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时节,全国各地各品类瓜果进入了成熟采摘期,田间地头色彩斑斓、瓜果飘香,处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湖北孝昌葡萄、山西祁县嘎啦苹果、山东日照软枣猕猴桃……各地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拓宽了百姓的增收致富之路。
金秋时节,全国各地各品类瓜果进入了成熟采摘期,田间地头色彩斑斓、瓜果飘香,处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湖北孝昌葡萄、山西祁县嘎啦苹果、山东日照软枣猕猴桃……各地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拓宽了百姓的增收致富之路。
河南郸城小辣椒撬动大产业
眼下,河南周口郸城县的5万多亩小辣椒迎来丰收,田间地头一片忙碌。近年来,当地持续推进辣椒产业向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在郸城县虎岗乡刘寨村的辣椒种植基地,田间郁郁葱葱,辣椒缀满了枝头,红绿相间、长势喜人。村民们穿行在辣椒丛中,熟练地将成熟的辣椒采摘下来,装袋、搬运。
当地通过政策扶持、规范引导,支持专业合作社从育苗、种植、收购到销售实现全链条发展。目前,虎岗乡共有合作社56家,辣椒加工企业3家,以“小辣椒”撬动“大产业”,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湖北孝昌葡萄串起产业链
目前正值葡萄成熟上市旺季,在湖北孝感孝昌县一处生态园区,3100亩葡萄喜获丰收,在收获果实的同时还迎来大批游客尽享采摘乐趣。走进生态园区,葡萄架上硕果满枝,有10余种葡萄品种,微风拂过果香弥漫,不少游客穿行园中体验采摘的快乐。
除了采摘,葡萄销售才是生态园的主要业务。成熟季里,每天都有上百名村民在这里务工。在分拣包装区,村民们有条不紊地将刚采摘的阳光玫瑰分级、打包、装车,一辆辆冷链车随时待命,将新鲜果实发往武汉、成都、上海、广州等多地市场。
据了解,该园区采用“基地+公司+农户+分红”模式,带动周边4个村246户农户户均年增收4800元,还为33户脱贫户建立稳定帮扶机制,每年每户分红3000元。
安徽天长芡实香满塘采摘忙
初秋时节,芡实飘香。安徽省天长市的近10万亩芡实陆续进入采收期,种植户们也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在天长市的一处芡实种植基地里,绿色的芡叶铺满了整个水面,10多名工人身穿皮衣,一手握着镰刀,一手端住网捞,快速将成熟的果实勾出水面。
芡实俗称“鸡头米”,每年8月进入采摘期,10月中旬基本采摘结束。近年来,当地通过推广良种良法、技术帮扶等多种措施,已形成完善的种植和水体管理模式。自主研发的“天芡一号”品种大幅提高了品质和产量,亩均产量可达300斤,每亩效益超过3000元。
截至目前,天长市芡实种植面积达7万余亩,现有芡实种植加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20多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年产各类芡实产品4.8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超26亿元。
山西祁县小果子鼓起钱袋子
初秋时节,位于山西晋中祁县峪口乡中梁村的果园内,饱满的嘎啦苹果压弯枝头,空气中浮动着清甜的果香。果农们麻利地采摘、分拣、装箱,三轮车、小货车将一筐筐“红色宝石”运往村头的水果交易市场。
果园里,连片的苹果树郁郁葱葱,苹果压弯了枝头。果树下,农户温三宝介绍,自己种了六七亩地,主要是山楂和嘎啦,果子长得不错,今年丰收了,价钱也可以,每斤一块六七,也能产两万斤左右。
近年来,祁县峪口乡中梁村把打造优质水果产业链作为助农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找准特色、与时俱进、对接市场,不断培育和壮大苹果、山楂、西梅等特色种植业,既丰富市民的果篮子,也鼓起果农的钱袋子,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祁县峪口乡中梁村村委会副主任张永彪表示,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该村坚持市场导向,发挥资源优势。苹果是基本产业,我们同时也积极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发展像西梅这样经济效益更高、市场前景更好的特色果品,分散种植风险,增加收入。
山东日照小绿果变致富果
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西陈家沟村的软枣猕猴桃种植基地里,一串串翠绿的果实挂满枝头,果农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摘、分拣、装箱,奏响了丰收的乐章。依托当地生鲜电商产业链,这些 “绿宝石” 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发往全国各地,小小的果子成了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日照莒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世金介绍,自从直播间销售以后,猕猴桃可以大批量地往外销售,不限于本地,已经销往全国各地,既减少了销售的人工成本,还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据了解,“物旺载莒”是莒县商务局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注册上线的区域公共品牌直播间。该平台整合全县范围内的农产品资源,通过对资源的系统梳理和科学配置,确保优质的产品和有代表性的企业能够脱颖而出,增强莒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莒县商务局商贸流通服务科科长曹晓东表示:“我们通过梳理全县农产品,帮助种植户在线上销售,让很多不能进行直接电商销售的农户,在政府以及公益机构的帮助下,转型成为电商供应链企业,进一步完善了莒县的电商产业链版图,这种不需要承担电商风险,销售渠道又能进一步扩大的做法,得到了很多电商供应链企业,尤其是农村种养殖户的高度认可,提高了莒县农特产品在电商平台的知名度。”
贵州毕节七星关黄桃迎丰收
初秋时节,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各地黄桃迎来丰收季,一颗颗“黄金果”,既甜了食客味蕾,也鼓了农民钱袋子。走进朱昌镇青杠村黄桃基地,一个个黄桃被精心包裹在特制的果袋中等待采摘。果农们正穿梭于林间,动作娴熟地采摘这份秋日的甜蜜果实。
“今年我们种植了多种不同品种的桃子,前期上市的水蜜桃、油桃和百花桃已全部售罄。”梨树镇新寨社区的黄桃种植基地负责人老周介绍,现在黄桃正值最佳品尝期,甜度和水分都达到了最佳状态。
据了解,新寨社区从2022年开始种黄桃,今年已经是第4年了,现在有100多亩黄桃,品种为锦绣黄桃,今年黄桃的品质不错,产量在10余万斤。近年来,七星关区积极探索黄桃种植与乡村旅游相融合,形成了“春赏花,夏品果”的发展模式,拓宽了销路,提高了黄桃的经济效益。
来源:中国食品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