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如何改善患者的远期结局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近日,由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共话非凡周周谈——2025中国糖尿病心肾教育计划”系列会议正式落下帷幕。其中,首场学术会议聚焦“糖心肾”的综合管理策略,深入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如何改善患者的远期结局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近日,由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共话非凡周周谈——2025中国糖尿病心肾教育计划”系列会议正式落下帷幕。其中,首场学术会议聚焦“糖心肾”的综合管理策略,深入探讨了新型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nsMRA)的临床价值及合理应用等内容。与会专家各抒己见,展开精彩学术对话。现在,让我们一同回顾这场学术盛宴。
主席致辞
会议伊始,北京医院潘琦教授进行了开场致辞,并向与会专家们致以热烈问候。潘教授指出,糖尿病常合并多种并发症,尤其是心肾问题,已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当下,心血管-肾脏-代谢(CKM)共管模式备受关注,这要求内分泌科达成共识,明确筛查时机、优化治疗手段及随访策略,以改善患者临床结局。期望本次线上会议能够为领域内的医生传递前沿医学信息、答疑解惑,助力优化临床诊疗实践。
大咖视角,探索“糖心肾”诊疗优化新范式
同向多径作用,心肾获益可达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鲁燕教授以“CKM综合征的沉重疾病负担”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优化2型糖尿病(T2DM)相关CKD患者心肾获益的多项措施。流调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CKD患病率为32.6%,在CKD患者中,22.3%有心血管疾病(CVD)病史1对于CKM综合征的防治,鲁教授表示,我国CKM综合征2期(合并代谢高危因素和CKD)患病率高2,加强对此类患者的早筛早诊早治是改善疾病防控现状的重中之重。既往研究表明,白蛋白尿水平与糖尿病患者的心肾疾病进展密切相关3,4。即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为10-29 mg/g,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和肾衰风险已升高30%和80%5。而早期积极干预蛋白尿,可为患者带来显著的心肾获益(图1)6,7。因此,以UACR为抓手的早期疾病管理是最大化心肾获益的关键。图1. 早期积极干预蛋白尿的临床获益
此外,CKM早期病理进展涉及多种驱动因素,加强多学科协作已成大势所趋。鲁教授强调,内分泌科应把好T2DM相关CKD管理第一关,一旦发现患者UACR、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异常,应立即启动治疗。在药物选择方面,非奈利酮作为全新高选择性nsMRA,可直击抗炎抗纤维化疾病本质,改善远期心肾结局(图2)8-10,目前已成为T2DM相关CKD的标准治疗方案11。对于高风险或极高风险的肾功能下降和心血管事件的人群,可优先考虑非奈利酮和其他具有心肾获益药物的早期联合治疗,以最大化心肾获益12。图2. 非奈利酮直击抗炎抗纤维化疾病本质,改善患者远期心肾结局
回归临床,新型nsMRA临床合理应用要点探讨
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红梅教授详细介绍了非奈利酮的“用法用量”、“优化获益”、“血钾管理”及“肌酐管理”等内容,为其规范应用提供参考。在临床实践中,非奈利酮的起始治疗剂量应依据患者的血钾及eGFR水平综合制定,剂量调整时仅依据血清钾水平13。陈教授强调,非奈利酮兼顾短期和长期获益,即使蛋白尿改善后仍需持续治疗,以降低远期心肾事件风险14。同时,非奈利酮的治疗疗效与剂量和治疗时间呈正相关,20 mg标准剂量长期治疗,患者获益更佳(图3)15,16,且安全性可控15。图3. 非奈利酮20 mg标准剂量长期治疗,患者获益更佳
关于血钾管理,陈教授指出,CKD患者高钾血症风险受多种因素影响,应注意排查可能导致高钾血症的诱因,并建议基于风险因素预测模型结合血钾水平进行分级管理。对于高钾血症风险高的患者,应加强监测频率,必要时积极采取降钾措施,以避免减量或停用具有心肾保护作用的药物17。在肌酐管理方面,陈教授解释到,非奈利酮使用初期可能出现eGFR一过性下降,这可能是降低肾小球内压、改善"三高"状态的药理作用体现,并非停药指征。临床可通过排查eGFR下降诱因、识别eGFR下降高危人群,以及个体化合理序贯治疗预防eGFR早期过度下降。此外,对于T2DM相关CKD早期患者,起始联合治疗可能是兼具安全性和更大药物获益的治疗策略(图4)18。图4. 起始联合治疗有利于更早实现治疗目标,最大化临床获益
思维碰撞,启迪T2DM相关CKD管理新思路
在讨论答疑环节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宋颖教授和郑州市中心医院何丽教授就T2DM相关CKD的早期综合管理进行深入交流。两位教授一致认为,T2DM相关CKD的早期综合管理意义重大,不仅影响患者的UACR水平,还关乎长期心肾保护,同时强调对患者的危险因素、合并症及肾脏损害程度进行综合评估。T2DM相关CKD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且个体化治疗差异明显,多药联合治疗已成为共识。但需注意,对于不同肾功能状态的患者应采取差异化的联合用药策略,做好获益与风险评估。
从临床实践来看,在传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非奈利酮,可显著持续地降低UACR,特别是对于UACR30-300mg/g的患者,心肾获益显著且安全性良好。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医生应大力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非奈利酮等新型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不断积累减量维持治疗等方面的用药经验,从而优化治疗方案。
总结
本次会议在热烈的学术讨论中圆满落幕。潘琦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强调,精准医疗时代下,应将适宜药物用于适宜人群。在当前临床实践中,亟需通过真实世界研究等多元化研究手段,系统探索T2DM相关CKD早期联合或序贯治疗的最优方案,期待多学科专家携手共建循证医学证据体系,为优化治疗策略积累本土化数据,助力更多患者实现更优获益!
专家简介
潘琦 教授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监测与治疗技术学组副组长
中国老年保健研究会老年骨质疏松分会秘书长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副组长
北京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七项,参与多项国家重大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行业基金等项目
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
《Diabetes Care中文版》《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全科医学杂志》《医学前沿》《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国心血管病杂志》编委
专家简介
鲁燕 教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老年学会营养分会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肥胖与营养学组副组长
江苏省医师协会老年医学会内分泌专委会常务委员
苏州市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
苏州市医学会营养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糖尿病杂志》通讯编委
专家简介
陈红梅 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目前社会任职:
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肥胖代谢外科学会 委员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糖尿病学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专家简介
宋颖 教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目前主要从事糖尿病及代谢性疾病、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工作,专注肾上腺疾病的科研工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重庆市科卫联合课题、重医大智慧医学课题各1项
获重医附一院学术带头人储备人才基金
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JAMA Netw Open、Hypertension、JAHA、JCEM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
专家简介
何丽 教授
郑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河南省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预防和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高血压研究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
郑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专业常务委员
从事内分泌及代谢病专业近20年
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著书2部
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
获得市级科研成果3项
省级科研成果3项
参考文献
[1]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 2025;55: 101463
[2]JACC: Asia, 2025, 5(1_Part_1): 116-118.
[3]Williams M E. Am J Nephrol 2005;25:77–94.
[4]Kim JJ, et al. Int J Cardiovasc Imaging. 2015 Jan;31(1):193-203.
[5]Grams ME, et al. JAMA. 2023 Oct 3;330(13):1266-1277.
[6]Araki S, et al. Diabetes 2007;56:1727–1730.
[7]Jun M, et al. Diabetes Care. 2018 Jan;41(1):163-170.
[8]Nishiyama A. Hypertens Res. 2019 Mar;42(3):293-300.
[9]Cosimato C,et al.Pharmacol Ther. 2021 Mar;219:107701.
[10]Kolkhof P, et al. Int J Mol Sci. 2022 Aug 17;23(16):9243
[11]ADA. Diabetes Care . 2025 Jan 1; 48(Supplement 1): S1-S352.
[12]Neuen BL, et al. Clinic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2024, 19(9): 1209-1211.
[13]非奈利酮片说明书.
[14]Nagase M. Clin Exp Nephrol.2010 Aug;14(4):303-14.
[15]Bakris GL, et al. JAMA 2015;314:884-894.
[16]Abstract WCN24-AB-432 presented at the World Congress of Nephrology 2024 (WCN’24); 13–16 April 2024; Buenos Aires, Argentina
[17]KDIGO. Kidney Int.2022 Nov;102(5S):S1-S127.
[18]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81735787.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