市场趋于饱和,理想增程产品的销量已接近天花板。而且,预计明年各品牌将有十几款10 万-40万元的增程产品上市,市场竞争会加剧。因此,向纯电动产品转型的成效对理想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由于纯电动车型MEGA和i8的销售未及预期,即将于9月上市、定位20万元纯电动车型i6便被理想寄予厚望。i6作为理想纯电家族主流价位车型,将与小米 YU7、特斯拉 Model Y 和乐道L60 等车型同场竞技。当下 20-30万纯电 SUV 市场竞争白热化,若i6 能达到理想 L6 的销量水平,理想年销80万辆甚至100万辆的目标就有望实现;反之,理想或难以走出困境。
在二季度财报业绩会上,李想对i6 信心十足,称其是“中大型 5 座纯电 SUV 里面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他的信心源于i6的外观设计、空间舒适性、续航达成率、VLA 大模型等方面。
李想说,“i6 会是理想汽车迄今为止最好开的产品”。
李想直言团队节奏被动
当下,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理想汽车面临严峻挑战。李想直言团队节奏被动,陷入了“我们出一次牌,同行就出两次牌,且让对手看着牌打”的困境。在纯电、增程双线时代,理想的销服迭代必须如产品迭代般,快速跟上竞争节奏。
为应对困境,理想汽车积极调整。今年6月底,理想实施销服大调整,将原销售与服务群组和研发与供应群组合并,成立新的智能汽车群组,由总裁马东辉负责,原销服负责人邹良军不再担任管理一职。8月,理想又对销售体系进行近年来最大规模重组。
针对目前销售体系的调整进展,马东辉回应称,8月理想对销售体系进行优化,采用公司内部四步法,以一线专家为用户,锚定其需求,落实“直营体验第一”目标。目前新架构已调整完毕并正常运转。
马东辉表示,此次架构调整的背后有三大原因:一是期望一线人员获得有竞争力收入,理想成立市场营销部门、重组门店选址团队、新增平销期销售策略制定权、强化培训学院,助力转化订单;二是满足一线人员渴望成长的需求,搭建“专业序列 + 管理序列”双通道晋升体系,开展店长专项培训,明确长期发展路径;三是提升效率,减少汇报层级,实现扁平化决策,质量运营团队建立专属反馈渠道,发挥直营优势。
马东辉强调,此次销售体系变革是主动贴合一线需求、夯实直营优势之举,短期虽有磨合,但长期将提升用户体验与团队战斗力。而且,组织调整不影响新车上市节奏,反而能提供更强支持。理想新车上市计划按既定规划推进,7月底理想i8已发布,8月20日开启首批交付,工厂满负荷运转,9月底预计交付超8000台,向1万台冲刺,9月理想i6也将登场,销售体系变革将为其提供有力支持——优化销售与服务流程,提升消费者购车体验,助力销量增长。
在补能保障方面,理想汽车加速建设超充网络。截至目前,已形成全国最大规模的车企超充布局,超充站超过3100座,配备超1.7万根超充桩,其中高速超充站覆盖“九纵九横”18条高速线路,城市超充站在一、二线城市实现平均3公里半径覆盖。此外,还上线全国首座穿梭式超充站,探索充电服务新模式。未来,理想将提升4C、5C超充桩数量,提升充电速度,预计今年年底建成4000座理想超充站,解决纯电用户里程焦虑。
VLA大模型能否稳住品牌?
智能驾驶领域,理想汽车自研的VLA(视觉语言行动模型)司机大模型是一大亮点。它基于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记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采用“强化学习”,既能理解物理世界,又能深度思考,为用户带来防御驾驶、平稳舒适等体验升级。
在此背景下,一个关键问题引发行业关注:VLA能否成为理想汽车稳固品牌形象的“杀手锏”?
从产品落地节奏来看,理想汽车已做好全面布局。9月,理想汽车将面向AD Max用户正式推送全球首个VLA司机大模型,李想在财报会上预告,9月中旬,VLA将部署到全系AD MAX车型上。该模型会颠覆用户与辅助驾驶的交互方式,用户可用自然语言交流,辅助驾驶还能记住偏好、展示思考逻辑,让用户更安心。
从市场角度分析,VLA司机大模型正式推送后,有望再次实现技术创新驱动下的销量增长。此外,自研智驾芯片今年一季度样片回片,预计明年量产上车,或大幅提升VLA能力。
此外,智能交互方面,智能语音助手理想同学也将升级为理想同学智能体。基于自主使用工具、完成复杂任务、记忆理解三大核心能力,理想同学智能体将带来行业首款AI代码生成工具,实现个性化、多样化的用户体验。
电动化技术上,理想汽车成为全球首个自研自制碳化硅塑封功率模块的车企,自研碳化硅功率芯片等三大核心技术,应用于理想i8及后续纯电产品,助力电磁降噪、提升动力性能与空间利用率,完成了电驱产业化布局,建立起面向未来竞争的核心能力。
来源:观山车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