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去年社区组织体检,HPV 检测结果却显示“高危型阳性”,医生还建议她进一步做宫颈检查。拿着报告,陈阿姨又委屈又疑惑:“我从来没做过出格的事,怎么会染上这种‘性病’?是不是医院查错了?”
陈阿姨今年56岁,这辈子都活得很“传统”,和老伴结婚 30 多年,从没有过其他亲密关系,平时也很注意个人卫生,洗澡、换衣服都很勤快。
可去年社区组织体检,HPV 检测结果却显示“高危型阳性”,医生还建议她进一步做宫颈检查。拿着报告,陈阿姨又委屈又疑惑:“我从来没做过出格的事,怎么会染上这种‘性病’?是不是医院查错了?”
她甚至偷偷抹眼泪,担心老伴误会,也害怕自己得了癌症。
其实生活中像陈阿姨这样的人不少,总觉得 HPV 只能通过性接触传播,自己“守身如玉”就不会感染,可事实并非如此。
很多人以为 HPV 是“性病”,只有通过不恰当的亲密关系才会感染,其实这种想法不对。HPV 的传播途径比想象中多,日常一些不经意的接触,也可能让病毒找上门,主要有三种情况:
间接接触传播HPV 能在体外存活一段时间,如果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就可能被传染。比如去公共场所(酒店、健身房、游泳馆)时,不小心坐了被 HPV 感染者用过的马桶圈、长椅,或者用了没彻底消毒的毛巾、浴巾、泳衣;家里如果有人感染 HPV,共用洗衣机洗内衣裤,病毒也可能粘在衣服上,导致其他人感染。
陈阿姨回忆,去年夏天去外地照顾生病的亲戚,住过几天快捷酒店,当时没在意马桶圈是否干净,也用了酒店的浴巾,医生说这很可能是她感染的原因。
如果妈妈在怀孕前或怀孕期间感染 HPV,分娩时宝宝经过产道,可能会接触到妈妈体内的病毒,导致新生儿感染。不过这种传播几率不高,而且大多数新生儿感染后,随着自身免疫力增强,病毒会慢慢被清除,不会出现明显症状,也很少会发展成严重疾病。医源性传播
虽然很少见,但在不规范的医疗操作中,也可能感染 HPV。比如在无资质的诊所做妇科检查、宫颈治疗时,使用的器械没有彻底消毒,上面残留的 HPV 就可能通过伤口或黏膜进入体内。不过正规医院的医疗器械都会严格消毒,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发生。
简单来说,HPV 的传播途径很广泛,不是只有性接触这一种。就算“守身如玉”,也可能通过日常接触感染,不用像陈阿姨那样觉得“丢人”或“委屈”,更不用怀疑自己。
很多人感染 HPV 后,身体不会出现明显不适,病毒可能在体内潜伏多年,直到体检时才被发现。但也有部分人会出现一些细微症状,尤其是低危型 HPV 感染,容易引发皮肤或黏膜问题,主要有两种表现:
生殖器或肛周出现“小疙瘩”如果感染低危型 HPV(比如 HPV6 型、11 型),可能会在生殖器、肛周等部位长出尖锐湿疣。刚开始是淡红色或肤色的小丘疹,像米粒一样大,摸起来有点粗糙,慢慢会长大、增多,变成菜花状、乳头状的疙瘩,不疼不痒,但容易破裂、出血,还会传染给他人。不过这种情况多与性接触传播有关,间接接触感染导致尖锐湿疣的几率相对较低。
HPV 也可能感染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导致寻常疣(俗称“瘊子”)、扁平疣。寻常疣多长在手指、手掌、脚底,表面粗糙,像菜花一样;扁平疣多长在面部、颈部、手臂,是扁平的小疙瘩,颜色和皮肤接近或偏褐色。这些疣体虽然不疼不痒,但会越长越多,影响美观,也可能通过抓挠传播到身体其他部位。
需要注意的是,高危型 HPV 感染(比如 HPV16 型、18 型)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却可能慢慢损伤宫颈细胞,长期下来可能发展成宫颈癌前病变,甚至宫颈癌。陈阿姨感染的就是高危型 HPV,好在发现及时,宫颈细胞还没有出现明显异常,只要定期复查就行。
很多人查出 HPV 感染后,会像陈阿姨那样恐慌,担心自己得癌症,其实大多数 HPV 感染都能被身体清除,关键是做好这 3 步:
先做进一步检查,明确感染情况查出 HPV 阳性后,不用马上紧张,要先根据医生建议做进一步检查。比如女性需要做宫颈 TCT 检查(查看宫颈细胞是否有异常),如果 TCT 结果正常,说明只是单纯感染,没有损伤宫颈细胞;如果 TCT 结果异常,可能需要做阴道镜检查或活检,排除宫颈癌前病变。男性如果没有明显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检查,只要定期观察就行。
陈阿姨做了宫颈 TCT 检查,结果正常,医生让她半年后再复查。
HPV 感染没有特效药,主要靠自身免疫力清除。平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不熬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蛋白(比如鸡蛋、牛奶、瘦肉),补充营养;适当运动,比如每天散步 30 分钟、做瑜伽,增强免疫力。一般来说,免疫力好的人,感染 HPV 后 1-2 年内,病毒会自行清除,不用过度担心。定期复查,监测病毒变化
感染 HPV 后,一定要按医生要求定期复查,比如女性每 6-12 个月查一次 HPV 和 TCT,观察病毒是否持续存在,宫颈细胞是否有变化。如果病毒持续感染超过 2 年,尤其是高危型 HPV,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治疗,比如使用抗病毒药物、做物理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其实 HPV 感染很常见,就像感冒病毒一样,大多数人一生中都可能感染过,只是很多人没有症状,自己不知道而已。就算“守身如玉”,也可能通过日常接触感染,但只要及时发现、提高免疫力、定期复查,大多数情况都能好转,不用恐慌,更不用给自己太大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 《子宫颈癌等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疾病免疫预防专家共识》. 中华预防医学会,2022-06
[2]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诊疗指南(2023 年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2023-03
[3] 《HPV 感染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研究进展》.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24-01
来源:彩牛科普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