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玉门市玉门镇乡村振兴密码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2 10:29 2

摘要:走进玉门市玉门镇,一股敢闯敢试的发展热潮扑面而来。这里的村级集体经济早已告别“靠地吃租”的老路子,用产业链思维、数字化手段、跨界融合模式,让集体资产变成共富资产,走出了一条组织领着干、群众跟着赚的共富新路径。

集体资产活起来 村民腰包鼓起来

——解锁玉门市玉门镇乡村振兴密码

走进玉门市玉门镇,一股敢闯敢试的发展热潮扑面而来。这里的村级集体经济早已告别“靠地吃租”的老路子,用产业链思维、数字化手段、跨界融合模式,让集体资产变成共富资产,走出了一条组织领着干、群众跟着赚的共富新路径。

一条新路子:把田间事做成产业链

在玉门镇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184亩土地上藏着农业全链条的密码。

在滴灌带厂车间,废旧塑料经过6条生产线加工变身节水器材,年创产值3900万元。东渠村与甘肃亚盛亚美特节水有限公司的“资产+技术”合作模式,首次实现村企与国企有机合作,让村集体首次尝到分红100万元的甜头。

在造粒车间,废弃滴灌带正经历重生。投资500万元建成的生产线,将回收的滴灌带加工成高纯度塑料颗粒(PE/PP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600万元,让绿色循环成为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粮食烘干厂的厂区里,日加工600吨的烘干塔解决了村民晾晒难题。2024年,1.4万吨玉米在这里完成蜕变,带来2100万元产值,12万元分红揣进村集体口袋。该项目今年计划再续建5000吨标准粮库4座,“丰收的烦恼”将成为过去。

刚投产的水溶肥厂更显“科技范”,液体和粉剂生产线产出的“定制肥料”,能让每亩地增产10%。在“设备租赁+销售分成”的模式下,与广东盛力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预计年产值2600万元。计划投资2700万元,现已投入资金600万元,设计年产水溶肥5万吨,可满足50万亩高标准农田用肥需求。

在现代农事服务中心的大屏幕上,117台(套)农机具的轨迹实时移动,农户只需手机下单,农机“一键上门”。2024年服务2.4万亩农田、托管9000亩农垦土地的成绩单,藏着服务创收的致富经。该中心以数字化管理为载体,打造“线上+线下”现代化农事服务平台,集成全程机械化作业、数字农业等多种综合服务功能,2024年实现产值100万元,盈利40万元。

一串新点子:让“烂摊子”变成活资本

焕然一新的变化来自镇村干部“点石成金”的智慧。

在如意府小区的工地上,自建综合楼正拔地而起。该楼为东渠村自建安置小区14号楼,建筑面积8753.26平方米,全部由东渠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筹资建设。这座由“村集体造”的商业综合体,营业后每年将为东渠村增收200万元,解决30余人的就业问题。

南门村康养小区的64套住房更是一举三得,让27户住房困难的人员住有所居,并完成土坯房腾退、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等重点任务。目前,项目主体工程等已全部完工,水、电、暖、排污全部接入城市管网,安置搬迁群众27户。

近期,沙梁子牛羊交易市场二期工程也在推进中。该项目在原沙梁子牛羊交易市场基础上进行扩建,总占地面积80亩,计划新建养殖圈舍50座、饲料加工区1处、饲料库1座、交易大厅1座。

此外,玉门镇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也有新尝试,今年试行单产提升项目,引进新疆种植大户,在东渠村试播棉花20亩、孜然套播玉米2600亩,亩均收入1200元,可有效增加高标准农田单产收入。

一幅共富图:从集体富到大家富

在南门村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多个岗位让返乡青年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收入超6000元。该创业园由南门村村委会自主投资建设,主要为返乡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提供多种创业就业服务,预计年可培训人员400人,提供就业岗位200个,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0万元。

在创业园里的“石榴籽家园”中,各族群众在这里面看书、议事、拉家常。“石榴籽家园”是投资新建的占地550平方米的党群综合服务中心,配套建设了石榴籽书屋、红石榴调解室等功能室。

在关外关文旅小镇的共享菜园里,城市居民正体验农耕;萌宠乐园的笑声里,村民马大姐的农家乐一个夏天赚了3万元。“以前守着农田饿肚子,现在靠着游客鼓腰包”,她的话道出了农旅融合的力量。玉门镇依托乡村多种资源,建设具有边塞文化特色的关外关文旅小镇,建成共享家庭菜园、烧烤营地等新型业态,力争将关外关文旅小镇打造成集田园风光、历史文化与休闲农业相融并济、深度融合的样板区。

数据见证变迁,2024年玉门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600万元,2025年剑指700万元。从产业园到文旅区,从智慧农业到商业综合体,这里的集体经济不是少数人富,而是有钱大家一起赚。玉门镇用创新实践证明:乡村振兴的密码,就藏在让集体资产活起来、让村民腰包鼓起来的具体行动里。(郭晋良 李雨声 韩璇)

来源:酒泉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