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多个文明实践站积极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通过趣味问答、互动游戏、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引导未成年人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环保意识和良好生活习惯,同时带动家庭和社区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
近日,多个文明实践站积极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通过趣味问答、互动游戏、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引导未成年人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环保意识和良好生活习惯,同时带动家庭和社区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
金普新区金石滩街道
常江湾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新学期伊始,阳光洒满校园,一群可爱的幼儿园新生迎来了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常江湾社区携手金石滩幼儿园开展“金秋开学季,垃圾分类伴我行”主题活动,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充满趣味与意义的环保启蒙课。
社区工作人员为小朋友们播放了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益智动画片,生动有趣的画面、简单易懂的讲解,迅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通过动画形象,孩子们初步认识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方式。随后,工作人员通过互动问答、游戏模拟等方式,耐心讲解垃圾分类的基础知识,让小朋友在欢声笑语中萌发环保意识。
此次合作不仅是开学的第一课,更是社区与幼儿园共建环保教育的起点。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通过更多趣味活动和实践体验,帮助孩子们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甘井子区泡崖街道
玉胜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为增强辖区青少年的垃圾分类意识,引导青少年在趣味互动中学习环保知识,玉胜社区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盲盒寻线索 分类夺宝藏”垃圾分类寻宝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掌握垃圾分类知识。
社区工作人员用“四分类”教具和实物举例,生动讲解了各类垃圾的分类标准与投放要求,帮助孩子们快速掌握分类要点,解决垃圾分类“分不清楚、投不明白”的难题。随后进入“盲盒寻宝辨分类”环节,工作人员提前在活动区域隐藏了装有不同垃圾线索的盲盒,孩子们需在规定时间内找到这些盲盒,并根据线索找到对应的垃圾实物,再将实物投放到正确的分类垃圾桶中,完成“寻宝+分类”的双重任务。当成功将垃圾正确投放后,孩子们的脸上满是成就感,现场欢呼声、讨论声此起彼伏。
此次活动以“知识科普+趣味实践”为核心,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垃圾分类知识,培养了环保意识。
长海县小长山岛镇
回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回龙村关工委以“暑期趣分类 环保不停歇”为主题,组织辖区30余名青少年开展垃圾分类宣传与海滩白色垃圾捡拾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解锁环保知识,用行动守护蓝色海岸。
“大家知道吗?我们平时喝的塑料瓶属于可回收物,而吃完的零食包装袋如果沾了油污,就可能变成其他垃圾啦!”活动在“垃圾分类科普小课堂”中拉开序幕。活动还设置了快问快答环节,现场的小朋友们争先恐后举手抢答……
随后,“海滩垃圾捡拾行动”正式启动。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孩子们手持垃圾袋、垃圾夹,沿着海滩有序开展清理工作,捡拾塑料瓶、食品包装袋、泡沫碎片等白色垃圾。同时,志愿者还引导孩子们对捡拾的垃圾进行现场分类。
阳光下弯腰捡拾垃圾的小小身影,课堂上踊跃抢答的清脆声音,不仅让青少年在互动中掌握了环保知识,也培养了他们爱护家园、守护海洋的责任感。这种“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悄悄串联起家庭与渔村的生态共识,让“守护蓝色海岸”从一句口号,变成可触摸、可践行的生活日常。
金普新区大孤山街道
海韵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海韵社区携手社区社工室组织辖区40余名青少年开展“垃圾分类‘青’先行,绿色社区共守护”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环保意识,培养青少年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活动伊始,志愿者利用PPT以及各种垃圾卡片道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青少年们讲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分类标准以及投放要求。志愿者们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如塑料瓶、果皮、废旧电池、纸巾等,逐一进行细致讲解,让青少年们清晰地了解不同垃圾的“归属地”。讲解中,志愿者还穿插了趣味问答和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垃圾分类的知识,理解了垃圾分类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的意义。
知识武装头脑,实践检验真知。讲解结束后,孩子们化身“环保小卫士”,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捡拾丢弃在路边、草丛中的矿泉水瓶、包装袋、果皮等垃圾,并运用刚刚学到的分类知识将不同种类的垃圾投入对应的垃圾桶中,完成了从认知到实践的过程。
本次活动通过“知识课堂”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为社区青少年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环保教育课,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绿色、环保、文明的种子。
庄河市城关街道
五一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未成年人垃圾分类知识问答活动在五一社区热闹举行。孩子们在活动中通过生动有趣的问答,深入了解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并掌握了正确的分类方法。
活动伊始,社区工作人员对参与的孩子们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活动目的、流程与规则,同时发放垃圾分类知识手册。随后,社区垃圾分类专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图片和案例,讲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标准及常见垃圾的分类方法。孩子们认真听讲,积极提问,工作人员耐心解答。
问答环节分为必答和抢答两部分。必答题环节,孩子们依次抽取并回答问题,内容围绕垃圾分类基本知识展开。抢答环节则气氛热烈,孩子们踊跃举手,积极抢答,展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此外,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模拟垃圾分类操作环节,孩子们将模拟垃圾正确投放到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中,工作人员在一旁指导,进一步巩固了他们的分类技能。
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未成年人参与,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和宣传也带动了家庭对垃圾分类的重视。不少家长表示,孩子回家后会主动纠正家人的错误分类行为,有助于在社区内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氛围。
旅顺口区登峰街道
友谊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友谊社区开展“暑期趣分类 环保不停歇”主题实践活动,一场融合知识、趣味与实践的环保课堂在欢声笑语中拉开帷幕。
活动现场,志愿者化身“环保导师”,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打开垃圾分类的知识大门。随后的互动问答环节更是点燃了现场气氛——“快递包装盒属于哪类垃圾?”“吃完的西瓜皮该扔进哪个颜色的垃圾桶?”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答,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愈发高涨。
为让环保行动从社区延伸到家庭,活动特别设计了“家庭分类打卡”任务。鼓励他们将活动中学到的分类知识带回家,和家长分享环保小妙招。
此次活动以趣味为媒,让青少年在亲身体验中理解环保的意义,更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让垃圾分类理念从课堂走进家庭、融入生活。下一步,友谊社区将持续创新环保宣传形式,带动更多家庭加入绿色行动,让“人人参与分类,家家践行环保”成为社区亮丽的文明风景。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