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31日,哈尔滨马拉松终点线。福建90后护士张水华在生理期血染跑道的情况下,以2小时35分27秒冲线,刷新个人纪录,卫冕国内女子冠军。
8月31日,哈尔滨马拉松终点线。福建90后护士张水华在生理期血染跑道的情况下,以2小时35分27秒冲线,刷新个人纪录,卫冕国内女子冠军。
聚光灯下,她掩面而泣的却并非成绩,而是对镜头哽咽:
“我不需要特别假期,只希望领导支持我周末调休……”
一句话,把“个人热爱”与“职业责任”的冲突推上热搜。
2.8万粉丝围观、评论区光速关闭,全网都在追问:如果支持她调休,同事们的周末怎么办?这笔“时间账”到底应该怎么算?
一、夺冠24小时:从“黑马”到“泪崩现场”
8月31日7:30,哈尔滨群力音乐公园起跑枪响。
张水华以5分01秒的平均配速一路领先,终点计时器定格在2:35:27,她成为国内女子第一,也把自己2023年在这里跑出的2:38:12大幅改写。
镜头里,她先跪地大口喘气,随后用手背抹泪:
“我不需要领导给我特别的假期,我只希望领导能够支持我周末调休,这次来参加比赛特别不容易,因为大家都知道医护工作者特别忙特别累,希望医院领导、希望护士长能够同意我来参加比赛,我真的很难受……”
工作人员递上毛巾时,观众才发现她大腿内侧血迹斑斑——她正处于生理期。
她随后还说,对于调休跑马,领导表示,你要参加比赛,是你自己业余爱好的事情,你自己去和同事调班,同事愿意调你就去,同事不愿意调,你就不要去,
“我一直有一个信念,就是希望自己能拿国内第一,希望能够证明自己。”
就在同一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官网在首页滚动条推送了《我院护士张水华再夺哈尔滨马拉松国内女子冠军》的喜讯,但院内排班系统却显示:她仍需要“自行调班”才能成行。
两条平行叙事,让这场“高光”迅速发酵成“焦点”。
二、赛后心酸独白:不是求假期,只求“被支持”
面对极目新闻镜头,张水华哭着还原请假过程:
“护士长说,比赛是你业余爱好,你自己跟同事调班,同事愿意你就去,不愿意就别去。”
“我不需要领导给我特别的假期,只希望领导能支持我周末调休……我真的很难受。”
短短20秒的视频,在微博、抖音播放量破3亿。
有人读出“热爱被现实碾碎”的委屈,也有人读出“把同事推到道德悬崖”的绑架。
当晚,她关闭了抖音评论区;9月1日,其账号已设私密,私信入口关闭。
而医院宣传部门的电话,记者“分多个时段拨打均提示正忙”。
三、网友两极:一边心疼,一边算账
“她跑出了中国业余女子最快成绩,凭什么不能调休?”——抖音高赞留言刚挂出,就被人怼了回去:“给你调班试试?我两个周末没休息了!”
同一条新闻下,两派人马在评论区“当面锣对面鼓”。
支持派@小北:
“我是她同事,自愿跟她换了两次班,她回来给我带了哈尔滨红肠,还替我写了护理记录,双赢。”
反对派@Dr_Luna:
“别拿红肠说事儿!上次南昌跑马她临时改机票,我替她顶夜班,结果我妈过生日都没赶上。”
更有网友把“时间账”算得明明白白:
“张水华今年已报名全马8场、半马4场,按平均提前两天调休计算,等于科室要多承担96小时夜班。四个人轮班,每人一年多出24小时,相当于整整三个白班。”
也有理性声音出来“和稀泥”:
“制度缺位才让人吵成这样。医院要是像上海那家三甲一样,设个‘运动排班池’,愿意换班的拿1.5倍调休,不愿意的就正常轮值,谁也别绑架谁。”
一句话,把“心疼”与“算账”同时按下暂停键:热爱值得尊重,同事的时间也该明码标价。
四、同事视角:多上一个班,还是少一个冠军?
9月1日清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护士站比往常更嘈杂。
电话铃此起彼伏,一半来自媒体,一半来自同事互问“今天谁顶华姐的班?”
“她昨晚还在哈尔滨直播冲线,今天就排我早班,我真顶不住。”95后护士小林一边核对输液单,一边低声抱怨。值班表显示,原本应休周末的她被临时改到周一、周二连轴夜班,“等于连熬三天”。
更尴尬的是患者家属。
一位大爷查房时认出电视画面:“那个跑第一名的护士不就是你们科的吗?怎么今天没见到?”小林只能苦笑:“大爷,她去给咱福建拿冠军了,我替她陪您唠嗑。”
但并非所有人都怨气冲天。资深护师阿霞在茶水间倒咖啡时说:“我闺女也练田径,我懂那种站上起跑线的心情。华子每次调班都提前两周把班表写得清清楚楚,还自己掏钱请我们喝奶茶,我愿意换。”
护士长则保持沉默。多名护士透露,她曾在晨会撂下一句话:“院里荣誉要争,床旁铃也得有人接。谁愿意换,私下调;闹到我这儿,一律按缺勤算。”
一句话,把“支持”锁进制度笼子里,也让张水华的下一个周末依旧悬而未决。
五、制度与人情:医院能怎么做?
1. 弹性排班池
上海某三甲医院试点“运动AB角”:对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水平的员工,提前一月报备赛事,系统内发布“换班需求”,自愿认领者给予1.5倍调休券补偿。既避免行政摊派,又让愿意加班的同事获得额外假期。
2. 年假+积假组合
北京某高校附属医院规定:凡代表医院获得市级以上体育荣誉者,可一次性使用不超过5天“荣誉假”,由医院统一支付加班费给顶班同事。
3. 岗位转换
福建本地卫健委曾在2024年提出“运动健康促进岗”,鼓励具备专业资质的医护人员轮岗至健康管理中心(周末双休),以发挥其特长。张水华如愿意,可申请转岗,减少排班冲突。
4. 社会赞助
张水华已签约361°路跑队,品牌方可在赛事期间提供临时劳务补贴,用于向同事购买工时,既体现商业价值,也减轻医院人力成本。
【结语】
张水华的泪水,让“热爱”与“责任”的账本第一次被摊在公共桌面上:
· 对于她个人,马拉松是“用脚步证明自己”的人生支点;
· 对于同事,每一次调班都可能是一次家庭计划的打乱;
· 对于医院,既要保证24小时生命线不断裂,又要维护员工幸福感。
这本账不可能靠一句“支持”或“不支持”算清,它需要更精细的规则、更透明的补偿、更充分的自愿。
或许,当制度能够为热爱让出可量度的空间、为付出匹配可兑现的回报时,张水华下一次冲过终点,就不需要再哭着求一个周末。
来源:玉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