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6个行业真扛不住了,普通人咋办?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2 14:52 1

摘要:别急着刷“又是标题党”,咱今天不整虚的,也不抄别人说烂的“AI取代人类”那一套。咱就摆事实、讲逻辑,说说眼下这6个正在经历大洗牌的行业,到底怎么了,普通人又该怎么应对。

最近不少人发现,身边的朋友圈里“找工作”“转行”这些词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不是谁偷懒不想干,而是有些行业,确实开始“扛不住”了。

别急着刷“又是标题党”,咱今天不整虚的,也不抄别人说烂的“AI取代人类”那一套。咱就摆事实、讲逻辑,说说眼下这6个正在经历大洗牌的行业,到底怎么了,普通人又该怎么应对。

第一,传统教培行业还在往下掉。

“双减”都过去几年了,但很多人没意识到,教培不是暂时调整,而是彻底转型。以前靠周末补课赚钱的模式基本走不通了。现在活下来的机构,要么转型做素质教育,要么搞高端定制,要么干脆转线上做知识付费。可问题是,这些新路子门槛高、投入大,小机构根本玩不转。大量从业者要么转行,要么降薪硬撑。这不是短期波动,是结构性萎缩。

第二,银行柜员和基础客服岗,正在被机器“吃掉”。

你去银行还能看到排队办业务的,但越来越多的人用手机转账、办贷款。ATM机少了,智能柜台多了。客服更是,90%的问题都是机器人先接。银行每年还在招人,但招的都是懂数据分析、会做风控、能搞数字运营的。老式“盖章+点钞”的岗位,越来越少。这不是危言耸听,是银行年报里明明白白写的“降本增效”方向。

第三,传统媒体和纸媒编辑,日子越来越紧。

报纸印量年年降,电视台广告收入下滑,很多地方台已经开始合并裁员。不是大家不爱看新闻了,而是信息获取方式变了。现在谁还等晚上七点看新闻联播?刷短视频、看公众号、听播客,早就成了主流。传统媒体人不是不努力,而是整个传播逻辑变了。写稿子没人看,发内容没流量,工资自然上不去。能活下来的,都是能做短视频、会搞账号运营的复合型人才。

第四,房地产销售和中介,不再“躺着赚”。

过去卖房,客户抢着买,中介抽成高,一个月赚几万不稀奇。现在呢?房子不好卖,客户观望,连大品牌开发商都在裁员降薪。很多三四线城市,中介门店直接关门。一线城市虽然还有交易,但单子难成交,提成少,压力大。更关键的是,政策导向明确:房子不是炒的。这意味着,靠短期倒腾赚钱的模式,基本到头了。

第五,低端制造业流水线工人,面临“机器换人”。

别以为自动化只是高科技的事。现在连鞋厂、服装厂、食品加工厂都在上自动化设备。一个机械臂能顶三四个工人,还不用休息、不会出错。企业当然愿意投设备,长期看更省钱。结果就是,简单重复的岗位越来越少。不是工厂不招人,而是招的都是会操作设备、懂基本维修的技术工。纯体力活的出路,正在收窄。

第六,传统电商运营,红利期过了。

十年前开个淘宝店,随便上点货就能赚钱。现在呢?平台流量贵,竞争激烈,利润薄。很多小卖家一年忙到头,挣的还不如打工多。大平台规则越来越严,刷单、炒信都玩不转了。能活下来的,要么有供应链优势,要么会做内容、搞直播。单纯“上架—等单—发货”的模式,已经很难赚钱。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问:那怎么办?是不是只能躺平?

别慌。行业在变,机会也在变。下岗不是末日,而是提醒你:该升级了。

你看,被冲击的,大多是重复性强、技术含量低、容易被标准化替代的岗位。而活下来的、甚至在增长的,往往是能创造价值、懂用户、会整合资源的人。

比如,同样是教培,有人转去做家庭教育咨询;同样是销售,有人转去做私域运营;同样是编辑,有人靠做短视频账号月入翻倍。他们没换赛道,但换了玩法。

所以,真正危险的不是行业,而是思维固化。如果你还指望“找个稳定工作干一辈子”,那确实悬。但如果你愿意学新东西、适应新变化,路其实一直都在。

未来不会属于“拼命干活”的人,而是属于“看清趋势、提前准备”的人。

你身边有没有人成功转行的?或者你觉得还有哪些行业也在悄悄“变天”?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看清风往哪吹。

来源:柒乐多养生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