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ESC/EAS血脂管理指南更新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2 13:44 1

摘要: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联合发布的《血脂异常管理指南:2025年重点更新》,是对2019年版指南的重要修订,整合了近六年的关键临床证据,旨在更精准地评估风险、优化降脂策略,以进一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

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联合发布的《血脂异常管理指南:2025年重点更新》,是对2019年版指南的重要修订,整合了近六年的关键临床证据,旨在更精准地评估风险、优化降脂策略,以进一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

这些模型首次同时纳入发病率(非致死性事件)和死亡率,并以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 作为输入变量,能更全面反映疾病负担,实现更精准的个体化风险分层,从而指导更合适的降脂治疗。

所有40岁及以上、处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阶段的HIV感染者,无论其预估心血管风险水平及LDL-C水平如何,均推荐使用他汀类药物。这基于REPRIEVE试验,证实他汀治疗可使此类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降低35%。

指南建议对这类高危或极高危患者考虑使用他汀类药物,以潜在预防癌症治疗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如心衰)。

例如,红曲米因其有效剂量与严重不良事件相关且在欧盟被禁售。指南重申健康饮食模式(如地中海饮食)是基础干预措施。

建议根据基线LDL-C水平及既往治疗情况,尽早联合依折麦布或PCSK9抑制剂等非他汀类药物,以期快速达标,最大程度减少早期复发风险。

作为一种ATP-柠檬酸裂解酶(ACL)抑制剂,能有效降低LDL-C且无肌肉相关副作用。CLEAR Outcomes研究证实其在他汀不耐受患者中可降低MACE风险13%,

小干扰RNA(siRNA)药物,可持续抑制PCSK9合成,每年注射两次即可降低LDL-C约50%。

适用于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FH)患者,尤其在他汀和PCSK9抑制剂疗效不足时,可额外降低LDL-C近50%。

若Lp(a)水平>50 mg/dL(105 nmol/L),应被视为心血管风险增强因子,提示需要更严格地管理其他风险因素,并强化LDL-C控制。

SCORE2和SCORE2-OP模型的应用,尤其对老年人群的优化,有助于更早识别高风险个体,实现更早、更精准的干预。对ACS患者住院期间启动强化治疗的建议,体现了治疗时机前移的理念,旨在抓住关键窗口期改善预后。

将他汀类药物适用人群扩大至HIV感染者和特定肿瘤患者,体现了对特殊人群心血管健康的关注,是个体化医疗和多学科协作的典范。

4. 治疗策略日益丰富,目标更严格:新型降脂药物的纳入和联合治疗策略的推广,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强大的“武器库”,使实现更低的LDL-C目标(如对极端风险人群<1.0 mmol/L)成为可能。这标志着血脂管理进入“更强效、更长效、更个体化”的新阶段。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SCORE2模型基于欧洲人群开发,在其他地区应用时可能需要进行本地化校准。

PCSK9抑制剂、英克司兰、贝派地酸等新型药物虽疗效显著,但其成本效益和医保覆盖情况是影响临床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

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前景广阔,但其长期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证实。同时,如何提高患者对长期治疗或新型疗法的依从性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指南的落地与实践:如何将指南推荐转化为日常临床实践,尤其是在基层医疗机构,需要有效的医学继续教育和临床路径优化。2025 ESC/EAS血脂管理指南的更新,推动了心血管疾病防控向着更精准、更前沿、更个体化的方向迈进。

来源:eric28846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