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和上海,做自然的练习生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2 08:30 1

摘要:也许你正过着这样的生活:在通勤路上刷手机,试图让无聊的时间过得快一些;在办公室里落座,打开电脑处理工作,有时候会获得将事情完成的成就感,但也在处理烦琐工作和与不同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感到自己被消耗;再踏上通勤路,到家,梳洗,玩会儿手机,然后入眠……

在北京,找自然

《单读41·我看见了鸟》新书分享会 北京场

也许你正过着这样的生活:在通勤路上刷手机,试图让无聊的时间过得快一些;在办公室里落座,打开电脑处理工作,有时候会获得将事情完成的成就感,但也在处理烦琐工作和与不同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感到自己被消耗;再踏上通勤路,到家,梳洗,玩会儿手机,然后入眠……这样的生活也能过下去,但我们有没有可能找到一些缝隙,重新发现生活中的新鲜事,重新感知到自己和每日所见事物之外世界的联系,重新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力?自然在城市生活中总是充当背景而存在,但我们想要的答案也许就在自然中。自然并不外在于城市,我们可以在城市中找到自然的痕迹,比如生活半径里的绿化、许许多多的公园,以及每天天气的变化。偶然抬头,偶尔驻足,你就会得到自然的礼物,也许是一种美的体验,也许是被激起的好奇心,也许是和时常打照面的鸟儿产生了情感的羁绊,于是每个季节都有了值得期待的地方。《单读 41·我看见了鸟》中的三位作者就生活在北京——周玮、欧阳婷、沈书枝,她们游荡在城市中,在北京找自然,在自然中重新认识北京。9 月 6 日(周六)15:00,她们将做客单向空间·郎园 Station 店,与《单读》主编吴琦一起聊聊她们在北京的自然观察,分享她们如何在一座城市中与自然建立联系,以及在与自然的长期相处中,她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时间】

2025 年 9 月 6 日(周六)

15:00 — 17:00

【地点】

单向空间·郎园 Station 店北京市朝阳区东坝镇半截塔路 53 号郎园 Station(北京纺织仓库南门)D3-1座【参与方式】扫码报名无法来到现场的读者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预约直播

【嘉宾介绍】

周玮博物学爱好者,英美自然文学译者,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出版有译著《在黄昏起飞》、《怎样观察一朵花》等。

欧阳婷

自然写作者,出生于新疆,生活在北京,曾在媒体工作多年,出版有自然随笔集《北方有棵树》。十多年前开始沉迷于观察和学习自然,并且进入到自然写作领域。喜爱植物和鸟类,喜欢观察植物的生长机制、鸟类的行为,同时也密切关注着身边的生态、环境议题。目前在新作品的写作中。

沈书枝

80 后,安徽南陵人。关注乡村与自然,有散文集《八九十枝花》《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拔蒲歌》《月亮出来》。现居北京。吴琦《单读》主编,播客《螺丝在拧紧》主播。与项飙合著谈话录《把自己作为方法》,译有《下一次将是烈火》《去山巅呼喊》《在门外谈话 : 詹姆斯·鲍德温的一生》。

自然的练习生

《单读41·我看见了鸟》新书分享会 上海场

云南盈江因其丰富的鸟类吸引着观鸟人的到来,任宁便是其中之一。通过收录于《单读 41·我看见了鸟》的《盈江鸟事》一文,我们不仅看见了任宁在盈江看见的鸟,看见了观鸟的他,也得以看见观鸟给盈江带来的变化——文中有对当地观鸟产业的观察和对鸟导的人物描摹。不仅如此,任宁还在文中留下了这样的问题,我们为何去观鸟?我们如何更好地观鸟?如何处理人对鸟的情感?盈江之旅结束了,而对观鸟的讨论还值得继续。9 月 6 日(周六)19:00,任宁将与同为观鸟爱好者的肖一之、刘欣玥,来到上海上生新所 茑屋书店,聊聊这篇《盈江鸟事》所写的内容,也会和上海的读者聊聊上海本地的观鸟经验,以及他们对自然文学的阅读和写作。【时间】

19:00 — 21:00

【地点】

上海上生新所 茑屋书店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 1262 号 7 号楼【参与方式】扫码报名

【嘉宾介绍】

任宁喜欢自然环境多过城市生活。发现了全中国范围内、云南德宏州境内 和美国得克萨斯州哈里斯县的鸟类新记录。喜欢和创意人和创业者打交道。 渴望描述生命的细节,把鸟作为对抗“时间失真”的方式。当你一只一只鸟地记下,就好像某种时间线变得稳固。

肖一之

外国文学研究者、译者。

刘欣玥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青年教师,自然文学入门级读者,观鸟三年。

【相关图书】

越来越多的朋友在观鸟。不只是鸟,其他物种和自然系统的各个细部,都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失败故事里,变得可见起来。于是继《单读 30·去公园和野外》之后,本辑《单读》再度以“自然”为题,收录了周玮、任宁、安小庆、陈创彬、欧阳婷、沈书枝六位写作者的新近作品。在地拉那认识不同物种,在盈江观鸟,在横断山间学习森林的智慧,在潮汕乡间守护水雉降生,在北京的公园看鸟和植物……他们用自己的感官和知识,敏锐地捕捉着不同时节、不同地域的生命细节,并为此流淌出丰沛的感情,时而因为美的景象,时而因为发现了新知,更多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它们生存的艰辛。此外,本辑《单读》继续发表“水手计划”的作品。马来西亚华人女性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西南铁路工人背负了怎样的过往?第三届“水手”林雪虹和芮兰馨的写作都以自己的家庭史为原点,编织起被历史掩盖的普通人所留下的生命印痕。

来源:单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