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桂北山水间,全州县正以“小辣椒”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这片红土地上,辣椒种植从零散的房前屋后走向规模化基地,从单一的鲜椒销售延伸至深加工产业链,最终绘就一幅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共富图景。
在桂北山水间,全州县正以“小辣椒”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这片红土地上,辣椒种植从零散的房前屋后走向规模化基地,从单一的鲜椒销售延伸至深加工产业链,最终绘就一幅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共富图景。
一、标准化种植:从“房前屋后”到“万亩椒园”
全州县白宝乡凭借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高山气候,常年种植红辣椒6000余亩,被誉为“广西红辣椒之乡”。这里的辣椒生长期长达8个月,昼夜温差大使得果实肉厚质脆、香辣浓郁,成为腌制加工的优质原料。永岁镇大岗村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引进“丘湘二号”新品种,100亩订单辣椒预计总 产量达50万斤,亩产值超万元 。政府通过免费提供种苗、肥料和技术服务,构建“支部带动、农户种植、企业收购”的紧密链条,让小农户直接对接大市场。
二、全链条加工:从“鲜椒贱卖”到“身价倍增”
过去,全州县90%以上的辣椒以鲜椒形式销售,价格波动大且附加值低。如今,当地培育出广西徐七二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日处理豆角、萝卜等原料超2万斤,开发出辣椒酱、酸辣椒、牛肉酱等20余个品种,产品进入“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供应链。桂林农福源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800余户群众种植豆角、芥菜等原料,年助农增收3000余元 。目前,全县辣椒加工转化率提升至30%,产品附加值提高3-5倍。
三、数字化赋能:从“田间地头”到“云端市场”
“全州购”电商平台整合快递资源,实现行政村24小时送达,2024年线上销售额突破100万元。农户通过抖音直播带货,白宝乡红辣椒以4元/斤的价格销往全国,单日订单量超千斤。政府联合企业打造“全州辣椒”区域公用品牌,统一包装标识并强化品质认证,推动产品进入“海底捞”“李锦记”等知名企业供应链。如今,全州辣椒制品已覆盖20多个省市,并通过跨境电商试水东南亚市场。
四、共富新路径: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发展”
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全州县构建起“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户参与”的协同机制。人大代表牵头引进技术团队,为种植户提供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全流程指导 ;金融机构推出“辣椒贷”,为加工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农业保险引入价格指数保险,降低市场波动风险。永岁镇大岗村通过订单农业锁定保价收购,每斤鲜椒收购价高于市场价0.2元,实现“丰产又丰收”。目前,辣椒产业已带动全县1.2万农户增收,户均年增收超5000元。
展望未来,全州县将以“辣椒+”模式深化产业融合:建设辣椒主题产业园,开发辣椒红素提取、辣椒碱制药等精深加工产品;依托“湘江战役”红色旅游资源,打造“辣椒采摘+农耕体验+红色研学”旅游线路;探索“辣椒种植+光伏农业”立体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小辣椒正成为全州县乡村振兴的“火红引擎”,引领着28万农民在共富路上阔步前行。
来源:农人旭哥