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屋白砖通铺,美缝跟砖一个色,远看地面像被熨斗熨过;客厅就一个小双人沙发,旁边玻璃柜放几本书,连茶几都没摆,却比那些摆了大茶几的客厅更让人想坐下来。
现在刷到的装修案例要么满墙柜子塞得密不透风,要么网红元素堆得花里胡哨,看久了眼都累。
直到看见这位福建太太的家,突然像喝了杯冰可乐——从喉咙爽到胃里。
全屋白砖通铺,美缝跟砖一个色,远看地面像被熨斗熨过;客厅就一个小双人沙发,旁边玻璃柜放几本书,连茶几都没摆,却比那些摆了大茶几的客厅更让人想坐下来。
以前总被“柜子越多越实用”绑架,装了满墙衣柜,结果里面塞的是去年没穿过的毛衣、过期的收纳盒,翻找时要扒三层,打扫时落灰落得手指疼。人家倒好,直接跟“囤积癖”掰了——没用的东西滚蛋,省得占地方还闹心。你说奇怪不?这样的客厅反而更“能用”:孩子能在地上打滚,朋友来能随便瘫,再也不用绕着茶几挪步子。
厨房和阳台打通那招太聪明,一字型橱柜居然塞下洗衣机和冰箱,不是硬挤,是刚好卡进去,像给家电找了个专属位置。
卫生间全浅色系,五金件都冷冷静静的,连洗手台都没做复杂造型——我家以前装了带花纹的瓷砖,缝隙里的污垢要抠半小时,对比下来,这种“极简到没脾气”的设计才是真省事儿。
最戳人的是主卧,10平米放张大床,周围啥多余的都没有,白墙白灯白柜子,乍看像没装完,细品才懂:每天下班推开门,没有堆在椅子上的衣服,没有摊在床头的杂物,连灯光都软乎乎的,整个人瞬间松下来。
现在年轻人上班够卷了,回家还要面对一堆“必须存在”的东西,不是精神折磨是什么?
倒不如把家当白纸,需要什么再往上画——比如想喝手冲就摆个小咖啡壶,想看剧就搬个小边几,多灵活。
老一辈总说“没柜子怎么放棉被”“没茶几怎么放茶杯”,可现在谁还堆棉被啊?换季被子用压缩袋收了塞床底就行;茶杯想放哪儿放哪儿,沙发扶手上、窗台上,反倒是更有烟火气。家是自己住的,难道要为了别人的“应该”,把日子过成杂物间?
其实高级感从来不是岩板电视墙、网红沙发堆出来的,是“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以前跟风装悬浮吊顶,结果藏灰藏得要死;买网红沙发,坐久了腰疼。这位太太的家让人舒服,是因为她把每一寸空间都用来“服务自己”:不用的坚决不要,没用的坚决不做,连美缝都要跟砖同色——这种“抠门到骨子里”的克制,才是真懂生活。
现在看自己家,那些“必须要装”的电视墙岩板、餐厅酒柜,根本没用,反而占地方。倒不如学她,把“空”变成底气:空的不是屋子,是心里的杂念;留的不是空间,是生活的弹性。
你说,这样的家,能不高级吗?
来源:柚见云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