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北京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幕。9月,本市将举行各类科普活动近3000场次,除举办启动式、闭幕式和系列主题专场活动外,还将动员全社会开展“有组织的科普”,将北京打造为一座“科普大课堂”。
本报讯(记者刘苏雅)今天,北京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幕。9月,本市将举行各类科普活动近3000场次,除举办启动式、闭幕式和系列主题专场活动外,还将动员全社会开展“有组织的科普”,将北京打造为一座“科普大课堂”。
曾经的“全国科普日”升级为“全国科普月”,科普活动不再局限于一日一地,整个9月,北京全域将实现科普工作“日常有活动、周周有重点”。市纲要办相关成员单位、本市各学协会、企业、高校(院所)科协、科技馆之城成员单位等主体,将组织开展科普联合行动;科技展览、科普表演、科普市集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服务,将陆续走进学校、乡村、社区;“科普月探馆新体验”活动设置科普主题体验路线,吸引市民前来探馆。
为提升在全国科普月期间举办的北京青少年科学教育大会暨北京科学中心青少年科学教育体验主场活动成效,北京科学中心的部分展教空间进行了改造升级。
其中,北京科学中心“生存”常设展区焕新,包含科学认知、技术创新和社会协作3个板块,每个展项群都配套了探究任务清单、课程活动教案等科学教育活动,可以进一步提升观众体验。新增的“科学圆环”青少年科学教育户外展示区即将开放,汇聚了丰富的互动板块和科教内容,将集中呈现以竞赛、名师、课程为主体的本市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除了线下活动,市民在“云”上也能便捷学科学。市科协打造的全国科普月线上主平台“云端科学汇”9月1日正式开启,权威的科普资源和科技成果,在“智汇科普·科学万象”板块集中呈现;“智绘科普·京彩有我”板块则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制作京华大地上“国之重器”的创意大片,想象2049年的北京城市场景,描绘脑海中的未来世界。
另外,相关科普活动预告和往期活动精彩回顾,可以在“智启科普·全景导航”板块查阅。
相关
公共图书馆暑期科普活动上新
本报讯(记者路艳霞)记者昨天获悉,2025年暑期,市区公共图书馆共同拓展服务边界,推出多项阅读与实地探访、文化体验相结合的科普主题活动,让少年儿童在实践中感悟历史、触摸文化。
首都图书馆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为契机,推出“阅读北京·童行中轴”少儿行读活动,带领孩子们以北京中轴线为主题进行深度探访;结合红色文化开展“红色行读之旅”,通过12条行读线路实地探访京津冀三地红色文化主题片区,让青少年读者在聆听讲解、触碰历史中感受革命精神的温度;以非遗文化、科学科普为主题,举办“走进国粹—京剧体验营”和“‘银河探险家’太空探秘夏令营”活动,通过专家讲解、手工体验等形式提升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
同时,多家图书馆开展科学科普主题活动。首都图书馆举办4D科普电影节,涵盖宇宙探索、地质奇观等主题内容。朝阳区图书馆“朝图之夜”品牌活动推出国防科普和动物知识讲座,吸引大量亲子家庭参与。平谷区图书馆打破传统课堂边界,在图书馆开展“乐高科学课”,融合物理原理与文学阅读,激发创造与逻辑思维。
来源:北京科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