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男孩高考404分,父亲:不上大学,跟我学手艺月薪一万五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30 20:59 2

摘要:我爸李建国坐在我对面,手指在红木茶几上一下下地敲着,那声音比秒针还磨人。

引子

客厅里的挂钟,秒针“嗒”的一声,像根针扎在我心上。

我爸李建国坐在我对面,手指在红木茶几上一下下地敲着,那声音比秒针还磨人。

他面前摊着我的高考成绩单,鲜红的“404”三个数字,像是在嘲笑我这十八年的人生。

“说吧,怎么想的。”他终于开了口,声音跟工地上和水泥的搅拌机似的,又干又硬。

我妈王素芳端着一盘切好的西瓜从厨房出来,小心翼翼地放在茶几上,试图缓和气氛。

“建国,你别逼孩子,天佑心里也难受。”

我爸眼皮都没抬一下,目光还钉在那张成绩单上。

“难受?难受能当饭吃?”

我把头埋得更低了,指甲深深掐进手心,想从疼痛里找点别的感觉,好盖过心里的羞耻。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西瓜的清甜,可我闻着只觉得发腻,像我这不上不下的分数一样,让人恶心。

“我……”我嗓子发干,半天挤出一个字。

“行了。”我爸打断我,从兜里摸出包皱巴巴的红皖烟,抽出一根点上。

烟雾缭绕,把他那张被常年风吹日晒刻满纹路的脸,衬得更加模糊不清。

“大学,我看是上不成了。就这个分,去个大专也是混日子,浪费钱。”

他吐出一口烟,烟灰落在昂贵的茶几上,他却浑然不觉。

“明天起,别在家里待着了。”

我妈急了,“那孩子能去哪啊?”

我爸把烟蒂在烟灰缸里狠狠摁灭,抬起头,第一次正眼看我,眼神里没有责备,也没有失望,只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平静。

“不上大学,跟我去工地,学贴瓷砖。”

他顿了顿,扔下了一句让我脑子“嗡”一下炸开的话。

“好好学,我保你一个月,一万五。”

第1章 父与子的墙

第二天早上五点半,天还蒙蒙亮,我爸就把我从床上拽了起来。

“走,干活了。”

他的声音里没有一丝情绪,好像昨天那个一万五的承诺,只是随口一说。

我妈在厨房里忙活,给我们下了两碗面条,卧了两个荷包蛋。

她把其中一碗推到我面前,小声说:“你爸就那脾气,你多担待点。”

我扒拉着面条,味同嚼蜡。

心里那堵墙,一夜之间砌得又高又厚。

到了工地,一股混杂着水泥、尘土和汗水的味道扑面而来。

那味道我从小就熟悉,是我爸身上的味道。

以前我总嫌弃,现在,这味道成了我未来生活的底色。

“看好了。”我爸脱下外套,露出里面一件洗得发白的旧T恤,肌肉结实的胳膊上青筋盘结。

他拿起一块瓷砖,用切割机“滋啦”一声,火星四溅,精准地切下一个小角。

整个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丝毫拖沓。

我心里五味杂陈。

这就是我爸引以为傲的手艺,也是我曾经最看不起的体力活。

“你,先把这几包水泥搬到楼上去。”他指了指墙角堆着的几袋东西。

我愣了一下,那玩意儿一包就一百斤。

“我……”

“搬不动?”他斜了我一眼,“读书读傻了,连点力气都没了?”

我咬咬牙,没说话,弯腰去扛。

水泥袋子像座山一样压在我肩膀上,我踉跄了一下,脸憋得通红。

一步,两步,上楼梯的时候,我感觉腿肚子都在发抖。

心里那股子委屈和不甘,像潮水一样涌上来。

想我李天佑,虽然学习不好,但在学校好歹也是个干干净d净的学生。

现在却要在这灰尘满天的工地上,干这种粗活。

一上午,我除了搬东西,就是和水泥。

手被磨得生疼,指甲缝里全是黑乎乎的泥。

我爸在旁边贴砖,一句话都没跟我多说,只偶尔用眼角余光扫我一下。

那眼神,像是在看一个不怎么灵光的学徒。

中午,工地上开饭,一人一份盒饭,白菜炖豆腐,几片肥肉。

我爸吃得呼噜呼噜响,我却一口都咽不下去。

“怎么,嫌饭不好?”

“没有。”我闷声回答。

“娇气。”他放下饭盒,从兜里掏出两百块钱扔给我,“自己去外面买点爱吃的。”

我看着那两张沾着灰尘的钞票,心里更不是滋味。

这算是……怜悯吗?

我没动那钱,扒了两口饭,就说吃饱了。

下午,我爸终于让我上手了。

“把这面墙的缝,给我勾了。”

勾缝,听起来简单,就是把调好的填缝剂抹进瓷砖缝里。

我拿着刮板,学着他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抹。

可那填缝剂就是不听话,不是抹多了溢出来,就是抹少了留个坑。

不到半小时,一面墙被我弄得跟大花脸似的。

我爸走过来,看了一眼,没说话,直接拿过我手里的工具。

他手腕轻轻一动,刮板就像长在他手上一样,平平整整地划过一道。

多余的填缝剂被刮掉,留下一条均匀笔直的白线。

他没看我,只是淡淡地说:“看东西,不能只用眼睛,要用心。”

那一下午,我就站在他身后,看他干活。

看着他怎样把一块块冰冷的瓷砖,变成一面平整光滑的墙。

夕阳从没装窗户的窗口照进来,给他身上镀了层金边。

我突然觉得,我爸的背影,好像没那么讨厌了。

第2章 手上的老茧

日子就像工地上的沙漏,一天天往下掉,抓不住,也留不下。

转眼,我跟着我爸干了半个月。

手上的皮磨破了,结了痂,又磨破,最后变成了硬邦邦的老茧。

每天累得像条死狗,回家倒头就睡,连做梦都是切割机的声音。

我开始慢慢习惯这种生活,甚至能从枯燥的劳作中,找到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乐趣。

比如,当我能独立扛起一包水泥,一口气上三楼时,心里会有点小小的得意。

再比如,我勾的缝,终于能拉成一条直线了,虽然还比不上我爸的。

我爸依旧话不多,但他的要求,却越来越严。

“砖和砖的缝,要控制在两毫米,拿尺子量。”

“水泥和沙子的比例,3-比-1,不能多,不能少。”

“贴之前,墙面要洒水,不然粘不牢。”

这些话,他每天都要念叨好几遍,比我高三的班主任还啰嗦。

有一次,我贴一块墙角的砖,觉得尺寸差不多,就没用水平仪。

结果贴上去,歪了那么一丢丢,肉眼几乎看不出来。

我爸走过来,蹲下身,眯着眼看了半天。

然后,他拿起锤子,“哐”的一声,把我刚贴好的那块砖,敲得粉碎。

我当时就火了,“你干嘛!不是好好的吗?”

“好好的?”他站起来,指着墙上的印子,“差一毫米,就不是好活儿。”

他从工具箱里拿出水平仪,放在我眼前。

那个小小的气泡,果然偏离了中心线。

“我们这行,靠的就是手艺,是良心。”

“你糊弄客户,就是糊弄我们自己家的招牌。”

那一刻,我看着他布满老茧和伤痕的手,突然说不出话来。

我心里很清楚,他不是在发火,他是在教我东西。

教我一种比读书更实在的道理。

晚上回家,吃饭的时候,我妈给我夹了一筷子红烧肉。

“天佑,看你都瘦了,多吃点。”

我爸在旁边喝着小酒,突然冒出一句:“瘦点好,结实。”

我妈白了他一眼,“就你心疼儿子。”

我低头扒饭,心里却暖了一下。

我知道,这是我爸对我这半个月表现的肯定。

虽然只有短短四个字。

周末,我爸的一个老伙计张叔来家里吃饭。

张叔是个木工,手艺也相当好。

酒过三巡,张叔拍着我的肩膀说:“天佑啊,你爸这手艺,在咱们这片可是头块牌子。”

“多少大老板点名要他干活,知道为啥不?”

我摇摇头。

“因为他干活,让人放心。”张叔竖起大拇指,“你跟着你爸学,错不了。”

我爸在旁边喝着酒,嘴角微微上扬,那是我第一次见他露出那种有点得意的笑容。

他看了我一眼,眼神里有些复杂的东西。

我猜,那里面有期望,也有一点点……骄傲?

我端起酒杯,给我爸敬了一杯。

“爸,我敬你。”

他愣了一下,随即端起杯子,跟我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那晚,我第一次觉得,或许,不上大学,真的不是世界末日。

第3A章 信任的裂缝

(第一人称视角:李天佑)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渐渐摸到了一些门道。

我爸开始让我独立负责一些小活儿,比如卫生间、厨房的墙面。

那天,我们接了个高档小区的活儿,业主是个很挑剔的女人。

她选的瓷砖又大又薄,是那种进口的岩板,一块就好几千。

我爸把贴客厅地面的活儿交给了我。

“慢点干,别怕浪费时间,一定要对齐缝。”他叮嘱我。

我心里憋着一股劲,想在他面前好好表现一把。

我花了整整一个上午,像绣花一样,小心翼翼地把客厅地面铺好了。

缝隙笔直,平整如镜。

我长舒一口气,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下午,业主来了。

她穿着高跟鞋,在屋里走来走去,戴着白手套到处摸。

走到客厅,她突然“咦”了一声,蹲下身子,指着一块砖。

“师傅,这里怎么回事?怎么有条裂纹?”

我心里一咯噔,赶紧跑过去看。

果然,在我铺好的一块砖的角落,有一道非常细微的裂纹,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这不可能啊!我铺的时候明明检查过每一块砖!

“这……”我一下子慌了神,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我爸闻声赶来,蹲下身子,用他粗糙的手指摸了摸那道裂纹。

他站起来,对那个女人说:“老板娘,你放心,这个我们马上给你换掉。”

然后,他转向我,脸色沉得像暴雨前的天空。

“怎么搞的?”

“我不知道,我贴的时候肯定是好的。”我急着辩解。

“你不知道?”他声音陡然拔高,“那它自己裂了?”

工地上其他的工人也围了过来,指指点点。

我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像被人当众扇了一耳光。

“肯定是你搬东西的时候不小心磕到了!”我爸下了结论,语气里满是失望。

“不是我!”我吼了回去。

那是我第一次对他大吼。

那一瞬间,我觉得所有的委屈都涌上了心头。

我这一个月的努力,我手上的老茧,我流过的汗,在他眼里,好像什么都不是。

他根本不相信我。

他转身对业主说:“不好意思,是我儿子学艺不精,这块砖的钱,我们自己赔。”

说完,他拿起锤子,就要去敲那块砖。

我一把拦住他,“别动!我自己来!”

我抢过锤子,对着那块价值几千块的岩板,狠狠地砸了下去。

“哐!哐!哐!”

每一锤,都像砸在我自己的心上。

我没再看我爸一眼,扔下锤子,冲出了那个让我窒息的房子。

我一路狂奔,不知道要去哪里。

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和脸上的汗水、灰尘混在一起,又咸又涩。

信任,原来比一块瓷砖还要脆弱。

轻轻一碰,就碎了。

(第三人称视角:李建国)

李建国看着儿子跑出去的背影,举起的锤子,缓缓放了下来。

他蹲下身,捡起一块碎裂的岩板碎片。

在碎片的侧面,有一个极小的,颜色略深的砂眼。

他用指甲抠了抠,心里顿时明白了。

这不是磕碰造成的,这是岩板烧制过程中本身就存在的瑕疵。

在铺贴和水泥收缩的应力下,这个脆弱点自己裂开了。

这事,怪不得天佑。

甚至,连他自己这种老师傅,在铺贴前都未必能发现这个细微的毛病。

他想开口喊住儿子,告诉他真相。

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看着满地的碎片,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他刚才,为什么不让儿子解释,就直接定了他的“罪”?

是因为那个挑剔的业主在场,他想尽快平息事情,保住自己的口碑?

还是因为,在他内心深处,他始终觉得儿子还是那个毛手毛脚、需要他来看管的孩子?

他想起了天佑刚才通红的眼睛,和那句“不是我!”的嘶吼。

那眼神,像一头受伤的小兽。

他李建国,一辈子靠手艺吃饭,讲究的是实事求是。

今天,他却错怪了自己的儿子。

旁边,工头老王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

“老李,别往心里去,孩子嘛,都这样。”

李建国摇了摇头,把碎片揣进兜里,声音有些沙哑。

“老王,今天这活儿,先停一下。”

他站起身,看着空荡荡的门口,眼神里是从未有过的复杂情绪。

他知道,自己砸碎的,不只是一块昂贵的瓷砖。

还有他和他儿子之间,那道刚刚开始弥合的,信任的墙。

他得想办法,把这道墙,重新砌起来。

第4章 一万五的诱惑

我在外面游荡到天黑才回家。

推开门,我妈正焦急地等在客厅里。

“天佑,你跑哪去了?担心死我了。”

我爸坐在沙发上,没看我,只是闷头抽烟。

晚饭的气氛,降到了冰点。

谁也不说话,只有碗筷碰撞的清脆声响。

吃完饭,我爸叫住我。

“到我房里来一下。”

我跟着他进了房间,心里做好了再挨一顿骂的准备。

他从床头柜的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我。

信封很厚,沉甸甸的。

“这是什么?”我问。

“你这个月的工钱。”

我愣住了,打开信封,里面是一沓崭新的人民币。

我数了数,一万五,一分不少。

“你这是什么意思?”我看着他,心里说不出的滋味,“可怜我?”

“这是你应得的。”他看着我,眼神很平静,“你这个月,干的活儿,值这个价。”

他顿了顿,从口袋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桌上。

是那块碎裂岩板的碎片。

“今天的事,是我不对。”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爸,那个一辈子没低过头的男人,居然在跟我道歉。

“这块砖,本身就有问题,不是你的责任。”他指着碎片上的那个小砂眼,“是我没看清楚,就发了火。”

我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所有的委气,愤怒,在那一刻,都烟消云散了。

“爸……”我嗓子哽住了。

“拿着钱。”他把信封又往我这边推了推,“是爷们,就自己挣钱自己花。”

我捏着那个厚厚的信封,感觉它比一百斤的水泥还要重。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靠自己的劳动,挣来的钱。

第二天,我爸给了我一张银行卡。

“以后工钱都打你卡里。”

我拿着那张卡,心里突然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

周末,我用自己挣的钱,给我妈买了一条金项链。

她戴上项链,在镜子前照了又照,眼角笑出了皱纹。

“我儿子长大了,会挣钱给妈买东西了。”

我爸在旁边看着,嘴角也挂着笑。

“德性。”他嘴上这么说,眼神里却满是欣慰。

我也给自己换了部新手机,又买了双一直想要的篮球鞋。

花自己挣的钱,那种感觉,真的不一样。

那是一种底气,一种被社会承认的价值感。

我的一些同学,考上了不错的大学,正在享受美好的暑假。

他们在朋友圈里晒旅游,晒美食,晒录取通知书。

而我,每天在工地上挥汗如雨。

以前,我可能会羡慕他们。

但现在,我看着银行卡里不断增长的数字,心里很平静。

我开始明白我爸说的那句话。

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

拥有一门能养活自己,能让自己活得有尊严的手艺,同样重要。

那个一万五的诱惑,不再仅仅是数字。

它变成了一种具体的,可以触摸到的生活。

它让我这个高考的失败者,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第5章 灰尘里的光

我们又接了一个大活儿,给市里一个新建的艺术馆铺地。

这个项目要求特别高,设计图纸复杂得像天书。

地面要用几十种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小瓷砖,拼成一幅巨大的抽象画。

很多老师傅看了图纸都直摇头,说这活儿干不了,太费神。

项目负责人找到了我爸。

“李师傅,这活儿只有您能接下来了。”

我爸抽着烟,对着图纸看了一天一夜。

第二天,他眼圈通红,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这活儿,我接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们就泡在了那个空旷的艺术馆里。

我爸成了总设计师兼总指挥。

他把那张巨大的图纸,分解成几百个小区域,给每一块砖都编上号。

然后像个将军一样,指挥着十几个工人,开始这场“瓷砖战役”。

“小张,你负责A区,红色系的。”

“老刘,B区的蓝色渐变,注意颜色过渡。”

“天佑,你跟我,负责最中间的核心图案。”

我成了我爸的首席大弟子,负责最难的部分。

那段时间,我才真正见识到我爸的厉害。

他脑子里就像装了一台超级计算机。

哪块砖应该用什么角度切割,哪两种颜色搭配在一起最和谐,他都了如指掌。

有一次,一个关键位置的弧形砖,工人切了好几块都对不上。

大家急得满头大汗。

我爸走过来,拿起笔和圆规,在砖上画了几道线。

然后递给那个工人,“照着这个切。”

工人半信半疑地切出来,往地上一放,严丝合缝,完美!

所有人都发出了惊叹。

我站在他旁边,看着他被灰尘覆盖的侧脸,心里充满了崇拜。

我发现,我爸在工地上的时候,会发光。

那是一种专注、自信、掌控一切的光芒。

这种光,是我在任何一个大学教授身上,都未曾见过的。

我也在飞速成长。

我开始能看懂复杂的图纸,能独立完成一些高难度的拼接。

有一天,在拼接一个凤凰尾巴的图案时,我发现图纸上的配色有点单调。

我犹豫了很久,鼓起勇气对我爸说:“爸,我觉得这里如果加上几片金色的亮片砖,会更好看,更有层次感。”

我爸愣了一下,盯着图纸看了很久。

然后,他点了点头。

“你小子,有点想法。”

“去,按你的想法试试。”

当那几片金色的瓷砖被我亲手嵌入时,整个凤凰图案仿佛瞬间活了过来,流光溢彩。

我爸拍了拍我的肩膀,什么也没说。

但我知道,那一刻,他把我当成了一个真正的搭档,而不仅仅是他的儿子,他的学徒。

工程完工那天,艺术馆的馆长亲自来验收。

他站在大厅中央,看着脚下那幅壮观的画卷,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鬼斧神工!这简直是艺术品!”

他紧紧握着我爸的手,“李师傅,太感谢您了!您不是工匠,您是艺术家!”

我爸憨厚地笑了,露出一口被烟熏黄的牙。

“我就是一个贴瓷砖的。”

我站在他身后,看着他被众人包围,接受赞美。

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只要你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你就能赢得所有人的尊重。

在漫天飞舞的灰尘里,我看到了光。

那是属于劳动者的光,是匠人精神的光。

也是我未来人生的光。

第6章 不止是手艺

为了庆祝艺术馆项目顺利完工,我爸请所有参与的工友去饭店吃饭。

那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场合。

几十个糙汉子聚在一起,烟雾缭绕,酒气冲天。

他们大声划拳,大声说笑,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我爸成了全场的焦点。

“李哥,这杯我敬你!没你,这活儿我们真拿不下来!”

“建国,你这手艺,真是绝了!”

“还有天佑,虎父无犬子啊!这小子,以后肯定比你还厉害!”

我爸被灌了不少酒,脸喝得通红,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他挨个回敬,来者不拒。

我被张叔他们拉着,也喝了几杯啤酒,头有点晕乎乎的。

我看着我爸,那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男人,此刻像个王者,接受着众人的朝拜。

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骄傲。

这是我爸,靠一双手,打下的江山。

酒席散了,我扶着醉醺醺的爸回家。

夜风一吹,他似乎清醒了一些。

我们走在安静的街道上,路灯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天佑。”他突然开口。

“嗯?”

“你……还想不想去上大学?”

我愣住了,停下脚步。

这个问题,我已经很久没有想过了。

“我不知道。”我实话实说。

他转过身,看着我,眼神在路灯下显得格外明亮。

“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只是没把心思用在学习上。”

“爸以前,总觉得你考个好大学,找个坐办公室的体面工作,就不用像我这么辛苦了。”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酒后的坦诚。

“可后来我琢磨明白了,啥叫体面?靠自己本事吃饭,不偷不抢,走到哪都饿不着,这就是体面。”

他拍了拍我的胳膊,力气很大。

“我让你跟我学手艺,不是想让你一辈子当个贴瓷砖的。”

“我是想让你明白一个道理,人,得有一门安身立命的本事。”

“这本事,是刻在你骨子里,长在你手上的,谁也抢不走。”

“有了这个,你将来不管想干啥,都有底气。”

我静静地听着,这是我爸第一次跟我说这么多心里话。

我一直以为,他只是固执地认为读书无用。

现在我才明白,在他粗糙的外表下,藏着最深沉的父爱。

他不是要折断我的翅膀,而是想先教会我如何在地上行走,然后再让我去飞翔。

“爸,我不后悔。”我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

“这几个月,我学到的东西,可能比上四年大学还多。”

我学到的,不止是贴瓷砖的手艺。

我学到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专注,什么是匠心。

我学到了如何用自己的汗水,去换取报酬和尊重。

我爸笑了,欣慰地笑了。

他揉了揉我的头发,像我小时候一样。

“好小子,长大了。”

那一刻,我们父子之间那堵无形的墙,彻底坍塌了。

我们不再是固执的父亲和叛逆的儿子。

我们是师徒,是搭档,是血脉相连的亲人。

我扶着他,继续往前走。

我感觉,我脚下的路,从未像现在这样清晰,这样踏实。

第7章 新砌的未来

秋天的时候,我做了一个决定。

我报名了一个成人高考,报考了本地一所职业技术学院的室内设计专业。

不是全日制,是业余的,晚上和周末上课。

我把这个决定告诉我爸妈时,他们都愣住了。

“天佑,你这是……”我妈有些担心,“又要上学,又要干活,身体吃得消吗?”

我爸没说话,只是看着我。

我笑了笑,“妈,你放心,我安排得过来。”

“爸,我想把咱们的手艺,做得更好,更专业。”

我对我爸说:“现在客户的要求越来越高,光会贴砖还不够,我们得懂设计,懂配色,懂整体效果。”

“我想把电脑上的设计图,变成我们手里的施工图。”

“我想把我们的‘李氏铺贴’,做成一个品牌。”

我爸听着我的话,眼睛越来越亮。

他沉默了很久,然后狠狠地吸了一口烟。

“好。”他只说了一个字。

但这个字里,包含了千言万语。

我的生活变得异常忙碌和充实。

白天,我跟着我爸在工地上挥汗如雨,磨炼手艺。

晚上,我坐在大学的教室里,学习CAD制图,学习色彩构成,学习设计原理。

一开始,我很吃力。

毕竟我的文化课底子薄。

但我没有放弃。

工地上搬水泥的力气,都被我用在了啃书本上。

我爸也用他的方式支持我。

他给我买了一台高配置的电脑,方便我做设计。

他还把他那些多年的施工笔记,都翻了出来,让我整理成电子版。

那些笔记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疑难杂症的解决方案,各种材料的特性。

那是一个老工匠几十年的心血结晶。

我把这些实践经验,和我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

很快,我就能画出既美观又实用的设计图了。

我设计的第一个作品,是我自己家的卫生间。

我用软件设计了一个干湿分离的方案,墙面用了深浅两种蓝色的瓷砖,拼成海浪的图案。

我爸看了我的设计图,二话不说,带着我,亲自施工。

当最后一盏灯装好,打开开关的那一刻。

看着焕然一新的卫生间,我妈激动得差点流泪。

“太好看了,这比五星级酒店还好看!”

我爸围着卫生间转了好几圈,用手抚摸着每一片瓷砖,眼神里满是骄傲。

他看着我,说:“天佑,以后,设计上的事,你说了算。”

从那以后,我们的工作模式发生了改变。

我负责前期跟客户沟通,出设计方案。

我爸负责带领团队,进行施工。

我们父子俩,一个主内,一个主外,配合得天衣无缝。

我们的名气越来越大,找我们干活的人络绎不绝。

我们不再是单纯的施工队,我们成了一个小小的设计工作室。

我的收入,也早就超过了一万五。

但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我找到了自己的路。

一条把传统手艺和现代设计完美结合的路。

一条让我既能脚踏实地,又能仰望星空的路。

那天,我接到了高中班主任的电话,他问我现在在做什么。

我告诉他,我在贴瓷砖。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

我笑着补充道:“老师,我现在是一个会画图、懂设计、还能亲自施工的,高级瓷砖铺贴艺术家。”

挂了电话,我看着窗外。

阳光正好,不远处,一栋新的楼盘正在拔地而起。

我知道,那里,有属于我的,新砌的未来。

来源:淡泊的松鼠RH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