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远,您真是我们班的骄傲啊!""李总如今的身价,怕是能买下半个上海了吧?""要我说,明远当年就与众不同,注定是要成大事的!"
同学聚会吃了16万8,请客的人的很大方,吃饭的同学却不舒服了
"明远,您真是我们班的骄傲啊!"
"李总如今的身价,怕是能买下半个上海了吧?"
"要我说,明远当年就与众不同,注定是要成大事的!"
酒杯碰撞声不绝于耳,二十多位老同学的脸上都堆着热情的笑容,仿佛多年前的那些冷眼和嘲笑从未存在过。
李明远从容地举杯回应,目光掠过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他清楚地记得,高中时的自己是怎样因为家境贫寒而被这些人排挤、嘲笑。那些刻薄的言语,那些轻蔑的眼神,至今仍清晰地刻在记忆里。
酒过三巡,宴至酣处。当最后一道甜点上桌,李明远优雅地拭了拭嘴角,示意服务员结账。
"李先生,您本次消费共计十八万六千元。"服务员的声音不大,却在突然安静的包厢里格外清晰。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李明远面不改色地递出黑卡,干脆利落地完成了支付。一时间,赞叹声和恭维声再次响起,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心满意足的笑容。
然而,当李明远的身影消失在包厢门口后,酒店经理带着得体的微笑走进来,说出的那句话,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愣在当场......
1
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明远集团总裁办公室里,李明远正在审阅下一季度的财报。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红木办公桌上,映出他专注的侧影。
“李总,前台说有位叫王志强的先生坚持要见您,说是您的高中同学。”助理林晓的声音从内线电话传来,带着一丝迟疑,“他说有很重要的事情...”
李明远的笔尖微微一顿。王志强?那个高中时期总是带头嘲笑他穿旧校服的班长?
“让他上来吧。”沉默片刻后,他平静地说道。
几分钟后,一个略显发福、穿着不太合身西装的中年男子小心翼翼地走进办公室。王志强的目光在宽敞奢华的办公室里逡巡,从墙上的名画到角落里的古董摆件,最后定格在李明远身上,眼中闪过难以掩饰的惊讶和羡慕。
“明远!真是你啊!”王志强快步上前,过分热情地伸出手,“前几天在财经杂志上看到你的专访,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李明远礼貌地与他握手,示意他在真皮沙发上坐下。通过内部系统,他已经查到了王志强的现状——现在是他集团下游的一个小供应商,公司经营状况不佳,若不是这层同学关系,根本见不到他。
“这么多年没见,你真是出息了!”王志强搓着手,语气里满是奉承,“记得高中那会儿,我就看出你与众不同...”
李明远微微一笑,没有接话。他清楚地记得,高中时的王志强是班上的风云人物,而自己则因为家境贫寒,没少受他们那帮人的排挤和嘲笑。
“明远啊,咱们班同学现在大多都在上海,经常聚会呢。”王志强掏出手机,屏幕上已经有了几道裂痕,“我拉你进群吧?大家要是知道你现在这么厉害,肯定特别高兴。”
李明远点头同意。很快,他被拉进了一个名为“青春记忆”的微信群。
群里顿时炸开了锅。
“哇!真的是李明远吗?”
“李总好!以后还请多关照啊!”
“明远现在可是大人物了!”
一条条热情的消息刷屏,李明远只是淡淡地看着,没有立即回复。这些如今热情洋溢的面孔,大多都曾给过他冷眼和嘲笑。
“明远,你看大家都这么热情,要不周末组个局?正好让你和老同学们聚聚。”王志强趁机提议,眼中闪着期待的光。
李明远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好啊,你定地方吧,把大家都叫上。”
王志强眼中闪过一丝计谋得逞的喜色,连忙应承下来:“包在我身上!一定找个配得上你现在身份的地方!”
2
送走王志强后,李明远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黄浦江的璀璨夜景,思绪却飘回了二十年前那个灰暗的县城高中。
那时的他是个从农村来的穷学生,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带着母亲亲手做的饭菜。而班上的同学大多是城里孩子,家境优越,他们的目光总是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
他永远记得那个周三的中午。母亲省吃俭用买了半只鸡,精心烹制后给他带到学校。当他打开饭盒时,浓郁的香味引来了同学们的注意。
“哟,今天吃这么好?”王志强凑过来,夸张地嗅了嗅,“该不会是偷来的吧?”
周围的同学哄笑起来。学习委员赵志推了推眼镜,冷冷地说:“穷人就该有穷人的样子,装什么大方。”
那几个女生更是窃窃私语:“听说他妈妈在菜市场捡菜叶呢...”
“真的假的?那这鸡会不会是...”
李明远攥紧了拳头,饭盒里的鸡肉顿时失去了所有香味。他默默盖上饭盒,那天中午一口没吃。放学后,他把完整的饭菜倒进了垃圾桶,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揪着。
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他的文具总是“不小心”被碰到地上,体育课上没人愿意和他一组,甚至毕业照都没有人愿意站在他旁边。那些年被冷落、被嘲笑的记忆,如同旧伤疤,虽然已经不再疼痛,却永远地留在了那里。
高考后,李明远的成绩只够上大专,但他毅然选择南下广州打工。在服装厂里,他每天工作16个小时,省吃俭用攒下第一桶金。睡在八人一间的宿舍里,他常常望着天花板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
后来他回到上海,从服装外贸做起,凭着过人的眼光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一步步打造出自己的商业帝国。那些曾经看不起他的人,现在却争先恐后地巴结他。
真是讽刺。李明远轻轻摇晃着手中的红酒杯,唇角勾起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
3
周五下午,王志强准时打来电话:“明远啊,我和同学们商量了一下,大家想去金茂君悦大酒店的金色大厅,你看...”
“没问题,就定那里吧。”李明远爽快地答应,眼中闪过一丝莫测的光。
挂断电话,他叫来助理林晓:“周六晚上的聚会,你跟我一起去。另外...”他在林晓耳边低语了几句。
林晓先是惊讶,随即会意地点头:“明白,李总。我会安排好一切。”
聚会当晚,李明远特意让林晓开那辆新买的限量版宾利慕尚。轿车平稳地驶过外滩,在金茂君悦大酒店门前停下。门童恭敬地为他们打开车门,大堂经理早已等候在门口。
“李总大驾光临,真是蓬荜生辉!”经理躬身引路,“您的同学们已经在包厢等候了。”
推开包厢门,二十多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齐刷刷地看向他。瞬间,热烈的掌声和奉承声充斥整个房间。
“李总!您真是越来越有气场了!”
“明远,还记得我吗?我是你同桌的张丽啊!”
“一看明远就是干大事的人,当年我就看出来了!”
李明远微笑着与每个人握手寒暄,目光扫过这些曾经嘲笑过他的面孔。赵志现在只是个普通公务员,发际线已经后移了不少;张丽离异后在一家小公司做文员,眼角的皱纹用厚厚的粉底也遮不住;王志强则靠做点小生意勉强糊口,手上的老茧透露着生活的艰辛。
落座后,服务员递上烫金的菜单。王志强抢先接过,笑着说:“明远,既然是你做东,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当然,大家随便点。”李明远做了个请的手势,眼中带着意味深长的笑意。
王志强和几个同学交换了个眼神,开始点菜:“法式鹅肝每人一份,神户和牛牛排,澳洲龙虾,白松露意面...”
每报一个菜名,就有同学夸张地惊呼:“哇,这么高级的菜,我们平时可吃不起!”
“今天真是托明远的福了!”
李明远面不改色,对服务员补充道:“就按他们点的上。另外,开几瓶82年的拉菲,再给每位女士上一份鱼子酱。”
现场顿时响起一片赞叹声和掌声。王志强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仿佛这些美酒佳肴已经进了他自己的肚子。
4
餐桌上,同学们极尽奉承之能事,仿佛多年前的那些冷眼和嘲笑从未发生过。
“明远,你当年就与众不同,果然现在成大老板了!”
“是啊是啊,比某些学习好的人强多了!”说这话时,张丽故意瞟了赵志一眼。
赵志脸色不太好看,但还是勉强笑着:“明远确实厉害,我们这些打工的没法比。来,我敬你一杯!”
李明远优雅地举杯,猩红的酒液在水晶杯中摇曳:“都是老同学,不说这些。今天大家开心就好。”
酒过三巡,气氛越发活跃。几个同学开始频繁去洗手间。李明远心知肚明,也借故离席。
果然,在洗手间外的走廊上,他听到了王志强和赵志的对话。
“这傻子真够意思,这一顿得吃他十来万吧?”
“何止!光那几瓶拉菲就值这个数了。不愧是暴发户,人傻钱多!”
“待会再点多几瓶,反正他有钱!最好还能打包点好东西带走。”
“就是,当年穷得饭都吃不起,现在装什么大方...”
李明远面无表情地退回走廊转角,等两人离开后才走进洗手间。镜中的自己依然保持着平静的表情,但眼中已经结了一层寒霜。
回到包厢,王志强果然又要点酒:“明远,大家喝得正高兴,再来几瓶吧?听说这里的香槟也不错...”
“随便点,大家尽兴。”李明远大方地摆手,仿佛完全没看出他们的意图。
这时,林晓悄悄走进来,对李明远点了点头,表示一切已经安排妥当。
聚餐接近尾声,同学们开始要求打包,嘴脸越发贪婪。
“明远,我儿子从来没吃过这么好的牛排,能再做一份我带走吗?”
“我爸身体不好,想带点鲍鱼汤给他补补...”
“这红酒真好喝,能开两瓶让我带回去慢慢品尝吗?”
李明远一一应允,看着他们恨不得把整个餐厅都搬回家的模样,唇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我看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李明远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我还有点事,先失陪了。林晓,你去结账。”
王志强赶紧站起来:“明远,我陪你去吧,正好醒醒酒。”他的眼睛紧盯着李明远,生怕他改变主意。
李明远知道他是想亲眼确认结账,便点头同意:“好啊,那就一起吧。”
5
前台,服务员礼貌地微笑:“李总,您本次消费共计18万6千元。”
王志强的眼睛顿时亮了,难掩兴奋之情,仿佛这些钱是他自己赚来的。
李明远淡定地递出黑卡:“刷卡吧。”
输密码时,王志强故意别过头,但余光始终盯着POS机。直到刷卡成功,小票打印出来,他才彻底放松下来,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明远,真是太破费了,”王志强假意客气,手却已经迫不及待地伸向口袋里准备好的打包袋,“下次聚会我请!”
李明远意味深长地笑笑:“好啊,期待下次聚会。”但他心里清楚,不会再有什么下次了。
送走李明远后,王志强快步回到包厢,兴奋地宣布:“结完账了!18万6!不愧是李总,眼睛都没眨一下!”
同学们欢呼起来,纷纷拿出手机开始拍照发朋友圈,炫耀着这顿“免费”的奢华大餐。
“今天真是赚大了!”
“以后得多跟明远联系联系!”
“就是,这么有钱,帮衬帮衬老同学也是应该的!”
就在这时,包厢门被推开,酒店经理带着几名服务员走进来,脸上带着职业微笑,眼神却异常坚定。
“各位先生女士,根据李总的指示,我们需要清点一下大家打包的餐品。”经理的声音礼貌却不容置疑。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何意。
经理拿出清单,开始一一核对:“根据记录,各位一共要求打包了15份神户牛排、10份法式鹅肝、8份鲍鱼汤、6只澳洲龙虾,以及6瓶未开封的82年拉菲。总价值9万8千元。”
王志强愣住了:“你这是什么意思?这些都是李总同意我们带走的!”
经理保持微笑:“李总确实同意了打包,但特别嘱咐了,这些打包的餐品需要各位自行支付费用。”
包厢内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刚才的欢欣雀跃瞬间凝固在脸上。
“开什么玩笑!是李明远说我们可以打包的!”张丽尖叫起来,声音刺耳。
“是的,李总同意了打包,但没说是他请客。”经理不卑不亢地解释,“李总只支付了在店内消费的部分。打包的部分,需要各位AA制支付。”
赵志猛地站起来,脸色铁青:“我们要找李明远理论!他把我们当什么了?耍我们玩吗?”
经理淡定地回答:“李总已经离开酒店了。他让我转告各位:'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另外,他还让我提醒各位,金茂的监控系统很完善,所有要求打包的对话都有记录。”
同学们面面相觑,脸色惨白。他们终于明白,李明远从一开始就看穿了他们的心思,并且精心策划了这个“陷阱”。那些奉承和讨好,在他眼中不过是跳梁小丑的表演。
“如果各位无法支付,我们可以报警处理。”经理补充道,语气依然礼貌,但话中的威胁不言而喻。
王志强颤抖着手摸出钱包,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我...我刷卡...”他的声音微弱,再也没有之前的得意洋洋。
其他人也只好不情愿地掏钱。每个人平均要支付近5000元,相当于他们大多数人一个月的工资。张丽一边付款一边嘟囔着“忘恩负义”,赵志脸色铁青地签着信用卡单,其他人都沉默着,包厢里只剩下POS机打印小票的声音。
6
那天晚上,“青春记忆”微信群里炸开了锅。有人骂李明远阴险狡诈,有人后悔贪小便宜吃大亏,更多人则默默退群,羞于再提这件事。
而李明远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上海的夜景,轻轻抿了一口红酒。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林晓发来的消息:“李总,所有人都付钱了。酒店按照您的吩咐,给了他们八折优惠,实际收取7万8千4百元。”
李明远回复:“做得很好。把监控录像中他们要求打包的片段保存下来,以防后患。”
他放下手机,望向窗外。二十年前的那些委屈和羞辱,在这一刻终于彻底释怀。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人,如今为了一顿美食而原形毕露,贪婪的嘴脸在监控镜头下无所遁形。
他知道,从今往后,那些所谓的“老同学”再也不会来打扰他了。而这场价值18万6的同窗会,对他来说,物超所值。
几天后,李明远接到了一个陌生来电。电话那头是王志强颤抖的声音:“明远,你...你真是够狠的...”
李明远平静地回答:“志强,我记得高中时你就常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只是帮大家重温这个道理而已。”
电话那头沉默了良久,最后只剩下忙音。
李明远放下电话,叫来林晓:“把王志强公司的供应商资格取消吧。我们不需要这种心术不正的合作伙伴。”
“是,李总。”林晓点头应道,眼中带着敬意。
窗外,上海的夜景愈发璀璨。李明远知道,过去的已经真正过去,而他的人生,还在向着更高的地方前进。那些曾经轻视他、伤害过他的人,终究只是过客,再也无法影响他分毫。
7
取消王志强公司供应商资格的消息,很快在圈内传开。这对于本就经营困难的王志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一周后,李明远接到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接通后,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哽咽的女声:“明远,我是张丽...我知道我不该打这个电话,但是...但是志强他...”
李明远平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志强的公司破产了,房子被抵押,现在一家人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张丽的声音颤抖着,“我知道那是他自作自受,但是看在我们同学一场的份上,你能不能...”
“张丽,”李明远终于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王志强不是孩子了,他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随后传来压抑的啜泣声:“可是...可是我们真的走投无路了...”
李明远轻轻叹了口气:“我可以给王志强介绍一份工作,从基层做起。但他必须明白,这不是施舍,而是最后一次机会。”
张丽连声道谢,声音中满是感激和羞愧。
挂断电话后,李明远叫来林晓:“查一下王志强的专业背景,看看集团或者合作伙伴那里有没有适合他的岗位。记住,是基层岗位。”
“明白,李总。”林晓点头,“其实...赵志昨天也来电话了,想为那天的事情道歉。”
李明远微微挑眉:“哦?他说什么?”
“他说回去后想了很久,意识到自己这些年的心态确实有问题。他辞去了公务员的工作,说想从头开始。”林晓汇报道,“他问我公司是否招人,什么岗位都可以。”
这倒让李明远有些意外。他沉思片刻,说道:“让赵志来见我一面。”
8
第二天,赵志准时出现在李明远的办公室。与那日在酒店时的窘迫不同,今天的他穿着朴素但整洁,眼神中多了几分沉淀后的平静。
“明远,谢谢你愿意见我。”赵志开口,语气真诚,“那天的事情...我很抱歉。不只是为那顿饭,更为高中时的种种。”
李明远示意他继续。
“回去后我想了很多。”赵志苦笑,“这些年来,我始终活在过去的光环里,觉得自己是优等生,理应过得最好。看到你成功,我心里不平衡,才会做出那么难堪的事情。”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但那天的经历像一盆冷水,把我浇醒了。我辞了工作,想真正从头开始。不求你帮忙,只希望你能给我一个建议。”
李明远打量着眼前的赵志,终于在他眼中看到了真诚。沉默良久,他开口道:“集团旗下有个教育基金会,正在招募偏远地区的支教老师。工作很苦,没有高薪,但能让人重新认识自己。”
赵志的眼睛亮了:“谢谢!这正是我需要的。”
临走前,赵志在门口停下脚步,没有回头,但声音清晰:“明远,高中时的事...对不起。那时的我们,太年轻太愚蠢。”
门轻轻关上,办公室里重归宁静。李明远站在窗前,第一次感到心中的某个结真正解开了。
9
一个月后,明远集团举办了一场慈善晚宴,邀请了许多商界名流和慈善家。李明远特意让林晓也给几位老同学发了邀请函,包括王志强和赵志。
晚宴上,王志强穿着笔挺的西装,神情比之前沉稳了许多。李明远履行承诺,为他介绍了一份物流公司主管的工作,从基层管理做起。
“谢谢你给我这个机会。”王志强举杯,语气真诚,“我开始明白,真正的尊重不是靠巴结得来的,而是靠自己挣来的。”
李明远点头:“希望你能记住这个道理。”
赵志也来了,他下周就要前往西北支教。晒黑了些,但精神很好:“我买了许多教育学的书正在看。虽然不能和你一样成功,但至少能做点有意义的事。”
晚宴进行到一半,李明远走上演讲台。聚光灯下,他目光扫过全场,缓缓开口: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我会大力支持教育慈善事业。”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因为我曾亲身感受过,一个孩子因为贫穷而遭受的歧视和困难。”
台下鸦雀无声。
“我来自一个小县城,高中时因为家境贫寒,没少受同学的冷眼和嘲笑。”李明远平静地分享着过去的经历,“我曾怨恨过,也曾发誓要出人头地,让所有看不起我的人后悔。”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几位老同学羞愧的面容。
“但后来我明白,与其怀恨于心,不如用实际行动去改变这种状况。这就是为什么明远基金会将重点放在帮助贫困学生上——不是为了施舍,而是为了给予机会。”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不少企业代表当场表示要追加捐赠。
晚宴结束后,张丽找到李明远:“我联系了几个同学,我们想自愿加入基金会的志愿者团队...不是为讨好你,是真的想做点事。”
李明远微微一笑:“基金会随时欢迎真心想帮忙的人。”
10
半年后,明远基金会的第一个助学项目初见成效。李明远决定亲自去一趟项目所在地——一个西北偏远山村。
令他意外的是,赵志正好在那里支教。
重逢的那天,黄土高原上刮着大风。赵志站在简陋的校舍前,身边围着一群笑容灿烂的孩子。他比之前黑瘦了许多,但眼中的光芒却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明亮。
“李老师!”孩子们好奇地围着李明远,赵志在一旁笑着解释,“这是从上海来的李叔叔,他帮助我们建了新校舍。”
看着孩子们在新建的教室里读书写字,李明远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这种感受远比商业上的成功更让人充实。
傍晚,两人坐在山坡上看日落。赵志轻轻说:“谢谢你,明远。不是你,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找到真正让自己快乐的事。”
“是你自己选择了改变。”李明远望着远方的夕阳,“我只是给了个提示。”
回上海的前一晚,村里的老支书拉着李明远的手说:“李总,您知道吗?赵老师常说,他来这里是为了赎罪。他说他年轻时做过错事,看不起穷孩子...但现在,他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都喜欢他。”
李明远点点头,心中最后的一点芥蒂也随风消散了。
11
回到上海后,李明远接到了母亲的电话。母亲在电话里欣慰地说:“志强的妈妈今天来找我聊天,说她儿子变了个人似的,工作特别努力,还常回家陪他们吃饭。”
李明远微笑:“人都是会变的,妈。”
“儿啊,”母亲语气变得认真,“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怀恨在心累的是自己,妈希望你活得轻松点。”
“我知道,妈。我已经放下了。”
挂断电话后,李明远叫来林晓:“帮我安排一下,下个月我想请老同学们聚一聚。这次我来选地方——就定在学校旁边那家老字号本帮菜馆吧。”
林晓有些惊讶,但很快点头:“好的,我这就去安排。”
聚会那天,李明远早早到了餐馆。他特意穿了一身休闲装,看起来平和了许多。
同学们陆续到来,气氛有些拘谨,但李明远主动打招呼,渐渐缓和了场面。
这次没有奢华的大餐,只有地道的本帮菜和几瓶普通的黄酒。大家聊着近况,回忆学生时代的趣事,避开那些不愉快的过往。
王志强分享了他工作中的趣事,张丽说起她在基金会做志愿者的经历,几个同学表示也想加入。
饭后,李明远举起酒杯:“今天请大家来,是想说声谢谢。”
众人困惑地看着他。
“谢谢你们让我明白,成功不是为了证明给谁看,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李明远真诚地说,“也谢谢你们后来的改变,让我看到了人的成长可能。”
在场的人都低下了头,有人擦拭眼角。
“这杯酒,敬我们的过去,也敬更好的未来。”李明远一饮而尽。
12
一年后的明远集团年会上,李明远宣布将逐步交出手中的管理权,更多投入到教育慈善事业中。
“财富的意义不在于积累,而在于分享。”他在演讲中说,“真正的成功不是站在多高的位置,而是能帮助多少人一起向上走。”
台下,王志强已经成为物流公司的区域经理,赵志在西北支教期满后回到上海,加入了明远基金会全职工作。张丽和其他几个同学也成了基金会的骨干志愿者。
年会结束后,李明远一个人留在办公室里。窗外是上海的璀璨夜景,但他心中却想着西北那片星空下,孩子们读书的脸庞。
手机响起,是母亲发来的照片——她和老同学们在老年大学上课的合影。照片中,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
李明远微笑着保存了照片。他想起多年前那个被嘲笑的少年,想起那些委屈和不甘,想起后来的奋斗和成功,再到现在的平静与满足。
人生就像一个圆,最终都会回到最初的地方。不同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宽容,学会了成长和给予。
他关上办公室的灯,走出大楼。夜空中有星星在闪烁,明天又会是新的一天。
而这一次,他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不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为了真正值得追求的价值——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像他曾经做到的那样。
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来源:武林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