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饶毅(著名生物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理学部主任、生物学讲席教授,北大麦戈文研究所创始所长)来源/饶议科学
对于美国的了解,很多人自以为是,其实通常是半桶水。美国大学同时需要保证权贵阶层的既得利益、也需要给有竞争性的中产阶级和少数贫民给予上升移动的空间。
给海内外华人假期补课:美国大学及其录取
文/饶毅(著名生物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理学部主任、生物学讲席教授,北大麦戈文研究所创始所长)来源/饶议科学
时至今日,绝大多数华人,无论海内外,对于美国的了解,居然还有不清楚之处。有大事、有小事。而很多人自以为是,其实通常是半桶水。
大部分旅美华人,忙于自己的工作。
大部分华一代,看书和交往不能算多(与其他华人打牌恐怕不能算作美国的社会交往,还不如回国更正常),而给国内的信息也常常偏态、甚至出错。
一大批留学回国的,把自己在美国读研究生、做研究的经验(在美国社会是偏态的经验)当成美国的全部,以偏概全,不知道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的本质区别。
清明节给这些不懂的人补课(画外音:少数懂的,现在可以离开教室)。
最大的误解之一,是美国大学的选拔方式。
这种误解,与中美文化、历史和社会价值观有关。也与华人熟悉美国研究生院录取、而不熟悉本科有关。
美国大学的本科,不是研究生院。
大学和研究生院根本差别在于:研究生院有相当一些专业是选拔和培养学术精英,而华人集中的理科更是学术精英的大本营。但绝大多数美国大学的本科不是选拔学术精英,而是选拔培养以后对社会有用的人。
美国大学同时需要保证权贵阶层的既得利益、也需要给有竞争性的中产阶级和少数贫民给予上升移动的空间。
中国的高考,需要区分北大清华与复旦、南开的差别,所以考分是对最佳学生偏态安排的。
美国的高中学业、大学录取的各种考试,不区分学习成绩前80%左右的学生,而从考分上让他们都看上去非常好、好到分不开。
而标准考试用于区分最佳下面的学生,是对中上和中等学生偏态安排的。
美国标准考试的满分,与中国高考的满分不可同日而语,要求低很多。如果认为美国标准考分高就可以做学者,也是误判。
为什么美国高校入学成绩要求比中国低?因为美国高校不是选拔学术精英。
中国以前是按学术精英选拔高中生入大学,后来虽然不一定是以此为目标,但因为习惯、以及录取公平的需要,保持了以选拔学术精英的方式选拔高中生进入不同的大学。
美国高校入学成绩要求低于中国,也因为美国高校实际承接了培养权贵子弟的作用。美国顶尖私人高校(也就是基本上美国所有的本科顶尖大学)一直偏向录取权贵子弟,原因是保护既得利益、还是更好听,各有各的说法,批评赞扬都有。美国高校录取和支持权贵子弟,当然不是为了培养学术精英,考试分数太高对于保护权贵就不合理。需要让学习成绩低到耶鲁大学常规可以录取一般为C的小布什、以及前副总统Dan Quayle,宾州大学能够常规录取特朗普,并且保证他们能够心理不受任何损害地“成功”地从顶尖大学毕业。
美国标准考试实际要求低,同时也用于照顾传统上社会经济地位地的少数民族(亚裔不在此行列)。这些学生来自贫穷的社区,即使是全校毕业班第一名,也不一定能够跟得上大学课程,所以用标准考试看基本学习能力(也就是大学上课能够及格的可能性)。美国高校从各个社区而知道哪些高中是穷孩子的高中。对于其学习成绩第一名,有时标准考试不行,也录取,在入学前补习,甚至补习一年,由大学出钱给穷孩子补习。几个顶尖大学,每年有几十位这样的学生。
对于非权贵、也非穷人的大多数中产阶级,美国大学入学是培养社会中坚,对有社会阶层上升需求的,也提供路径。
极少数高校,如哈佛,录取的时候考虑少数天才、偏才,其他大学考虑不多。
大学录取时,一般学校都有基本固定的种类,分别有一定的比率。如果一个人跨两个种类突出,当然可能性提高。所以,权贵子弟有一定比率,但如果某权贵子弟学习特别突出(平时这不是权贵子弟的特色)、或者显得特别有爱心,在权贵子弟中录取可能性往前移。如果穷孩子学习成绩特别好,那么也在穷孩子的队列中往前移。
对于中产阶级,当然需要课外活动,要不然难以区分。各个中产阶级为主的社区的高中,学习成绩都不错,如果按全国标准考试,那主要就是这些学生,一般美国高校实际也就是这些孩子为主。但顶尖高校,不希望都是这样。它们还要照顾权贵、照顾穷人,考虑其他因素。所以,美国高中都鼓励家长参与安排学生活动,而且有时希望有些家长能够帮助其他学生,这都是高中和老师明确告诉和要求家长的。
顶尖高校录取亚裔学生时,学习成绩好(高中排名、标准考试成绩)都是必需的。
学习成绩不好肯定影响录取。
但问题在于,学习成绩好,并不能保证顶尖高校录取。课外活动就很重要。课外需要有特色,如果有效更好,但有特色、听上去出乎意料更好。
课外进实验室,是最笨的一种方法,因为它与学习成绩很近,特色不够。另外亚裔梦寐以求进大学,高中就提前到大学的实验室,是最平常、最没有特色的一种。很多华人都有关系、都熟悉实验室,所以很容易安排。只有不懂的人,才认为这是妙招。而实际是华人最无特色、最不容易突出的。只有孩子希望试试是否感兴趣科学研究,才应该安排,而单纯为了大学录取,这肯定不是妙招。
什么是妙招?具体就要有想象力,如果写下来,人人知道、大家都去做,效果就差了。
至于有些傻瓜,找不到我的问题,就株连九族,炮轰有独立人格、独立实验室、独立教职的还在美国的华人教授,其实是这些人自己有问题(如果不是精神问题就是智力问题):他们如果不同意美国高校的常规,希望改造美国高校,甚至改造美国社会,要美国高校杜绝一些途径和一些做法,应该他们自己想办法改变美国,或者永远拒绝这种文化的美国和美国高校,而不是希望生活在美国的华人闹革命,革美国高校的命、革美国的命。
在美国高校录取华人实际有比率、属于同一类的情况下,美国高校的华人教授子弟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海内外华人权贵的子弟。后者有钱有权,美国高校录取其子弟的量越来越多。而华人学者的子弟只能靠学习成绩和课外有特色的活动。
炮轰者恐怕没有一个是权贵。那么在华人中产阶级子弟与华人权贵子弟竞争过程中,炮轰中产阶级,实际是炮轰自己,而有助于权贵。
如果你是华人权贵,只要孩子成绩中等就可以(至少保持及格)。美国大学对权贵很敏感,一般自然会“照顾”。我刚到美国不久,就有朋友的家属加入斯坦福大学的有关部门打工,专门收集全世界权贵信息,用于学校从录取到捐款等事宜。所以,美国高校对权贵的服务,通常很周到。
如果你是华人中产阶级,只能靠:1)学习成绩,2)课外活动。对大部分高校,缺一不可(而且课外活动要有其他华人不热衷的特色,而不是大家都熟悉的)。
几乎完全按考试分数录取的高校,在美国是凤毛麟角。顶尖学校之一----加州理工学院----基本是。希望只按分数录取的,应该申请这类学校。
美国高校录取学生竞争性最强的四个学校是:“HYPS”,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
竞争性最强不等于对每一个学生最合适。
加州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都不在这个时髦的行列。但它们对于理工科特长的学生,当然可以提供同等、甚至更优于HYPS的教育。美国还有其他大学和学院,其实可以根据不同人的情况,提供更合适的教育。
来源:正直光束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