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穿越计划——探测黑洞及验证广义相对论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2 11:29 1

摘要:图4:任务阶段划分关键挑战时至今日,人们尚未在距地球20至25光年范围内发现任何黑洞,也不具备将微型探测器送达目标黑洞的相关技术。要实现此类任务,仍需攻克诸多挑战,且每一项都需要深入研究。这些挑战可归纳为三大类:开发适用于星际任务的微型探测器及其支撑性技术,包

图4:任务阶段划分关键挑战时至今日,人们尚未在距地球20至25光年范围内发现任何黑洞,也不具备将微型探测器送达目标黑洞的相关技术。要实现此类任务,仍需攻克诸多挑战,且每一项都需要深入研究。这些挑战可归纳为三大类:开发适用于星际任务的微型探测器及其支撑性技术,包括:激光推进阵列、深空级光帆材料与超远距离通信系统。目标黑洞定位与探测器抵近控制。开发适用于强引力场科学研究的探测设备。星际航行任务路线图一项真正可行的任务需要明确的阶段性划分。Cosimo Bambi教授针对设想的星际航行任务,提出了“三步走”的实施路线图。具体包括:第一步:利用先进探测技术发现距离地球20至25光年的黑洞;第二步:发现黑洞后,提升定位精度,同步开发微型探测器;第三步:开展星际任务,优先测试其他恒星及地外行星系统以验证技术。综上所述,Cosimo Bambi教授在文中设想了一项飞往遥远宇宙,探索黑洞的星际航行“挑战计划”。尽管任务面临技术壁垒与世纪级周期,但通过对任务的分步拆解以及对每个技术难点的“接力式”攻关,人类将有望获得强引力场量子效应的独家数据,深化对黑洞和广义相对论的理解。相关文章信息论文原文刊载于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iScience▌论文标题:An interstellar mission to test astrophysical black holes▌论文网址: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589004225014038▌DOI:https://doi.org/10.1016/j.isci.2025.113142原标题:《复旦大学iScience:星际穿越计划——探测黑洞及验证广义相对论》

来源:汤姆聊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