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澳大利亚多个城市8月31日爆发的反移民游行活动,将这片以多元文化著称的土地推入舆论漩涡。据官方统计,全国近3万名示威者走上街头,墨尔本和悉尼的冲突现场尤为激烈。警方证实,极端组织"国家社会主义网络"成员混入游行队伍,他们高举"白澳万岁"的标语,与反抗议人群爆发
澳大利亚多个城市8月31日爆发的反移民游行活动,将这片以多元文化著称的土地推入舆论漩涡。据官方统计,全国近3万名示威者走上街头,墨尔本和悉尼的冲突现场尤为激烈。警方证实,极端组织"国家社会主义网络"成员混入游行队伍,他们高举"白澳万岁"的标语,与反抗议人群爆发肢体冲突,最终导致多人被捕。
南澳大利亚州长彼得·马利纳斯卡斯的回应掷地有声。这位祖籍立陶宛的政客在记者会上亮出一组发人深省的数据:南澳仅有2.4%的原住民人口,意味着97.6%的居民都是移民后裔。"我的祖父二战后来到这里,像无数移民一样建设了这个国家。"他痛斥示威者既不懂历史,也不尊重先辈的奋斗。
这场风波的根源远比表面看到的复杂。最新统计显示,澳大利亚每天新增1544名移民,创下历史新高。在悉尼,一套普通公寓的租金已飙升至每周800澳元,公立医院预约排队长达三个月。这些现实压力让部分民众将矛头指向新移民,却选择性遗忘正是几代移民造就了今日的澳洲繁荣。
墨尔本大学的移民问题专家指出,社交媒体算法放大了极端声音。某极右翼账号发布的"移民抢占福利"视频,一周内获得50万次播放。而真实情况是,移民贡献了澳洲三分之一的税收,填补了采矿、护理等关键行业的人力缺口。
华人社区在此次事件中展现出令人钦佩的克制与团结。悉尼唐人街的商户自发组织巡逻队,留学生群体通过社交平台互相提醒避险。更令人动容的是,来自印度的移民主动为华人店铺担任志愿者,这种跨族裔的守望相助,恰是对排外思潮最有力的回击。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上世纪70年代,澳洲同样爆发过反亚洲移民的浪潮,最终通过《反种族歧视法》实现转型。如今这场冲突再次证明,在经济增长放缓时,移民往往首当其冲成为替罪羊。但正如一位二战幸存者后裔所说:"如果当年澳洲关闭大门,就不会有今天的我,也不会有这个多元共生的国家。"
来源:言听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