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常见传染病健康提示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1 21:45 1

摘要:秋季是各类传染病高发季节,校园人员密集,是肺结核、诺如病毒病、水痘、虫媒等传染病易发并引起聚集性疫情的重点场所。秋季开学前后是校园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时期,山西省疾控中心建议学校要加强源头防控和日常监测,倡导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平稳

秋季是各类传染病高发季节,校园人员密集,是肺结核、诺如病毒病、水痘、虫媒等传染病易发并引起聚集性疫情的重点场所。秋季开学前后是校园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时期,山西省疾控中心建议学校要加强源头防控和日常监测,倡导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平稳、有序的校园环境。

筑牢校园健康防线

1.加强健康监测。开学前,学校对师生员工开展健康排查,避免带病上学上班造成校内传染病传播。开学后,建议开展为期两周的健康状况跟踪监测,重点检查学生有无发热、皮疹、腹泻、黄疸、结膜充血等症状发生,尤其要关注来自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的师生。如发现传染病、疑似传染病或传染病早期症状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做好记录。

2.做好环境治理。我国部分地区仍有基孔肯雅热病例报告,开学前学校要开展一次校园蚊媒孳生地巡查清理和灭蚊工作,重点清除积水容器、废弃杂物、绿化带垃圾等蚊媒孳生地。对绿化带、教室、宿舍、食堂、垃圾站、厕所等区域实施全覆盖灭蚊,确保校园环境安全。

3.坚持多病同防。秋冬季是多种常见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要坚持多病同防同治,密切关注肺结核、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教室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加强诺如病毒等肠道传染病防控,食堂严格执行餐具消毒,引导学生勤洗手、不共用餐具。

做好健康责任第一人

1.做好健康自测:开学前7天,学生每日进行体温测量和健康观察。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疑似症状,请及时就医或居家观察,切勿隐瞒病情或坚持上学,防止交叉感染。若发热同时伴关节剧痛、近期接触过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人员或者去过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需警惕并非普通感冒,要及时就医检查。

2.坚持个人防护: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卫生,勤洗手。

3.积极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检查疫苗接种史,确保免疫程序完整。鼓励积极接种流感、水痘等疫苗,减少传染病发生,共筑健康屏障。

认识秋季重点传染病

1.肺结核:在我国民间常被称为“痨病”或“肺痨”,典型症状包括长期咳嗽、咯血、低热、盗汗等,咳嗽、咳痰持续2周以上要高度警惕肺结核。

2.诺如病毒病: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寒冷季节高发,又被称为冬季呕吐病或胃肠型感冒。

3.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较少。

4.虫媒传染病:由蚊、蜱、蚤等节肢动物通过叮咬传播病原体(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引发的疾病,其传播过程依赖媒介生物的活动,常见疾病包括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疟疾、乙脑等。其中基孔肯雅热、登革热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主要症状是发热和关节痛,可能持续数天或数月;还可能出现皮疹、头痛、乏力等。儿童症状较轻,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